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二字,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姑娘的意思。“格格”在满语中原是对女性的一般称呼,而在汉语中出现时则指清朝贵胄之家的女儿以及皇帝和亲王妾室的称谓。
我这里所说的格格,不是广义上的格格,也不是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里的那位格格,而是专指晚清朝庭册封的“和硕格格”,也就是慈禧太后贴身侍官的德龄公主。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美丽的公主,就是《瀛台泣血记》、《御香飘渺录》、《清宫二年记》、《德龄公主回忆录》等晚清名著的作者。
德龄公主已经作古六十七年了,在她逝世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况且她是贵为天子的亲属,而我是草根百姓,我又没有见过她,对她的怀念之情又从何谈起呢?这是因为二十多年前我无意中接触到她的作品,引起我对她的关注,继而研究她的生平,于是自然地产生了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产生,不是因为她是高贵的公主,也非因为她是漂亮的女人。这种情感像无根之水、无云之月一般的清纯、委婉和瑰丽。
我怀念格格,是因为这位格格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和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还因为她具有清纯温柔的品质、天真活泼的性格、丰富的感情和超凡的才气。
这位格格的名字叫做裕德龄,生于1886年,1944年11月22日去世。满清贵族,正白旗人,被慈禧太后封为郡主,故称德龄郡主或德龄公主。因曾担任慈禧的御前女官,并用英文写作了她这段不寻常的经历,因而闻名于世。但是,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她的生平事迹却鲜有人知。
德龄1886年生于武昌,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三,在荆州和沙市长大。父亲名裕庚,为满清贵族、外交官。1895年,裕庚出使日本任特命全权大臣三年,后又任驻法公使六年;母亲是法国人。德龄随父在日本、法国生活了五六年,不但会外语,还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精通各国的国情,曾是现代舞蹈大师邓肯的弟子。
1902年冬天,德龄父亲裕庚任满回国,被慈禧太后赏以太仆寺卿衔,留在京城养病。德龄随父回京的当时,她17岁。此时八国联军入侵北平,慈禧太后急欲讨好各国使节和他们的夫人,急切要与列强沟通,她从庆亲王口中得知裕庚的女儿通晓外文及西方礼仪,便下旨召裕庚夫人带德龄和她的妹妹容龄入宫觐见。慈禧太后看重姐妹俩天真活泼的性格和老练的社交能力,1903年春,德龄和容龄姐妹俩被慈禧太后一并留在身边,为慈禧与西方国家使节及其夫人们的交往担任翻译官。从而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1905年3月,裕庚因病到上海就医,因病重电召德龄姐妹赴沪相见。两年的宫廷生活,使德龄看清了宫廷冷漠、阴森、险恶的一面,德龄向慈禧请求去上海看望父新,获准后当即脱离宫廷。在宫廷生活期间,慈禧曾有意将德龄许配给荣禄之子巴龙,德龄不愿意,同情和怜惜她的光绪皇帝,设计为她解脱了这一关。裕庚去世后,德龄结识了美国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迪厄斯?怀特。
1907年5月21日,德龄与迪厄斯?怀特在上海结婚。
1915年,德龄随怀特赴美,开始用英文撰写回忆录和纪实文学作品,披露了许多慈禧及清宫的生活情景和晚清政局见闻,因为都是第一手资料,很受西方读者欢迎,也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她所撰写的总字数近八十万字的多部作品,均署名“德龄公主”,成为当时美国的著名作家之一。 后来她的著作被顾秋心、秦瘦鸥等译为中文,在《申报》等媒体上刊载,影响较大。
1944年11月22日,德龄女士在加拿大不幸死于车祸,终年63岁。
我“认识”格格,是从她的一部小说《御香飘渺录》开始的。
上大学以前,我所读的小说,都是大男人们所写的,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林海雪原》等等。这些小说的情节描写,充满了男人的阳刚之气——写文的则如秋风春雨,写武的则如闪电雷鸣。很少接触到如行云流水、阴柔细腻的笔调。大学毕业后,我看小说的兴趣丝毫不减,我经常到市内各旧书摊去猎奇,每当看到我感到好奇的书,我就一定要买回来。1990年的一天,我在旧书摊上偶然发现了一本深蓝色封面的《御香缥缈录》,我随便翻了一下扉页,看到“清.德龄原著,秦瘦鸥译述”字样。因为德龄、秦瘦鸥我所未闻,于是产生好奇感,就买了这本书。
这本书买回后搁置书架好长时间也无遐以顾。有一次我到省外出差,想到为了打发火车卧铺间的无聊,便在书架上拿一本书带上,无意中就带上了它。
那一次出差,卧铺车厢里我一个相识的人都没有,这时我的心情就跟以往的不同,心灵的境地有一种清寂沉静的感觉。我的铺位是上铺,我半躺着,打开那本书静静地读着。下铺那种打朴克的喧闹声,似乎传不到上铺来,对我没有丝毫的影响,我好像是置身于封闭的世界里,周围的形形色色全都与我无关。我那时的心境,好似孤雁独飞,心灵垫铺着一种苍凉忧伤的基调。因为这次旅途很长,估计能够精读完这本书,所以我从第一页开始一字一句地读,一边读一边品味,一边读一边想像,一边读一边思考。我身边还放着一支笔,读到精彩之处我就圈点、划杠、或做眉批。
如果一本书对某个读者不具吸引力,如果读者当时不是真心地看书,那么这个读者在随便翻翻之后,就会将书放到一边去了。而当时我在看那本书的时候,是那样的忘我和入迷。
