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一词乃梵语音译而来,相传释迦牟尼是在一棵树下修成正觉,这树就被称之为菩提树,菩提在佛经中是理解、开悟、智慧的意思。
喜、怒、哀、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谁不希翼有光辉远大的前程,富可敌国的财富,飞黄腾达的事业,天长地久的爱情。常言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幸运不会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于是就有了爱、恨、嗔、痴。
佛经云:烦恼即菩提。烦恼是迷惑、愚昧、困扰的意思。两者都是心里的作用,也往往只是一念之间的差别。
当你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时,提升的机会却降临在别人的身上。当你投身商海勤勤恳恳、日以继夜的拼搏时,钱却进了别人的腰包。当你一无所有,才发现最爱你的人,,已经成了别人的爱人……或许此刻的你,唇上的香烟成了你的寄托,手里的酒杯成了你的爱人,颓废、消沉、刻薄、烦躁象魔鬼一样驾御着你的每一根神经。
你会选择什么?继续还是结束?继续只会让你成为生活的奴隶,成为失败的战俘,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是快乐!只能在长吁短叹中伤害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
那就用一颗菩提心战胜你心里的恶魔!屏弃昨天,每天都是新的开始!
古刹、青灯、木鱼,手捧佛经,口中念着:阿弥陀佛。就是菩提心吗?
非也!禅宗五祖弘忍曾要坐下弟子说出对禅的领悟,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子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哀。
弘忍对此不甚满意。一日,在神秀的诗旁写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便是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所悟。当时慧能拜师才八个月且不识一字。所以说,对生活的领悟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会在乎你昨天做了什么,只在于你对生活的理解和领悟。以我们的心境做不到象慧能那样“本来无一物”。也做不到象神秀那样的“身是菩提树”。那么,我们就“心若菩提”吧!也许,作为凡人的我们还做不到佛门所说的顿悟,那么把生活给予我的苦难、困惑当做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练,遇挫不馁,遇难不退,遇褒不傲。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才是对付烦恼的最有利的武器!
人生在世,匆匆数十载,喜也罢,怒也罢,恨也罢,嗔也罢。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王者或是露宿街头的乞丐,生死涅槃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生的时候带不来什么,死的时候也不会带走什么,贫穷也罢,疾苦也好,一颗淡然豁达的心,一份恬静怡然的心态,心若菩提,你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已被编辑[烟雨琳静]于2004-10-7 14:46:4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风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