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知了 (散文)
金 矿
说实话,小时候我对自然界中的知了最没有好感。尽管它那嘶哑的鸣叫也是出于一种天然的无奈,但总认为它是故意地使坏,那种无休止的喧嚣让人听了汗毛都竖起来。那时我们有几个小伙伴专门是抓捕队,工具主要就是竹竿,上绑着一个像羽毛球拍的框子,专门搅上几层蜘蛛网,既是为民除害,也是为了八捕到手的知了给五保户王老爹送去,因为王老爹喜欢吃知了,王老爹说很好吃,叫我们尝尝,我们谁也不敢,据说现在城里大席面就有这种名菜,用素油一炸既脆又香,还有高营养呢。
那时候乡村里可没有电风扇和空调,夏天的夜晚太热,睡在家里可睡不着,总要在野外乘凉到半夜,乘凉的目的就是图个安静,哪知那知了在树枝上无休止地嘶喊,就让人特别心烦。那时候乘凉也需要在树下,因为树下露水很少,说露水是提走人精神的,而这种知了多是成群地集中在树上凑热闹。大概有一二百只,简直就像一个靠在耳朵边的高音喇叭,我分析要达到上百个分贝,震耳欲聋,简直让我们是如临大敌。
当时对知了没有好印象,还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记得有一本小连环画就是描述的这个故事,说有一个书生自以为很聪明,上私塾时不认真听先生讲解,总是骄傲地“知了知了”,他家的家长不识字,对他底细不清楚,到了赶考时间,每个学生都紧张备考,而他还是不慌不忙“知了知了”,然而赶考肯定名落孙山,在回乡的路上才知道悔过,无颜面对家人无颜面对老师,饿死在树林里,死后变成这种动物,也就成天地叫喊着“知了知了”。我分析当时这个故事的编写者目的一定是为了教育那些不谦虚又不认真学习的孩子,让他们吸取教训。我们当时对这样的人也很不赞成,总认为这样书生死了活该,死后还一点不谦虚,整天烦人地叫着“知了知了”。
据说知了在动物界,也是很可怜的。它那种狂叫并不是口中发出的声音,是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听说发明家就是根据知了翅膀的振动才发现振幅和频率,知了的喧嚣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它就等于得了一种很特殊的多动症,这种多动症可是生命的代价,所以知了的喧嚣也是一种生命的挽歌。它无奈地唱着挽歌,等待它的就是脱胎换骨,所以在知了喧嚣的日子里,在大树的附近你会处处发现知了壳,这种壳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叫“蝉蜕”或“蝉衣”。我们小时候就会认真地找着聚着,几天下来拿到收购站卖,可以买到两本小画书。买回来轮流着交换看,很是高兴。
要说知了可怜,它在动物中也是很弱小的群体,就连螳螂都想捕捉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成语似乎历史久远,初创者之所以想到这种比兴借代,说明他已经发现了大自然中有这一很微小的强欺弱细节现象,从而让人们醒悟这寓言所喻世的道理。知了这东西确实小得太不起眼,我们在捕捉时总是听见狂喊,就是见不到它。当时我不会爬树也很难抓到,我们有位小伙伴爬树像个猴子,多是他靠轻功一个中午就能抓到十几只,也许它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嘶喊上,没有发现有人来抓它,抓到后我们把它放在大口瓶子里让它们一起嘶喊,然而它们连在一起,声音却特别小了,这样就说明它们的翅膀被管制了,没有自由,也不好较大幅度地飞快振动了。
我看到女作家朱洪惠同志有一篇文章是写蝉的,它写的只是一只蝉,在城市的窗外鸣叫,这大概是为生活在筒子楼里的城市居民要多关爱自然的呼吁吧。对这只蝉有点怜香惜玉,对这大自然生命的挽歌发出了一点人格的感叹。写得灵动而有创意,也许蝉这小动物只是大自然中很是寻常的灵性,并没有那种使坏和骄傲的天然,为什么我们乡野孩子对它就没有好印象呢?其实这种“知了知了”的骄傲心里并不是它的本意,它既然很弱小还有什么骄傲的资本,它也没有那么高的思维灵性和悟性,它只是一种无奈的求生欲望,它们是在向大自然呼救,救救它们这些可怜的小生灵,它的生命为什么如此太短暂。自然界还有人能理解它们吗?
在现在想来,我们那帮孩子那样苛刻地对待知了,还不是因为自己幼小无知,对大自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全面地了解,只是看到它表面骄傲使坏的一面,不知道它还有痛苦的一面,对这小动物未免太不公平了。
其实,“知了”与“挽歌”的概念是截然相反,之所以对这小动物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义看法,也许这就像盲人摸象一样,片面和武断会让一些真理变成谬误,让特殊变成普遍,会很茫然地盖棺定论,以讹传讹。难道从历史到现在、从大社会到小团体,像这样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现象还少吗?
赐教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南闸镇文联
-全文完-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