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的十月,肖丽华出生在江西省都昌县土塘镇的一个小山村里。
大山的刚毅铸就她坚强的品格,清清的石火港河水澄净她的心灵。
一九八七年的春天,肖丽华站在了讲台上。阳光照在她的脸庞,一如盛开的春花烂漫。在土桥小学实习期间,被学生们喜爱地称呼为“知心姐姐。”
正当她沉浸喜悦之中时,无情的病魔已悄然向她袭来。期中考试过后,肖丽华经常感到浑身关节酸痛难忍,时不时痛得她满头满脸淌着汗水。教室里,学生见她难受,便要扶她回办公室休息,她硬是不肯,忍着痛活动活动四肢,坚持把课上完。
同年八月,肖丽华分配在土塘中心小学所属的土桥小学任教。花季少女成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生活,似乎锦绣般地在她面前铺就,幸福美好已在前头向这位花季少女招手。这年她十九岁。
然而,幸运于她来说,似乎总是在选择离开。原来,肖丽华身患的是一种叫做强直性脊椎炎的罕见疾病。病变侵犯脊柱椎间小关节和四肢大关节,表现为脊柱强直硬化和四肢大关节僵直,使人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给病人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巨大的灾难。这种病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被国际医学界从类风湿疾病中分离出来,其发病机理还未被医学专家们完全认识,更是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从此,肖丽华成了一个需要双拐才能走进教室的人。这年她二十三岁。
一九九二年夏天,肖丽华身上的多处关节已经大部分变形,错位,僵硬了。她已无力撑起那付支撑她人生的拐杖。乍一见她,仿若是一尊塑像,木讷而颓废。她的两只手,只能在很小的角度之内活动。左手已经弯曲得不能伸直,只能稍微上下摆动,唯一能做的就是压住备课纸这件事;右手只能在十度的角度范围之内平行移动,唯一能做的就是两根指头捉住笔艰难地备课,批改作业,再也不能弯曲了。要上课,只能是坐在板凳上让同事和学生帮着抬进教室。这年她二十四岁。
肖丽华的身体残疾了,但他的心理没有残疾。失去行动自由的肖丽华毅然写下一幅字:“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贴在床头,激励自己。
从肖丽华身上,我们能看到她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对事业的执着。同时,还能感受到她充满母爱、滚烫,金子般的心。肖丽华班上曾经有位视力先天低下的学生詹妹霞。她几乎什么也看不见,走道时经常撞到人或柱子上,更不用说写字了。由于家庭拮据,詹妹霞上不起特校。肖丽华便把教育詹妹霞的重任承担了下来。她自己的手脚尚且不听使唤,还手把手的去教詹妹霞写字,你说,这该有多难啊?在肖丽华的悉心教育下,詹妹霞不仅学会了写字,还从老师身上学会了坚强,让自己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一直以来,接受肖丽华帮助的学生有:夏旺旺,詹桂英,肖冬琴等人。其中夏旺旺是在肖老师的接济下一直读到了小学毕业。
凡是肖丽华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能忘得了她那如春风沐浴般的母爱。肖丽华的无私付出,赢得到了同学们的真情回报。他们只要一到学校,就围绕在她身边帮着做事。冬天,她们抬老师去晒太阳;夏天,她们抬老师去乘凉;课余,她们抬着老师去操场边看同学们做游戏。每当这时候,肖丽华那失血的脸上总是荡漾开幸福的笑容。那天我采访她时,她给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书二十多年来,我精神的收获远远超过了身体的痛苦。”
肖丽华的身体牵动着学生们的心。有位学生曾经在《献给肖老师》的作文中这样写道:“假如我会克隆,我首先要克隆出一双强壮的手脚,给肖老师安上,让她能行走自如……”当看到这篇作文时,她苦苦的脸上弥漫开幸福,荡漾着微笑。她说她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她的同事感慨地告诉我说,近二十年来,抬肖丽华的板凳用坏了多少条,没有人去为她计数。今后的日子里还要一直用下去。肖丽华说,她将在板凳上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如今,她不能没有学生,也离不了板凳,这板凳已成为她到达理想彼岸的航船。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寄托了肖丽华心中无尽的感慨。只有工作,忘我地工作,才能冲淡她心底深深的哀痛。四十余载的风雨岁月,虽然她没有离开过别人的关怀,但是她也尽自己的能力去关心别人。她是勇敢面对生活的强者。她的故事听来虽然平淡。但正是这种平淡,却给予我们这些健康的人们更多的反刍和思考。
肖丽华用平淡的人生,板凳上的人生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全文完-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