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仨匆匆吃过早餐后打车至九寨沟长途汽车站,登车满座,客车驶离了车站直奔黄龙,时间是上午7:30,非常准时。司机是个小伙子,二十来岁,车开得很稳当,缓缓而行似乎不像他目前这个年龄的速度。呵呵,不过缓缓而稳当也保证了旅客的安全。
客车驶离九寨沟没多久,就来到了著名的九道拐,所谓九道拐,就是自下而上连着九个180度的急转弯,一弯接着一弯,弯道行驶相当危险。左右急速摇摆的车子将满车游客不停地横向晃动,人们在惊恐中紧紧抓住车栏,刚过一拐以为可以平复嘘气没料到紧接着一拐又至。老公暗想,坏了!这是遇见神仙铁拐李的绝招了,拐拐致人绝境。好在年轻司机驾驭功夫深厚,于峭壁悬崖中与神仙过招,接招拆招,招招是有惊无险,顺利闯过九道拐。
当满车游客摇头晃肩惊魂未定时,客车渐渐驶近了一座银灰的古建筑群,人们皆不由被其别致不同的建筑风格所诧异,纷纷转头向外探望起来。或许他们在心里嘀咕,此乃何处?是仙境还是鬼城?这时,四个大字映入眼帘:“甲蕃古城”!原来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坐落于九寨沟甘海子景区的当年松赞干布大军进攻唐王朝时留下的驻军遗址古城。真是久闻大名,一见倾心,个个脸上荡开了笑容,然却又是匆匆一瞥,回眸叹息无限!显然,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数分钟前的拐中之险,须臾间又仿佛沉浸于古城的靓丽之中了,客车匆匆而过又将满车人的情绪拉进了叹息懊恼之深谷。真是惊险九道拐,人人在摇摆,一拐一惊呼,深山何人在?欻入古城寨,歆羡满人怀,客车一晃眼,回眸悲情爱。
呵呵,老公心想,人旅出游,载客盘山,人之情绪随境遇而变化是多么的明显,这是一种自然而随意的体现。他转头看看老婆,老婆微闭双目,手握倚栏,似眠似思,仿佛超脱其外,无视现实。真是险中见矜持,风光有睡眠。老公拍拍她,老婆睁眼问,九道拐过了?老公不禁哈哈大笑,你再睡会儿,你一睡过九拐,二睡至黄龙。
车窗外下起了雨,渐下渐大。客车沿着公路驶入一块极大的空旷地,远处山峦蒙蒙,公路两侧藏羌民居、商铺林立。听客车检票员说,此处海拔已经在3500米以上了,距离黄龙不远。他开始收钱代客购票。车在一处医药站附近停车加水,上来一位说是医药站的工作人员,中年藏女大声而坚定地说道,前面不远车就要进入高海拔区域了,大抵意思是说:从低海拔来的人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大都会有高原反应,即头痛、胸闷、嗜睡,严重会导致肺水肿及脑水肿,甚至危及生命。她奉劝有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者不宜上行。从此往上,没有急救医疗处,为预防万一,她建议大家购买一种叫红景天口服液,此药见效快,每盒十支150元。
满车游客沉默不语,大有视死如归之气派。见此,她严重警告道,她是正规的医疗站,既不是恐吓也不是推销,完全是出于大家之安全考虑。有句话叫做无声就是默许。但此时的游人依然无视她的警告,无一人致谢,显然一点也不默许反而是默拒她的一番情意。她一扭头,愤然下车。
车继续上路,雨越下越大,行驶至最高处,检票员说,这里是海拔最高处了,大约有4000米海拔,接下来车就要往下开了,想下车看一看的游客,可以下车做短暂观看。老公此时稍觉心慌,他想下车透口气,顺便也想看看这海拔4000米山峰的景象。但他一下车,风刮雨大,这雨滴可不能用豆大的雨滴来形容,而是应该要用枣大的雨滴来比喻了。山岚弥漫,什么也看不见,大风吹来阵阵寒冷。老公下车走出三、四步急忙返身上车。同时,把刚下车的女儿也拽上了车,怕其衣单引起感冒。车上游客已经穿上了羽绒服,老公赶忙套上一件短袖t恤,这样他穿了两件短袖t恤及一件较厚的长袖t恤。来时,他将一件外套落在家里了。呵呵,此时,他似乎还觉得一丝丝凉意,但在车里还能过得去。
车至黄龙是10:30半多了,雨小了许多。老公还是买了件雨衣挡挡风雨,坐上景区巴士至索道口,仨直接坐索道上了山顶。然后沿着栈道步行至五彩池。蒙蒙细雨,云雾氤氲,栈道两旁伫立的松柏隐约于白雾中。由于海拔比较高,仨彼此皆不说话,步履缓慢而行。其实,从索道出来至五彩池还有一段较长的栈道要走。老公感觉不错,依然手握相机有景便拍。雨有雨景,雾有雾景,想拍还是可以拍摄的。
黄龙的松柏很有别致,有时你会看见很多松柏枝叶及树身上挂满了薄薄的灰白色网织物,如唾液或鼻涕般垂延数尺,近看犹如蜘蛛网般层层缠绕,在浓厚的云雾中更使得茂密的松柏林蒙上一层朦胧而神秘的意境。
