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育人者必先育己千古柔情

发表于-2011年07月08日 晚上9:01评论-18条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席间,一个5、6岁的小女孩走到我面前,向我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高兴地叫道:“老师好!”

抬头一看,原来是个陌生的孩子。不过,我还是拉开椅子,走出座位,面对着孩子同样鞠了个躬,回了个礼,然后亲切地说道“你好,小朋友。”

我邀请孩子和我一起坐下,我们很快就攀谈起来。询问后才知道,她是我所在幼儿园大二班的孩子,因为我们行政人员经常要值班,所以孩子认识我。小女孩很活泼,跟我聊了些诸如“和爸爸妈妈一起来饭店吃饭”,“准备读哪个小学”,“很喜欢幼儿园”之类的话题后,看看父母准备离席,于是道了声:“老师再见!”就跑回了父母身边。

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一个朋友好奇地问:“她是谁?”

我笑着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是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

“你平时都不带班、不上课的,她怎么认识你?”朋友还是觉得很奇怪。

“我经常在幼儿园值班,孩子认识我也不奇怪啊!”

“她只不过是个孩子,你也用不着站起来鞠躬啊!”朋友一脸的茫然,那表情甚至感觉我有些不可理喻。

“孩子可以对我鞠躬,为什么我就不能呢?难道就因为她是孩子就必须尊重我,而我是大人就不用尊重她吗?这是什么逻辑?”我明显有些激动:“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一种相互的、平等的关系,并不因为我是老师或者我比她大就可以不尊重她。一个孩子都能做到的礼貌,我作为一个教育者不是更应该做到吗?不可能我的礼貌连一个孩子都不如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恐怕谁也不愿把孩子交给我们教育了。”

朋友重新打量了我一番,好像不认识似的看着我,嘴里还嘟嘟囔囔着:“那有什么,我不让儿子说粗口,自己有时候还不是照样说,教育孩子而已,用得着这么认真吗?”

“那你儿子说粗口吗?”

“在我的面前是不说,不过,在外面,我看他跟别的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有说过。其实偶尔说说也没什么,童言无忌嘛。”

“你听说过一句老话吗,叫三岁定八十。”

“听过的话就多了,没有用的。”看着朋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无语,不知道是该为我的朋友感到悲哀呢,还是该为他的孩子悲哀?

这是什么样的教育啊!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可以不用做到。

我突然想起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

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正人必先正己,如果自己都做不 到,又如何去要求别人呢?

在今天看来,“育人者必先育己”并不是什么新的教育理念,也没有蕴含多么高深的道理。教育别人,自己必须要先做到,教育的前提是,我们做好了,才能要求别人像我们一样做好。你想让孩子有礼貌,你就必须见人先问好;你想让孩子不睡懒觉,你就必须比他起得早;你想让孩子学会尊重人,你就必须先要尊重孩子;你想让孩子学会宽容,你就必须会善待别人……

孩子作为教育的对象,因为年龄小,他们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来自于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前提,就是尊重,尊重他们。我们要善于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上,蹲下身体,将我们的视平线放在和孩子同等的位置上,那么,看到的将会是另外一个世界。尊重人,没有高低贵贱、年纪大小之分,只要是人,都应当受到尊重,孩子也需要同样的尊重,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要教育他们,首先就是要尊重他们。

育人者必先育己。教育别人的人,必须让自己先接受教育。育人者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应该率先做好孩子的表率。在教育过程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一直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不是一直说“身教重于言教”吗?确实如此,“言传”固然重要,但是“身教”却更具说服力。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的那句名言:“社会就是模仿。”孩子最初品行和习惯的形成都来源于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模仿。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一言一行无不在孩子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在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上,采用的就是“身教”的方式。由于我在单位工作很忙,回到家时已经是疲惫不堪,常常连说的欲望都没有,所以在没有发现儿子有错误行为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我是不会说教的。婆婆常年身体不好,每年冬天,都喜欢用药水泡脚。只要是我在家,就天天坚持给婆婆烧洗脚水、倒洗脚水,并准备毛巾,给她擦脚。儿子一直都在旁边默默地看着,从不做声。有几次,我正好有事外出,家里就剩下儿子和婆婆。回来后听婆婆说,八点一过,儿子竟自己主动去帮她烧好洗脚水,还倒好水等着她洗,在看到她穿袜子弓着腰不方便时,亲自帮奶奶穿袜子。婆婆说到这里时,眼中还闪着泪光。一个劲地说:“真是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很多时候,行动比语言更能教育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育人者必先育己,其意义在于,先为育己者,再去育别人。而作为教育者,本身就肩负着育人的责任,育己对我们来说就更为重要。在我国《义务教育法》中《教师》一章中就有提到:教师要“为人师表”,也就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永恒主题。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承担着传光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的神圣使命。教师的教学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新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做人的教育,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民族的发展在教育,一个国家的兴旺在教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培养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育人者必先育己”,让我们在教育别人的同时,先从让自己接受教育做起。

结束语: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

他将学会责怪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

他将学会赞扬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狭隘中,

他将学会计较每一件事;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中,

他将学会包容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苦难中,

他将学会坚强面对;

如果孩子生活在关爱中

他就学会了爱与被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千古柔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儿那么缠绵点评:

作者通过一件小事儿,把教育这件大事儿来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其意义在于,先为育己者,再去育别人。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老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啊!教师是为人师表者,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我们在教育别人的同时,先从让自己接受教育做起。欣赏好文!

文章评论共[18]个
文清-评论

坐妹妹家沙发,学习有寓意的文章。晚上好!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9:18

千古柔情-回复感谢姐姐的光临!为姐姐奉上一杯清茶润润喉,姐姐辛苦了! 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9:40

feihua1234-评论

好文章,欣赏!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9:34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敬上一杯晚茶,问好朋友! 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10:21

风儿那么缠绵-评论

感动了我的好文章 ,问好朋友!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9:38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风儿辛苦点评,问好风儿! 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10:22

曲径幽通-评论

欣赏妹妹感人的文字,问好!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10:02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姐姐光临!为姐姐奉上一杯晚茶,姐姐辛苦了! at:2011年07月08日 晚上10:23

罗军琳-评论

嗯,支持。象我轻易都不敢教孩子什么的,总觉得自身都没有育好(:002)at:2011年07月09日 清晨6:12

千古柔情-回复因为孩子的情况不同,所以很多时候,教育会因人而异。问好罗编! at:2011年07月09日 晚上8:52

美泉-评论

为人师表,当以身作则,否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文章散文的清爽,杂文的余韵。欣赏佳作,欢迎千古柔情加盟散文编辑!问好夏天!at:2011年07月09日 早上9:51

千古柔情-回复能加入到散文编辑的队伍,是缘。能在烟雨中领略文字所带来的魅力,更是我的福气。问候美编,晚上好! at:2011年07月09日 晚上8:55

陶然小雅-评论

对,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歪。自己做好了,才无愧于说别人。at:2011年07月09日 上午10:36

千古柔情-回复真有同感!问好朋友! at:2011年07月09日 晚上8:56

殊异-评论

育人者必先育己,以身作则!好文,欣赏。at:2011年07月09日 中午2:09

千古柔情-回复谢谢殊编光临,奉上一杯晚茶,为你送去丝丝凉意。 at:2011年07月09日 晚上8:58

西子xizi-评论

育人者先育己,赞同。千古柔情,周末快乐,at:2011年07月10日 早上8:50

千古柔情-回复问好西子,很为你的文采所陶醉,感谢光临! at:2011年07月10日 晚上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