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中信《影响成都的历史人物》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四川成都作家张中信写的《影响成都的历史人物》。
成都,天府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代称益州,曾与扬州齐名。西南的偏隅之地,竟如此声名远播,一定有她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极其独特的地方。在我记忆的浅层里,除了刘备、诸葛亮建立的蜀国,就是忧国忧民的唐代大诗人杜甫,还有哪些人物影响了成都的历史呢?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翻开了书卷。
开篇便是《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李白篇。
李白,风流倜傥,豪情万丈,气宇轩昂,满怀着对川外世界的无限憧景,从蜀国的绵州出发。跟随他的脚步,进入了盛唐的繁荣和繁荣背后的矛盾重重中。“安史之乱”击碎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报国梦。虽然国破山河,却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他狂傲野性,他浪漫夸张,他出蜀后未再入蜀,然而,他却成了影响成都历史文化的领头军。
杜甫,作者张中信对他深怀崇敬之心,认为在他悲天悯人的情怀里,更有一种豪气——穿越苦难的豪气。是杜甫的性格、遭遇及文化赋予了他非凡的力量。他的诗是一部人间苦难的大百科全书,并且对未来诗歌发展影响最大。“杜甫草堂”供后人瞻仰凭吊,是人心所归。
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成了千绝唱;司马相如,辞赋音律皆精通的美男子,历史记住了他,记住了他与卓文君美好的爱情故事,记住了他作为御用文人,写辞赋的热情与失落;蜀中才女薛涛,足智多谋,多才多艺的女校书,“薛涛笺”、“薛涛井”传名于世;花蕊夫人,作为后蜀皇帝的宠妃,后蜀被宋灭后,被宋太祖赵匡胤宠幸,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宫中女词人,因为喜爱芙蓉和牡丹,成都倒处栽满了这两种花,所以成都被称为“锦城”、“芙蓉城”;苏轼,一个集政治家与文学家于一体的历史风流人物,不管他怎么样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在政治斗争中多次沉浮,然而留给人们的还是文学方面造诣的丰功伟绩;陆游,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一首《钗头凤》成了人们记忆鲜明的历史人物;杨升庵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被编入了《三国演义》的开篇;李调元的刻书、藏书是对四川文化的巨大贡献;张问陶“民为帮本”的思想源远流长;李劼人作为学识融贯中西的文学大家,永垂青史;郭沫若,一个革命战士,用激情和斗志抨击黑暗,是中国文化战线上继鲁迅后的又一面旗帜;张大千,世界级大画家;巴金,一个敢于讲真话的人,他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了多少灵魂的灯塔。
哦!我惊叹,我似乎有些明白了:
有了这些影响成都历史的人物,才有了深厚的巴蜀文化。
厚重的巴蜀文化,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无处不镌刻着古代诗人、文学家们的烙印。大浪淘沙,人们不记得他们当了多大的官,却记得他们蕴藏在诗文画作里丰富的思想内涵及那一颗颗满腔热忱的心。这些人物影响着成都,影响着四川,影响着中华大地,更影响着作家张中信。
他们要么是巴蜀本土人氏,要么是在此任职,要么游学至此,要么避难于此,或者受到巴蜀文化的影响而有了自己的成就,反作用于巴蜀文化。总之,他们都是影响成都文化历史文化的关键人物,得到了成都现代作家的研读和讴歌,并将得以传承,是他们之幸,历史之幸,成都之幸。
整部书有独立的人物和故事,却又浑然一体,一脉相承;即读到了历史,又重温了那些不朽的华章,更读到伟人们博大而炽热的内心世界。
张中信耗时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15万余字的作品。其实,这些人物的故事,大都是耳熟能详的,为什么刚读几行,就有着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呢?
理性的历史语言,感性的人物生平事迹、诗作、风格和轶事的描述,引用的诗词与文字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相互印证,文字如流水行云般舒畅。而且,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书写不只停留在表面的故事上,更多是对他们内心和命运的剖析:他们是率真的,真性情的,对祖国和人民有着深深的热爱;他们在宦海里沉浮,而且命运多舛。是作者把灿若星辰、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用醮满心血的笔墨,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上下几千年的距离,触手可得,仿如昨天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张中信,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一个把传承和推动巴蜀文化为己任的作家,带给我们历史文化厚重的诠释,及这些诠释给人心灵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以博大的胸怀,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
放下的是书卷,放不下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沉迷。掩卷后,心绪仍在《影响成都的历史人物》里流连,似乎穿越了历史的天空,阅尽沧桑无数,触摸到或激昂、或浪漫、或挣扎、或忧国忧民、或良知、或浸透忧伤的脉搏强音,在成都,甚或在全中国的上空久久回荡,久久回荡……
-全文完-
▷ 进入云雾山中一棵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