细雨中的黄龙云雾盖顶,压迫着、渗透着山峦以及满山的丛林。人置身其中,仿佛要拨雾而行。伫立栈道,眺望远方山坳的迷雾,似乎觉得这白雾渐渐贴着山体,附着森林,缓缓舔舐着这纵卧在高原峡谷中的黄龙脊背而来,这就是云雾中黄龙佳境。此景象仿佛告知人们黄龙还在沉睡,在这7月的酷暑享受着蒙蒙细雨的清凉与舒适。
仨站立在栈道旁,被这层层覆盖的乳黄色长河所凝住了,由近至远,仿佛平静的黄河静静流淌。这是怎样的地貌呀!此时,过来一队旅游团,带队的导游介绍说,这黄龙沟原本是由高山雪水以及涌出地表的岩溶水会合流淌的过程中,水中含有丰富的碳酸钙经长期钙华以及大量沉积,由此形成不同的钙华滩、钙华池与钙华瀑等景致。有人问,那得多少年才形成这样的地貌哟!导游姑娘呵呵一笑,起码几千万年吧。
女儿听了不由瞪大眼睛,习惯性吐了下舌头道,千万年!人才活几年呀?老公笑曰,呵呵!大自然的生命变化与神奇是多么宏伟与漫长,人命岂能与之相比!不过,我们还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看到了黄龙的壮观与美丽。
游团过去了。突然,老婆一下子止住了脚步,低头手捂左脸部一声不吭。数秒后抬起头来对老公说,她忽然感到左脸极度刺痛,持续几秒后刺痛感消失。这会不会是高原反应?老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只能叫老婆慢慢行走,不要多说话。然十分钟过后,刺痛感又来了,这或许也是一种高原反应的症状吧。这样每隔十分钟左右的刺痛使得老婆泪水含眶,无心欣赏美景。老公与女儿也只得相伴左右,缓缓而行。但不管怎样,老婆还是坚持走到五彩池。却再也无法堆起灿烂的妩媚拍照了,她拒绝拍摄!
仨来到黄龙寺前稍作小憩,这黄龙古寺也是黄龙的著名景点。始建于明代,据说原有前、中、后寺庙,前寺仅存遗址了,中寺为佛教,后寺是道教。黄龙古寺附近是白雪皑皑的玉翠山和顶峰雪宝顶。寺前有近万平方米的开阔地,每年都会举办庙会,这是藏、羌、回、汉等各族人的盛会。
继续上行就是五彩池了,美丽的五彩池是黄龙流水钙华沉积的过程中再与其他有机或无机物质相融而形成的不同颜色钙华沉淀之产物,其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绚丽多彩,这是黄龙景区的经典之处。人们来到五彩池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大自然美丽而神奇的造化所惊叹所感染。游人纷纷在此留影拍摄,流连忘返。
虽然雨天没有阳光,但细看这五彩池不难想象在日照下的斑斓,在这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在这群山环抱翠绿丛中;在这阳光明媚的蓝天白云下;在云雾缥缈的氤氲笼罩中,这五彩池皆展现出各自不同迥异的光彩。老公喃喃自语,这一定就是传说中的琼瑶仙池,是美丽的仙女沐浴梳妆的地方。哼!你们这些男人别的地方不会想象,只会想象洗澡的地方。难道你还想琼瑶仙池遇嫦娥,春光尽泻饱眼福?老公惊闻回首,哦哟!你脸不痛了?竟然有空思考这个问题!不痛了!老婆大声呵斥。老公哈哈哈大笑道,不痛就好!走人!没有仙女洗澡不看了。
从五彩池下来,沿着下山的栈道往下走,似乎没什么景致。难道黄龙就这样看一个五彩池就结束了?不觉纳闷。问了一个景区管理员,回答说,再往下走点路一路都是漂亮的景色。果然没走多远,大大小小的彩池星罗棋布,彩池呈阶梯状,层层跌落。池中呈现淡绿、浅蓝、乳黄以及灰白等各种色彩。山沟中间宽大而长长的乳黄色钙华埂或阶梯状或凹凸浅坑平铺或高低错落波浪状沿山坡而下,由此便形成了所谓的“金沙铺地”景观。间隔其中,镶嵌着大小不一的彩池,犹如一条巨大的黄龙横卧在山沟里。两侧山峦高耸,翠绿茂盛,潺潺流水顺沟谷而下,清澈透底,入池溢出,潝濞不已。远眺山谷尽头,云雾起伏,淡淡白雾随清风飘荡谷中,此情此景更令人觉得黄龙乃天地灵性之物。
仨一路欣赏美景,一路沿栈道而下,海拔逐渐降低。老婆左脸的间隙性刺痛感似乎消失了,快乐的表情重新又回到了脸上,话语也多了起来。她发出指示,她要拍摄留影了。老公自然遵命,为她一路照了许多相。她一边留影一边叹息,看来以后再也不能上高原欣赏这美丽的风景了。
遥望群山,山峦飘渺。眺望森林,郁郁葱葱。回首黄龙,静卧其中。俯视彩池,翡涟玉漪。如此人间仙境,实在是令人流连忘返,一步三回头。尤其是老婆,或许知道别了黄龙以后再也不会上高原观景了,更是依依不舍。
出了黄龙沟口,绵绵细雨依然下着,时间已经是下午3:30左右了,登车返回。飘渺中的黄龙瞥了一眼驶离的客车,仨与其默默的对视着,彼此的视线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弯道处。
其中
2011年8月1日 13:32
-全文完-
▷ 进入qizho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