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的车轮转过悠久的五千年,当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满目辉煌去看待历史时,我们是否想到过他的背后埋葬了多少有为的志士和无奈的人生?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反抗过——反抗王权,忠于霸道,忠于君主专制,他们留名青史,我们也为他们歌功颂德,可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反抗在时间消磨下退尽,忠诚成为他们生命的终结,于是压抑的灵魂,失望的痛苦,有为却无成的煎熬……纠结在一起。
诸葛亮,他的成就使他几乎成为智慧的代名词。然而,就是这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也一样“无成”。
当初,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是一个有志之人。虽居于卧龙岗却能洞悉天下,作出传世的《隆中对》。于诸多英雄中,他最终选择了刘备,也选择了“鞠躬尽瘁”。他真的是个人才,一大堆困难摆在他面前,他要地没地,要人没人,于是他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三把火烧出刘备立足的根基,也烧出了他人臣的命运。
就这样,一个四处流亡的刘使君,经诸葛亮费尽周折的奋斗终于成就一方霸业,于是天下惊呼“得臣龙即得一半天下”。
已为人君的刘备与改做人臣的诸葛亮的关系却一直很微妙。刘备离不开他,依赖他,可是却不能大权旁落,由此引出的是君臣之间的隔膜。诸葛亮很明白这层隔膜,也很清楚刘备对于两个义弟是甚于对自己的。关羽死后的讨江东,哪个臣子都劝了,惟独他劝的最少,甚至于在这个问题上,他是回避的。他只能叹息“清正若在,不会有今日之败”,想来这也是身为人臣,为表忠而有所忌讳吧。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让诸葛亮看刘禅能做主就做主,不能做主,就让他自己称帝。其中滋味三分苦,七分酸。这种有刀斧手在后的孤托,用于并无野心,甘为人臣的诸葛亮是多么可怕而讽刺啊。无论如何,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于刘氏的忠诚让他把刘禅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并非夺权,只是为蜀汗的兴盛,也因为“汗中无人”,至此他便开始在悲哀中蚕食余生了。
六次北伐,有人说是浪费时间,有人说是忠烈,我以为是无奈,也是悲哀,尽忠职守的心态,让他以北伐示忠——皇权缚住了他;以攻为守的战略,如同僵绳牵烈马——国力栓住了他。虽然在六次北伐中,有几次接近成功了,但是每次都功亏一篑。并非因为有司马懿,即使没有,他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诸葛亮的无奈,也是人臣的悲哀。
又是尽忠职守的心志让他事必躬亲,“杖责二十以上必亲自过目”使蜀国后备乏人,以至于最后病死五丈原。诸葛亮最终没有成功,他因人才而成,因人臣而败,在他身上体现的是身为人臣的忠诚,忠诚使他成为王权、霸道的工具,他仅是一件比较有用的工具。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先烈,何止诸葛一人。
还有一位勇于冲击王权的人物:康有为。
当历史到了皇权的晚期,更惊讶于它的强大,长期的坚挺使它不仅没有显示出消亡的颓废,反而成为一种封建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为之殉葬。由此,又想到了康有为,这个文弱的书生,一心一意想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为民族走出一条路来,为这个被黑暗的枷锁禁锢了千年的国家走出一条路来。于是他五次上书光绪要求改革,他天真地认为不动摇帝制的改良会给一堆废铁的清朝带来什么改观,然而事实压到了他的一厢情愿,慈禧太后的一声冷笑,袁世凯的一句告密,腐朽的国家一抬手,便使康有为的苦心经营在落后面前倒戈了。
康有为不敢对帝制下“猛药”,即使在变法失败,国内共和声一片时,他仍希望保存帝制,他对帝王保留着中国文人式的幻想,因为这种王权已然成为从小扎根于他心中的一种文化,如同“精忠报国”在岳飞背上那样深。于是他只能为捍卫自己所崇高的文化而奋斗,先前的改良是一种捍卫,其后的反对共和仍是一种捍卫。清朝乃至整个封建历史的终结,伴随着的是一批封建文化,乃至康有为这种看似已摆脱,实侧仍深陷者的湮没。
奴隶制、封建制度已于人们磨合成一种专制的文化,诸葛亮的忠诚、康有为的改良,都只能成为王权意识,封建文化的表现。当文化扎根于人们的内心,融入人们的思想时,任何做法在潜意识中都只能流于这种文化的维护和捍卫。康有为他们也许挣扎过,却无法摆脱自己的思想,当自己的思想却将自己列为专制文化的附庸时,成为工具的命运在所难免。当我们读着史书上对他们大段大段的歌颂时,可曾想过,抑、或那生命茫然无助的呐喊?
-全文完-
▷ 进入沧海遗珠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