《御香缥缈录》的第一章——“遍地金沙”,一开始就那么吸引着我。从格格着意渲染氛围的描写中,我看到虚弱不堪、苟延残喘、日薄西山的大清帝国;我看到摇摇欲坠却勉强支撑的晚清江山;我看到老态龙钟、桑榆晚景的慈禧太后——当时中国四万万人民的主宰。这一章写的是慈禧太后的万乘御驾,离开颐和园,向承德避暑山庄移动的苍凉景况,我看到了行进队列中马蹄扬起的黄沙和柔弱无力的阳光,我听到了单调沉重的脚步声在万人无语中传响。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帝国大势已去,慈禧太后脆弱的女人肩膀已经不堪重负了。她,饱经了宫庭争权夺利的风霜;饱尝了亡夫丧子的悲痛;饱受了世人指责怨恨的抑郁。她的内心十分复杂和沉重,心灵中充满了矛盾和无奈。她已经心力交瘁,但为了保持统治者的威仪,她不得不装出平静和安祥。她为什么要到承德去,要到那里住多久,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还要到哪里去,等等,这一连串的问号,所有的随从和太监,所有的护卫官兵,包括像是被押送一样的囚犯一样的光绪皇帝都是不知道的。
这样的低落情绪和伤怀风色,德龄公主以浅淡且自如的笔触,生动而不做作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公主以这样的开头引人入胜,埋下重重伏笔,接力似地吸引我看下去,欲罢不能。她就是以这样的背景作衬托,用平谈而凄婉笔调,含蓄的反映了晚年慈禧的内心世界。她不像其他作者那样,用辛辣和严厉的笔调来描绘慈禧,而是通过如实地记录了她近矩离接触慈禧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从中深刻地反映了慈禧的阴险和内疚,同时也映射出一般老女人温和善良的一面。德龄公主别具一格的文风和凄婉的文字为我深深的叹服。
不光《御香缥缈录》是这样,在她的其它几部著作中,同样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她的不同凡响。读过她的著作的人,一定能够想像得到她美丽的容貌和标致的身姿;一定能够体会得到她圣洁的心灵和纯真情感;一定会对她产生深切的爱慕;一定会发自肺腑的赞叹:格格不愧是晚清名副其实的才女啊!
德龄公主的著作,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她描写的细腻,是她语句的生动活泼但又不失稳重与端庄。在《御香缥缈录》这部小说里,自始至终的字里行间都深深隐藏着一种思g**伤怀的情调。在我读这部书的时日里,一直沉浸在那种伤感的涓涓细流中,就像秋天在阴沉欲雨的深山小道孤行,听到了发自野谷的冷风和发自脑海里悲凉的古曲一样。不知道她是如何维妙地保持着这种基调,让它既不显露踪迹而又得以连绵贯彻于始终。
前年我去到天津,在天津市鼓楼南街,我偶然发现一座华丽的府弟,大门之上赫然金字“格格府”。 啊!“格格府”!究竟是哪一位格格的府弟呢?我带着迫切了解和好奇之心,向府门走去。大门右边立着一块介绍牌,我仔细阅读。牌上的文字显示,那是清光绪年间,和硕格格为逃婚来天津隐居的住所。和硕格格就是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官和翻译裕德龄。啊!这真是“有缘到处自相逢”,这竟是我一直怀念的德龄公主的府弟呀!我一阵热肠动荡、古心浮游,秉承着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步入府内观瞻。那是一座四合院,是德龄公主曾经曾经在这里生活多年的地方。
1904年秋,和硕格格得知太后有意将她许配给荣禄之子巴龙为妻,和硕格格根本不愿意,又不好违背慈禧太后的“圣意”,于是她求助于她的知已——光绪皇帝。当时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长期软禁起来,和硕格格却十分仰慕光绪皇帝的才略和气质,光绪皇帝也十分喜欢和硕格格的进步思想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更羡慕她美丽容貌和超凡的才华,他们经常瞒着太后来往交谈国事,于是,他们便成了知心朋友。
在光绪皇帝的帮助下,得以离开北京紫禁城,来到了天津,她以种种理由长期隐居在这座格格府里,她与巴龙的这桩不情婚事,就这样给拖黄了。格格府也因为这个传奇的故事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格格府里陈列着明清瓷器、名人字画。瓷器中以青花瓷居多,还有商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其中有几件用碎片拼起来的瓷器,文字介绍说,仅一件青花凤纹高足菱口碗,就花了6万元的修复费。一组战国时期的青铜镈钟和一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鼎,都挂着绿色的铜锈,诉说着年代的久远,在很多国家级博物馆里都没有这样品质的藏品呢。在后院的“起居室”,被特意装扮成中西合璧的风格,陈列着十四至十六世纪西方国家的家具,显示着这位格格中西结合的品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珍贵的藏品,都是一位叫臧秀云的女收藏家,从国外买回来的。
古老的青铜宝鼎,珍贵的青花瓷瓶,饱含诗意的名人字画,玲珑剔透西洋家具,像征着和硕格格这位历史人物,那高贵的气质、娇丽的容貌、超凡的才华。无声地诉说着德龄公主那不平凡的一生。
我走出了这座华丽而庄重的格格府,继续在街上闲游。虽然市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商店的货物琳琅满目,但这些浮光掠影,始终未能将我怀念格格的漫漫思绪淹没。
读过格格的许多书,使我对格格的人生有很多了解并产生了丰富的想像,转而引起了我对格格深沉的怀念。
格格,你那迷人的风采,永远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