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是分行写的,以显示节奏,但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通常说谁的散文语言好——是“诗的语言”,就没分行写,像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就有“诗的语言”的特点。
2
通常所说的诗的语言讲凝练,讲含蓄。凝练、含蓄的语言,像好的龙井茶叶,我们品味时,要将它泡开。比如李商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泡开了,我们知道是歌颂忠贞爱情的 。
3
诗的语言讲形象性,不像散文直说,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或者说是人的主体与事物客体的完美统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既是。
4
写诗用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写诗最重要的特质,而用形象思维,赋、比、兴、象征等手法是必不可少的。唐人明此道理,故唐代诗人灿若星辰,唐诗跃上中国诗歌的顶峰。宋诗多议论,故宋诗远不如唐诗,从这里开始,中国诗歌只好另辟蹊径——于是就有了词的辉煌。
5
诗歌押韵是为了音韵和谐,以配合音乐,好念好记,但现在看来,押韵不是诗的最主要特质。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押韵,千古流传,和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押韵,成为经典之作。
6
写诗不能当饭吃,写诗看诗的人越来愈少,但打开网络,坚守这块阵地的大有人在,写古体、新诗皆有,作者男女老少都有,说明诗歌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诗,人们的精神世界需要诗来填补。年轻人更喜欢诗,因为青春阶段是多梦时节,正是诗歌浪漫的季节。
7
诗 的内容——题材、形象、意境固然重要,但诗的外壳——形式也不能不讲。 分行、押韵、平仄、字数、句子长短,有时会影响到影响到表情达意。讲形式,以“不以辞害意”为原则。好的诗歌,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8
周作人说:“诗的本质是抒情。”古人也说“诗言志” 。是的,诗歌 反映生活,产生于劳动 ,是人们从心里发出的喜怒哀乐。但生活中标语口号、大喊大叫也抒情,甚至是强烈抒情,但标语口号不能成其为诗,或者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诗。尽管标语口号、大喊大叫也能使人一时感动,情绪上受到暂时感染,但它终究是概念,不是形象语言,缺乏含蓄美,不能引发人美的联想。好的诗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抒情,是形象语言 ,受到读者的肯定和赞美 ,而晚年写的《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也抒情,通篇是口号的堆砌,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 9
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唯有想象,诗人的情绪才能飞扬起来;唯有想象,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才能结发生关系,才能形成一个个意象和美境。
10
诗人艾青说:“只要人类有语言,就有诗的存在。” 在人类日常的语言交流中,不乏诗的语言。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