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到拉萨《村里有鬼》有感
文 雨中靓影
一月前,诗友回到拉萨赠送我一本他的诗集《村里有鬼》(大众文艺出版社),这是我期待已久的诗集,心情激动万千 于是乎辞去了墨韵飘香文学社创建人和所有文学社管理,在家逐行逐字细品慢读终于学习完了,心灵深处不禁淌出以下文字。
人们在播种,在文学的伊甸园里,播种者激情与信仰。
而它,诗歌是文学的花蕊。
我并不是一个特别爱诗的人,但是从小到大看过的听过的诗歌中有两抹绚丽的色彩长久的滞留在心中——满腔的激情和忧伤的感怀,这是两个极端,但它们摄人心魄,尤其是它们的交集,《村里有鬼》正是做到了激情和忧伤交集。
那交集感染了我。
《村里有鬼》用精神浇注出的芬芳在一个假期里铺天盖地的向我席卷而来,我与他的作者是在草根文学论坛人邂逅,被他俘虏,他的文字处处透漏着劳动、亲情、真、善、美。我诚惶诚恐地向他膜拜。
他是谁???
他就是《村里有鬼》的作者、河南诗人、草根文学论坛创建人回到拉萨叶继跃先生。他确实是真正的诗人,他采用叙事的手段(因为叙事诗是非常难写的大多诗人都回避这种方法),将《村里有鬼》简单。准确、清晰的告知读者,像一块大石在我们心里砸下无数的深坑。文字的蔓藤缠绕着心思万缕,他在诗歌的世界里披荆斩棘。回到拉萨是一个尤物(粉丝以万作单位)红色的激情。蓝色的忧郁一起向我们袭来,却又都顶着一种白色的平静帽子。他的精神上冰封的火山,他要冲破,他要压抑,他矛盾着,他为民工而吼,亮起一丝民工心头的曦光 。似乎在某个瞬间,心的火山就要爆发。
不记得哪位诗人说过“那些次要的事情一可怕的方式枯萎着,只有这——描写我梦幻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我满意。”
《村里有鬼》这本诗集可以看到,回到拉萨的内心深处也有两处隐蔽的景致——农村生活和民工部落。作为精神家园却成为拉萨诗歌艺术的替身。为拉萨存着,追随着他。
拉萨,拉萨。
感谢你,感谢你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农村形形色色的生活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有的去北京的澡堂搓背| 有的去广州火车站行骗| 有的在上海的餐厅端盘子| 有的在天津街头耍猴|……村干部对着一群老人和孩子| 宣传者计划生育。”
拉萨,拉萨。
感谢你,感谢你用最忧郁的色彩诉说着民工的命运。如“汗|打在水泥地上|想着乡村的娃|上学| 泪|挂在村头娃的脸上|想着爹地钱| 上学。”
让我们去读他的《村里有鬼》吧、去读他的《拉萨冬天没有爱情吧》、去读《民工系列》吧。望天时,那是头顶闪烁的星辰,引领你走进五彩的神秘;沉思时,那是眼前平滑的丝绸,温柔的倾诉;忧伤时,那时耳边低吟的琴声,沉寂的等待。
每一个失意过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蜷缩依偎。但那些胸怀大志指点江上的人们请你们远离,因为你们会惊扰这里的平静,那种淡括可能是你们有所不肖;那些郁郁寡欢的人请你们远离,因为你们永远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流水般的浅唱能捎来灵魂的安慰。
我想,有一天,在我们逐渐老去,畏惧每一个障碍时,你再看到拉萨的诗句:
“《 鞭炮》大年三十 村里唯一没有放鞭炮的 是嘎子家 嘎子娘坐在门槛上 眼泪掉在地上开了花 夏天嘎子在城市工地 十三楼掉下来 在水泥地放了一个大鞭炮 把娘的眼睛都炸瞎了”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可以动容,哪怕就只有一刹那,心灵偷窃纯粹——我们的心里只要藏有感情,一路经过,岁月流金,岁月流泪。
克岩2011年7月28日写于开封
-全文完-
▷ 进入雨中靓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