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四川人民出版社《西部旅游?魅力城市》杂志特刊的主编,我曾成功地“包装”过四川省的一些“魅力城市”,如:重庆市(当时,重庆市尚未直辖),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内江市,安岳县,大足县等等。
但,一阵风,到如今,全中国几乎每个城市及至县、区、乡、镇、村,都在争先恐后地打“魅力”牌,且“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弄去弄来,最后,就是一片“天昏地暗”。
中国人就是善于跟风!
但跟风的整体效果呢?
却不然。甚至很不然,
钱倒是花了不少。但,有什么用呢?
而中央电视台的“魅力xx”(还有“同一首歌”等)系列节目,毫无疑问地就是其推波助澜的罪魁祸首!
道理很简单:大家都“魅力”了,也就意味着大家都不“魅力”了,或者说都没有魅力了。更进一步地说,就是把各地原本的魅力给淹没和抹杀掉了!
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有一个词组,叫“千人一面”的,很有意思。其所指,大抵是概括各式各样的创作中的种种雷同现象。
犹如写文章一样,如果没有独特的立意和构思;没有独特的思想和见地;没有自然、从容的行文风度;没有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没有独特的、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的语言,其文注定不会好。更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盛行目下中国的十八级“魅力疯(风)”,众所周知,那家伙,就真的是货真价实的“千人一面”的劳什子举动!
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贫困要致富,落后要先进——这些,当然都是天大的理由。但我们在实现进步、发展、致富和先进的时候,是不是除了“魅力法”,就别无其它的路子可供选择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思考再三,追根寻源的结果,我发现:导致这种“一窝蜂”,进而搞得“一团糟”局面的“魅力陷阱”,其真正的“动力”,乃是源于中国当今各级在职官员们的“政绩忧患意识”:唯恐自己的王国不“魅力”!
而这种愈演愈烈的“政绩忧患意识”,比流行感冒还易于传播,于是就日趋变得太深、太浓、太“务实”了。
“魅力”,应当是、并且实际上从来就是天然的,原生态的。魅力,绝不可能被“包装”出来。而“包装”出来的魅力,终究不过是“包装出来的魅力”。毫无意趣可言的。
因为,这其间涉及到一个“度”和“总量”的问题。
这个“度”和“总量”,是应当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来切实进行宏观调控的。
窃以为:国家发改委、各级招商局、宣传部等,在“魅力”问题上,许还是以“计划经济”时期的“调控观念”和“调控模式”而取为好。
比如:每一个省不超过xx个地、市级“魅力城市”;每个县不超过x个“魅力乡/镇”,那魅力或许就真有魅力了也说不准的!
马贵毅 11-07-04
审定在 成都 月光书屋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