傍晚时分,我静静地坐在大门口,凝视着渐落的夕阳,好像看见了一缕缕的炊烟,从农家的屋顶上袅袅升起……
乡村的炊烟,总是最早迎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乡村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四周的林梢缭绕着一抹玫瑰红。乡村里的炊烟是自由飘逸、风格独具的;又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放眼望去,那高低不一的屋脊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飘过田野,越过丛林,直到天际深处。若遇天边有白雾,炊烟与白雾交融在一起,便是一片烟雾的海洋。
袅袅的炊烟是乡村生活悠远、恬静、亲切的象征。你可以从随风而去的炊烟里读到温馨的乡情,你可以从迎风而至的柴草、牛粪味中咂出浓浓的蜜意。
小时候的乡村,用的燃料多是柴草、菜秆桔、牛粪。但那时的乡村也并未失去它的温暖,只是乡村因为要争取这样一份生活必须的温暖,就要付出格外的努力。
这些“烟火”,只能在劳动中获取;只能在辛苦中取得。小时候爸爸、妈妈起早贪黑赶着毛驴车,忙着去马场滩拾牛粪。日月兼程,带走的是寒冷,带来的是温暖。就这样乡村的炊烟一年一年地延续着。
21世纪初开始,乡村炊烟已成为历史。乡村的砖瓦屋比赛似的拔地而起。同时,乡村的炊烟也随之稀疏,如今几乎不见了。代替它的是电饭煲和微波炉,再不用烧柴禾了。
乡村的炊烟,丰盛的晚餐,杯中的笑容及儿童吃鸡腿的稚态,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如今,晚餐依旧,肴香犹浓,人们再也无法欣赏它那袅袅上升的炊烟了。
乡村的早晨,因炊烟而令人迷人;
乡村的傍晚,因炊烟而令人陶醉;
炊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何人不起故园情?”炊烟是乡村的标志。忽然想起一副妙联:“此柴为木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是啊,只有在乡村,才有这样纯洁无瑕的炊烟,这样让人踏实的炊烟,这样暖心暖肺的炊烟。
炊烟是一条交友的渠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时常在朋友家做客。在炊烟缭绕中,朋友忙里忙外,杀鸡招待,然后我们围在一起喝酒。因为炊烟的熏陶,我交了许多朋友,至今还有来往。
乡村里的炊烟是自由飘逸、风格独具的;又是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
那迷人的袅袅炊烟呀,也正从美丽的乡村逝去。但愿逝去的炊烟带走的是农民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全文完-
▷ 进入祁连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