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笔杆以倒立的姿势触摸着,痕迹芬芳,永恒:
清水逐芙蓉
寒冰锁清秋
最是此间独吟人
化作飞蛾更扑火
..........
遥远的弦音任手指跳跃,几番忧愁又是几多欢乐?
古人爬行在曲折的幽径上,轻悄点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词体通过扉页跃然。
梦难断,思难却。
习惯于徜徉,踪影停留在种植梅花的池边。枯枝一苍老的精神屹立着俨然的形象,倒影轮回,时间是储存的空间。
然后,便是佛寺的钟声。舍利塔围绕古刹埋葬着,在山的一角斜视着那故雁筑巢的松柏。
阿弥陀佛!扫地僧横着扫帚走过,念动沉沉的佛经。众生有形,叶落归土,足下生根......。
愤怒,以沉静表现。
怀念“伤痕”的日子,《紫金女》哭泣,对于生命的乞求,无力的倾诉构就无奈。而在这些令人悲伤的日子中,诗歌再也无法步行,任着固有的定势,格调转化成畸形的解释。
想象海子的死亡,真切的倾听车轮压过躯体的天籁之声。付出与得到,本应不具意义的词语却逐现光芒。诗人走了。而在一些未流走的诗篇中有着这样的呻吟:我终会离开这里,离开这里......。
“我俯下身,看到自己在世的倒影,被水波鼓荡得模糊不清。”
直至今日,乃至明日。
眼前的景象已被臆造并抢占着视线的的距离。无人说它不公平,默默的承受会是最为安逸的方法。智者的苦笑,透射的是什么?他却一直摇头,斜坐在河岸的礁石上向远方张望。
天色渐暗,渐冷,手脚收缩成最原始的姿态,然后一直伸展着。
....................................
然后俯下身,俯下身,面朝足下,在世的倒影模糊不清,一直到没有空间的至日,水泽干涸,意欲枯崮.........。
————思想灭了/灵魂去了/佛云有缘/足下为真/面朝........./
-全文完-
▷ 进入郁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