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年的4月6日《工人日报》报道:民政部近日对全国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截止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份相继出台惠民殡葬政策。
据介绍,新出台的惠民殡葬政策主要包括:对城乡困难群众免除基本殡葬费用,对户籍居民或农村居民减免或补贴基本殡葬费用,对公益生态节地葬法实行补贴等。以此推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
新的殡葬改革势在必行,这是现实中“天价公墓”在警醒着人们思想结果。否则,n年以后,逝者何以安息?
在今年的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厦门800万豪华墓、殡葬行业暴利等怪象迭出,引发网络持续关注,使“天价墓”“死不起”成为网络热词。
“死不起”已不是一句玩笑话。此前有媒体报道,广州墓地每平方米的均价早已超越了房价。一块普通墓地售价在2万元到6万元之间,而靠近市中心的墓区,墓地价格超过3万元,最高的达几十万元。除了墓穴价格,每个墓碑还需要收取管理费、安葬费等。价格越走越高,面积却越来越小,现行规定,每具骨灰安放墓穴的面积不能超过1平方米。更重要的是,花了这么大笔钱做了“墓奴”,并不意味着长久拥有,公墓使用20年后还要续费。墓地供不应求,已经成为不少墓园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
有记者走访广州几家公墓发现,一些公墓已经开始出现欠交管理费的情况,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的银河革命公墓,近年来就出现个别墓穴到期,却没有来续租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多种,有的后人可能已搬迁或移民,有的可能没有后人了。这种城市墓地每隔20年催费一次,否则就要视作‘无主孤墓’,这让逝者何以安息?
几百万的天价豪华墓,在全国并不鲜见。不少市民直呼,墓地价格堪比别墅。随着“天价墓”而来的,是“活人墓”的销售热潮。近来,由于担心墓地价格上涨犹如房价,山东济南许多市民纷纷抢购“活人墓”。此类“怪象”也吸引了投机者和中介的目光,一些墓地从业人员倒买倒卖,甚至房产中介转做墓地中介。更有甚者,公墓管理部门也成了墓地“股东”。
今年的4月14日《工人日报》披露了重庆市长寿区民政局参与公墓联办的事实。在这篇报道中,记者了解到长寿区桃园公墓手续不全,没有土地证,也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墓位最贵的3万多元一个,最便宜的也在1万元以上。目前已卖出6000多个,还有1000多个没有卖。仅去年一年,区民政局就从公墓分红近30万元,用于职工福利。
其实作为埋葬逝者、供后人祭祀的公墓,在重庆市长寿区变成赚钱的工具,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位于长寿区渡舟镇果园村的小山公墓,是一座公益性公墓,但让人感到随处都有一股不舒服的商业味。在这里公益性公墓公开售卖,按规格不同,公墓价格分为多种:最便宜的几百元,最贵的要1.28万元。在利益的驱使下,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天堂村某公司,以流转农用耕地为名,在该村长寿寨东门口坎下马道子至雨台山一带“非法占用农用耕地50余亩”修建经营性公墓。据村民们反映,该公司未经批准,强行修建公墓,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土地使用的法律法规,也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公墓管理的法律法规。
土地是有限的,而墓地却这样无限增多。传统的殡葬方式由于受限于土地、经济条件的制约,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墓园的扩建,国家严格控制其发展,倡导环保、少占土地的方式。目前政府除了鼓励市民骨灰放在骨灰楼外,还大力鼓励市民骨灰还林,撒海,节约土地。此外,有的墓园还推出草坪葬、花坛葬。“绿色殡葬”不仅环保,而且有利于缓和殡葬矛盾,受到网民热捧。
“动辄几千元,甚至十多万元的殡葬费虽然有非正规的‘白事先生’从中欺骗,但与国人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及面子文化也不无关系。”一些学者指出,“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是推行殡葬改革的最大障碍,也是天价墓地、天价殡葬费的“死结”。
有记者了解到,广州目前市中心区域的公墓墓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在6万元以上。这些墓穴一般约1平方米,以广州年火化量3至5万具的数量来说,如果全部要下葬,就必须占去5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显然,“入土为安”的观念在当下及未来都是不现实的。
对于上海,相关专家认为,再过30年,上海处在人口老龄化之后的高死亡人口时期(预测年死亡人口由现今的10万达到20万以上),墓地的稀缺程度非常严重。因此,其葬式结构必须做重大调整。上海在制定“十二五”殡葬规划中,计划从今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实现“70:28:2”的葬式结构目标,努力将墓葬下降到70%,地葬提高到28%,海葬提高到2%。
由于民俗文化的惯性,以及社会心理压力的影响,民众对绿色殡葬还需要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最近民政部发布了《遗体火化服务》等七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已从今年4月5日清明节当天实施。学者们指出,除了行业标准之外,还迫切需要制定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百姓需要的殡葬新法。
殡葬习俗的“二次革命”理论是由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根据这一理论,“不保存遗体”是殡葬第一次革命,火化成为“不保存遗体”的主要途径;“不保存骨灰”是殡葬的第二次革命。中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殡葬改革,初步实现了从保留遗体到保留骨灰的转变,现在急需进行第二次殡葬改革,提倡少占地或不占地的葬式,即实现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的转变。殡葬工作不应当只局限于管理,国家应当制定殡葬法,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
我国推行殡葬改革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由多占地向少占地乃至不占地的方式转变”。我国各地一些民政部门一直大力推行海葬方式“挽救”更多的土地。这种生态葬法得到不少专家的支持,有专家说:“绿色殡葬其实就是一种‘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的理念,不仅环保无污染,还有利于节约土地。
在绿色殡葬理念的感召下,一些老百姓开始逐渐转变“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选择不占地或少占地生态葬法的人越来越多。在湖南长沙,树葬,花坛葬等生态葬很受欢迎。不少长沙市民认为,选择在绿色的大树下,将逝者的骨灰撒进泥土,铺上鲜花,也能充分表达家属的思念。将生命的句号画在江河湖海中,留在了鲜花绿树下,让逝去的生命回归自然,获得了另一种永恒。
此外,焚香烧纸等传统祭奠方式也逐渐被新型环保的祭扫方式取代。目前,我国的网络祭祀网站从最初几家发展到现在的20多家,把现实的纪念馆和公墓“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
另据4月6日的《工人日报》报道各地有关绿色殡葬的消息:上海骨灰撒海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天津举行“海上集体共祭”;辽宁有望实施“免费海葬”;杭州推出绿色殡葬;兰州绿色殡葬价格低廉;重庆市开通网络祭祀;武汉殡葬惠民扩大范围;浙江义乌骨灰播撒可奖6000元。
综上所述,从“厚葬入土”到“绿荫后人”殡葬改革的过程中,绿色殡葬的观念转变与广普的实现,是“n年以后,逝者何以安息?”的最终最好的注解。
-全文完-
▷ 进入流云皓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