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难忘麦李沟楼顶望月ljh_516

发表于-2011年08月02日 早上8:00评论-6条

因为今年来我常常做梦又回到我曾经工作生活了近14年的麦李沟的缘故,所以我也早就想写一篇关于麦李沟的文字了,也许是情份太重、太深,几次提笔却都屡屡搁浅,今天,我几经周折终于在网上找到了去年在《宝鸡日报》上刊登过的冯积岐先生一篇散文《姚家沟》,从他那流畅舒缓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一个从事文字的人对曾经挂职锻炼的故地那细腻而又深厚的感情,他爱姚家沟,更爱姚家沟的人,我仿佛感到有一股热流在我的周身沸腾,我也终于在冯先生的文字中找到了我为何几次动笔又几次搁笔的原因,是该好好写一下麦李沟和生活在麦李沟的人们了,尽管我的文笔还很笨拙,尽管我的思绪还很零乱。

我要说的这条麦李沟在岐山县境内,坐落在秦岭北麓,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五丈塬西面,有沟就有河,在这条沟里默默地从南往北流淌的河就叫麦李河。记得当年我参加工作走进这条沟的时候,听老师傅说这条河在很早的时候两岸全是麦李树,所以这条河取名为麦李沟,这条沟也为此叫麦李沟,每年到麦李成熟的时候,麦李沟是最热闹的,今非昔比,如今麦李树早都寥寥无几了,有的只是依山势隐藏在这条沟里山山峁峁间的一大一小的两个三线军工企业,有的还是祖祖辈辈生衍繁息在这条沟里的村民们和在这里依然工作的工人师傅们。

麦李沟是养人的地方,记得入厂教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育科科长说的那句话:因为这里的水硬,所以容易消化,所以人饭量就大,所以人就容易胖。虽然地处偏僻,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里的人也许是沾了秦岭的灵气,女孩个个长得水灵,小伙也一个个精神帅气。因为有一年四季流淌不断的麦李河,所以这里也种植水稻,所以这里也有岐山的小江南的美名。沟里不但出大米、也出核桃、出五味子、出板栗、出人才、也出美女,出许多我都叫不上名字的野味,走进这里的家家户户招待你的都是山里的宝贝,这里满山都是野菜。记得99年妻子调到我身边后,每年到了夏天,下午下班后我们都会提个大塑料袋,随着工厂的师傅们去附近的山坡或者玉米地里拔野菜,回家用水淘洗干净,用开水一煮,再拌些蒜泥,辣椒油,就上热馒头和玉米稀珍子,那个舒服和美呀,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每年到了年关,过了祭灶,马路两旁都是附近村名们杀了的为孩子赎身的灶猪,一个比一个惹人眼馋,你家抗一个猪后臀,他家提回一个猪头,高高兴扛回了家,家家都会过一个有肉有酒的肥年。

麦李沟是最佳人居环境,是会让人得到安适、心灵得到满足、宁静的地方。尤其是夏天,每次从外面回来只要一走进沟口,就会有一股清凉和舒爽拂面而来,还有那一股不可名状的亲切和幸福。我不敢说我在这里蹉跎了我的大好年华,但我敢说在这里我按着生命的法则和谁也无法阻挡的自然规律,我完成了从一个意气奋发、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到人到中年的瞬间过渡。在这里,我一边工作、一边生活、一边短暂的恋爱、一边成熟、在这里我虽然没有实现我人生的华丽转身,我只是把我曾经的豪迈和异想天开慢慢踩在了我的脚下,我慢慢地不再浮躁,我慢慢地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在这条沟里,我终于过上了我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的生活,我脚下踩的不再是泥泞而是柏油,我喝的是自来水不再用手摇辘轳,我看的是卫星转播的彩色电视不再是十四英寸的黑白,我出门有班车不再徒步,我可以坐在办公室和千里之外的亲戚朋友说话聊天而不再书信,我可以不再风里来雨里去,冒着酷暑去割麦子,去钻进玉米地里上化肥,去干各种各样体力繁重的的农活,在这里我也可以不怕娶到一个农村姑娘而怕村里人笑话,总之虽然身居麦李沟,我却时时把自己当城里人来看,我很满足,我甚至有时沾沾自喜。

在这条沟里生活的人们虽然有些足不出户,但是也知道两会何时召开,知道下岗分流是大势所趋,知道悬浮磁,知道互联网,知道外面世界的日新月异和现代文明的进程,这里的人们个个肚子里装的不是半部《论语》,就是半部《春秋》,他们不张扬,不作秀,默默工作,踏实生活,他们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又仿佛处在北京首都。

