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视礼仪,以礼传国、以礼塑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很古时便有《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的专门记述礼仪的著作。历史典故中也不泛关于礼仪方面的宏著大编,这足以表明从我们祖先起就对“知礼”教育的重视。礼教,成为重要的国学之一。古之圣人,如孔子、孟子、荀子等,都积极投身礼仪教导,以诗、书、礼、乐教导子弟。由此,自古来便以“不学礼,无以立”,把“知礼”看作是一条做人的重要标准。
自古道:“人不学,不知道。”这个“道”,乃是人伦之道。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何谓人道?简言之,就是为人处世之道,也就是人该遵循的做人规范准则。孔子有言:“礼者,人道之极也。”所以,礼又是“人道”中最为重要的。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听到父毌不厌其烦的一句教训,要“知书达礼”,希望儿女要读好书,懂礼貌。“知礼”乃是做人之本。知书不达礼,读书又有何益!中国国学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入学读书和知礼是相並受教的。过去,所谓“封建礼教”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他别论,但有一点是很值得称道:那就是培养出來的读书人大都是文质彬彬、风流倜倘、谈吐优雅和温良恭俭让。
所以,自古来中国教育一个优良传统,教书先教人,教人先教礼。“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论语.雍也》中说的,一个人若仅品格质朴,而不知礼仪,称不上是个君子。知礼,不是一种简单的应酬,更不是故作优雅,而是一个人在成长中丰厚自我、涵养风韵、凝炼气质和完善人格魅力而日渐日砺所致。孔子经常告诫其弟子:“不学礼,无以立”,这和孟子说的“恭敬之心,礼也”,以及荀子所言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同是一个道理。可见,一个人知礼、遵礼、践礼,对立足于社会的作用。“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最重要取向。而“知礼”是一个人“修身”内质的外观形态,“知礼”如何,是检验其人“修身”功力的深浅。在人际交往中,能否举止文雅、言谈和悦、待人亲善,是衡量一个人文明修养如否的重要标准。一个知礼的人,身上如有一股清泉能给人凉爽,如有一缕阳光能给人温暖。毫不夸张的说,懂礼貌、善礼先、能礼让,这是一张人生路上的通行证,到那里都会有一条人生的绿色通道。
因此,知礼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行为道德。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和处事,都离不开礼节,这礼节不仅要礼到,还得要礼周。所以,孔子有训:“上交不谄,下交不渎”,说的是对上既不要低声下气,对下更不要高傲怠慢。 “言语之没,穆穆皇皇”,这是《礼记》中特别强调的一点,说是用语言之美,要谦恭、和善,文雅。所以,《礼记》又专为在礼仪交往中规定,做到“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举动不能出格,态度不能失态,语言不能失礼。《荀子.劝学》篇中还特别强调“礼而后可与言道立方,辞须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觅从而尚可与言道之致”,意思是说,只有举止、言论、态度,都能谦恭有礼时,才可以去接受得别人的教诲,使自己受人尊重。可見,知礼在一个人的行为道德上的重要。
正因如此,知礼于国、于家、于己,都是十分重要的。“国有礼则国昌,家有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一个家庭,如是上不遵老、下不爱幼、婆媳反目、姑嫂不睦,此家何成其家!再如一个人不懂礼貌,无礼于人,此人又何以为人?其心又何能宽度平静?至于说一个国家,对外礼节更是攸关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不能稍有懈怠。不少因外交礼仪失周而招致襾国磨擦,甚至招致战祸的不乏其例。不少人都看过的《东周列国志》,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晋、鲁、卫、曹四国使者同出使齐国,可这四位使者各有眇、秃、跛、陂的残疾。轻佻寡谋的齐倾公一见,便无礼胡闹起来,他给四位使者每人配一个赶车的,晋使配了一个独眼龙、鲁使配了一个禿头子、卫使配了一个拐子腿、曹使配了一个锣锅腰。这成双成对的眇者、秃者、跛者、驼者在赶往赴宴路上,惹來观众的阵阵戏笑。四国因自己使者受尽凌辱便联合攻打齐国,齐国差点遭灭国之祸。这虽是一个传说故事,但道理给人深刻。
“德为至宝,一生受用;心作良田,百世耕耘。”古之贤者无不以“礼”为德,把对人有礼看作是对人的尊重。“礼者,敬人也”。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心作良田,不停地耕耘,用礼德驱散庸俗,用礼德洗涤灵魂,用礼德淘治情怀。永记住: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知礼。
-全文完-
▷ 进入松下老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