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一种平衡调适吧,也是物极必反。自从我选择了宅生活的自由与静,也就不得不其次再选择户外生活的耐力挑战与运动了(因为长期过电脑桌前的生活,加上贪吃不活动,首先我就得了肥胖症)。反过来这样说,自从我接受运动训练自己,心也就愈加向往了静(总觉得如果光知道运动,那么人的大脑也就很容易习惯简单而快乐的世俗生活)。“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这是我目标中的休闲最高境界,我在烟雨的个人空间里就填置了这句书联,而静观是上联与下联中所嵌的各一字,也算是联句的文眼了。
静,顾名思义者,见字即令人沉入静寂;而观,顾名思义者,则见字即令人思想一片开阔,即豁朗与达观。静观,向内可指专心致学与内省,向外可指风物长宜放眼量与旁观。这俗话说的好:动观流水静观山,随所遇时将静悟。还有,抬头看天外,看见天外天。抬起头,天空就要亮起来等等。我很喜欢这些彰显思想意境的好句,它们都属于静观。又,读书当观其气象,亦我所爱。 静观可读书:高人自与山有素,老可能为竹写真。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人为峰。《增广贤文》中又有:闹里有钱,静处安身。而安身必修身,修身必心静,无安无静,不知明月清风深有味。
其实静观两字皆为道家词。静即虚静,见性明心,有出世之脱。观即纵横,戒浮戒躁,有入世之风。静与观拆解与并解都是一种睿智的境界。所谓内行看门道,静观既是修为,也是美德。可见微知著,静观其变,不欲其乱。圣人即能如此,睹始知终。
静观,首先要练静功,做到它,难亦不难。处静,可使观者精神舒缓,但是,真正的静却须“养成心性方能静”,这静,需的是淡泊宁静。我所认为,守得住心静,也就守住了分寸。而这分寸恰恰是道,是真理与圣言。让人明性、明知、明见、明理、明我与见己。而真正运动的人也应该都能够静得下来,这动只针对身动,而不是心动与嘴皮动,因为我一向认为心动与嘴皮动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性与嗜好,修且不易。所谓的多做事,少说话,我想就不难能够走入静之殿堂,静之佳境。
静观能够使人得到很多,诗有曰: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大自然令人品味不够,还有静观不够的历史风云变幻、他人及生活。做看客,使人清晰与明朗,从容与镇定。既可为局中人,亦可为局外人。静观就是这样的一种欣赏美,高格,自然与清奇。静是一切审美与审慎的直观前提条件和预备状态。观即明。静还是一种冷静分析,观则观察与思考,予人达观,眼界宽,视野大,激励人的全面发展。静观,皆有出世与入世的精神,有修禅与道家之境,静观不是不动,而犹如蛰伏与伺机待动。于是我会更加喜欢诗人的: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静观万物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如果没有静观,我相信就没有悠长诗情与诱人的《雨巷》,如果没有静观,也就没有寻找精神家园的《大地重现》,没有比“世纪更久远的文学”和《花未眠》等等这样的遇见。静观,使我常常忘却目的,自由自在漫步于读书和自然而真实的生活,感受感知并想像更多的生活美妙。静观,也就是一定要有从容心的啊。我比较喜欢面面相对时却无语的阅读沟通,我亦相信没有一种探索与发现不需要静观与这般深邃的阅读。我走入静中,多是为了寻求脱俗。静相对于闹喧,真的少了许多障耳障目的云翳。静中,得一是一,得二是二。人生是虚,虚静又何尝不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生存与生活呢。总之,我追求静里的平和、静里的安定、静里的好心情与安身立命,最主要是可静观。所以,观才是我最终极的理想与目标!
静观自得,相信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有自己的不同收获。
-全文完-
▷ 进入罗军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