麦李沟是沉默的,安静的、不骄不躁的。麦李沟的山民们他们不卑不亢,淳朴、勤劳、聪慧、善良。他们也盼望我们企业发达,盼望我们的产品卖得快,盼望我们年年涨工资,他们知道唇齿相依的道理,他们知道厂兴他们也可以沾光的朴素道理。尽管沟里有机器轰鸣,有出出进进的穿的比他们好的工人和孩子,有来来往往的车辆,但生活在这里的山民们从来都没有羡慕过他们,攀比过他们,他们也许把这叫做命,他们有自己的天地,他们仍然在一墙之隔的工厂外面的田地里默默地耕作,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受着自己的快乐。他们说的仍然是地地道道的当地话,虽然他们每天都可以听到那南腔北调,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我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做着公平的交易,卖着自家地里产的蔬菜、辣椒、苹果、梨、核桃、五味子、还有玉米棒。有时他们也会坐上工厂的班车,但是他们的目光总是怯怯的,虽然他们出的票价是工厂人地好几倍,一路上他们总是不敢大声说话,看着窗外,虽然他们平日里和他们一样都生活在这条沟里,但他们总把自己看的很小,他们知道人和人不可比,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可爱可敬之处。

麦李沟是简单的,也最是幸福的,最热闹的。一年四季,不管天阴下雨,工人们每天都是听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广播声去上下班,附近的山民们听着这广播声去上地回家,就连附近村里曹大爷家里的那群羊也习惯了这广播声,每次只要听到广播也会在圈里撒欢,想急着上山,仰着头咩咩只叫。在这条沟里冬天洗澡是一条最靓丽、最幸福的风景线,你看看男人们三下二除五、急乎乎洗好就立马出来,可是他们却不是急着回家而是个个都蹲着澡堂门口,吸着烟,怀里揣着老婆孩子的棉大衣,一个个瞪大眼睛瞅着自家的人何时出来,刚刚露出一个熟悉的也许是半个脸,他们就急忙赶了过去,接过手里的洗澡篮子,迅速给她们穿好大衣,抱起自家的孩子,一家就这样说说笑笑,向桥头的的扯面馆走去。每年的“三八”或者“元旦”,靠近厂子西面那个山坡就是最好的活动场地,爬山坡就是我们最大小人最喜欢的节目,爬到坡顶的人兴高采烈,爬在半坡的人也不敢泄气,喝彩声,加油声,打破了麦李沟往日的寂静。

也就在这条沟里,我每天晚上都会听到山里的鸟叫,我也看着工人们和村民们一年四季在劳作,麦子黄了割了又种上了玉米,玉米熟了收了又播上小麦;从沟外运回了一车车钢材,又出去了一车车可以给我们换来钞票的产品,天黑了又明了,天明了又黑了,就这样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不断变迁着,人老了,机器也老了,企业兴旺了又衰败了,衰败了又兴旺了,不知多少人走出了这条山沟,也不知有多少人想走出这条沟,又不知多少人走进了这条山沟,这条沟里来过多少大官,这条沟里又出了多少大官,这条沟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条沟还有谁仍然在那生衍繁息,又有谁仔细算过想过。岁月匆匆,该老的都老了,生命又是多么让人敬畏,但只有这条沟不怕老,它依然没老。

在这条沟里,我总共搬过四次家,变过四次工作,我也没想到第五次我却把家搬到了城里,如今我虽身居热闹的都市里,但我却依然做着回到沟里的梦,离开麦李沟已经快四年了,我只回过三次,我知道我仍然怀念那个地方,那过去的、简单的、幸福的岁月,那里还生活着我的长辈、师傅、兄弟和朋友。

我愿那条沟越来越美好,愿那条沟里生活的人们永远安康、幸福快乐,我也愿麦李沟常入我梦里,我也会常回麦李沟看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楼顶望月ljh_516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古柔情点评:

作者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着麦李沟的环境和那里淳朴、善良、勤劳的山民,让我们看到麦李沟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麦李沟的深厚感情。

文章评论共[6]个
夜雨不朦胧-评论

(:046)问好朋友!at:2011年08月02日 早上8:18

楼顶望月ljh_516-回复谢谢朋友留言 at:2011年08月02日 上午10:45

轩程-评论

欣赏朋友佳作!问好夏安!!!!at:2011年08月02日 早上8:42

楼顶望月ljh_516-回复谢谢夏安 at:2011年08月02日 上午10:46

文清-评论

炎热的午后,带着冰茶来看望朋友,下午好!at:2011年08月02日 下午4:02

楼顶望月ljh_516-回复谢谢文清大姐! at:2011年08月02日 下午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