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则中国笑话故事:
从前,一个人家里很穷但又怕别人笑他穷,就在家门口挂上一块肥肉,每次出门时在嘴上擦一下,让人家以为他顿顿吃肉。
另外,还有一则流传在西方的古老传说: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之一。这个有趣的童话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奢侈的国王每天只顾着穿衣服,不管其他任何事,最后竟然还受骗,什么都没穿去游行!没有人去揭穿谎言,甚至还夸耀,最后,竟然是一个孩子天真的一句话,结束了这场闹剧。
读了这两个故事后,能给人们什么深刻启示?
无论是坚信“爱面子” 是民族劣根性的中国人,还是对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津津乐道的美国人,如果把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读,都应该多少看出些眉目:中国人爱面子不假,但面子这东西绝不是东方文化的特产。只不过不同文化下的人们拥有不同的面子观,让这个原本就难一下子看透的事,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中国人抑或外国人都是“爱面子”的,只不过我个人以为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讲情面罢了。我国有句俗话讲得好:“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张脸”!中国人为了所谓的“面子”,什么都可以不顾及。
据《纽约时报》曾经刊登过文章警告到中投资做生意的外国商人,在中国要注意给人“面子”。智威汤逊广告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汤姆·多克托罗夫说,西方人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时候,“尊重中国人的个人感情至关重要,要记住尊重中国人的面子”。
多克托罗夫风趣地指出:“面子——这个词听起来很老套,但是有一点却是真的——有‘面子’的人‘吃得开’。‘面子’就像一个社交银行账号,你会消耗它,也可以节省和投资它。当你让某人丢‘面子’时,他们会觉得基本的安全感也随之消失了。”
据悉,某驻华外企负责人表示:“如果你能明白,跟中国人打交道只是‘面子’问题——给别人‘面子’、别人给你‘面子’、挽回‘面子’以及不要让别人丢‘面子’——懂得了这些,你就不必担心其他事情了。”
另外,某广告公司的吉特林认为,中国人关注“面子”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根源。他认为,由于中国曾经受到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控制,中国人不希望自己从文化角度也被外国商人“侵略”。因而,中国人现在拥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国“永远都不应当再回到饱受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欺凌的封建时代”。所以,西方人在和中国人做生意时,显示出对中国人的尊重,是极为重要的。
面对老外,中国人很要面子。例如,与人做买卖甚至谈恋爱,也要有“面子”才好。据英国《独立报》刊文,说一个中国女孩在淘宝网买了一个特殊的礼物——和一位22岁的互联网企业家在圣诞前夜约会。这场100人竞标的活动,有100个女孩子参与,最后的中标女孩出价5450元,企业家不仅和她约会,还亲自下厨做饭,女孩也可以带着帅哥去见自己的父母,但不允许谈婚论嫁。作为额外的礼物,女孩还获得价值3000元的化妆品。这可谓一举两得,既解决了“脸面”的问题,更让人刮目相看----挣够了面子。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林语堂曾认为,统治中国的三个女神是“面子,命运,恩惠”,其中,面子比命运和恩惠还有力量。
“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着一种声望和地位,是通过成功和炫耀而获得的.中国人最爱面子.从古代到现代,在中国人的内心中根深蒂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有这样一种爱面子的情结.
无论哪个朝代的帝王都是“爱面子”的。所谓的君臣之礼就是一种“爱面子”的表现,臣子对君王要恭恭敬敬,惟君命是从,这样才能显现出帝王的尊严与面子。所以,敢于“直言面君”而没有遭受处罚的臣子,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屈指可数的,殊不知那魏征,就曾被一代英主唐太宗在内心里“杀死”了千百次,“这个老家伙太不给我面子,真是该杀”了,由于魏征的谏辞确实对江山社稷有利,而唐太宗是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最终容忍了魏征臣下的“大不敬”行为,最终才成就了李世明和魏征君臣之间“纳谏”的好名声。
其次,就是平民百姓也很“爱面子”。传说有一个秀才,考状元不中,只能给当地显贵的子女教书,结果将“首鼠两端”讲解为“首施两端”,被显贵指责而被辞退.这可是“面子”丢到家的事情,寒窗苦读十余载,却差点误人子弟,所以被辞退后,他就闭门苦读,写出了惊世骇人的著作,还将后代培养成在文字学上颇有造诣的大师。一切成就得于源头,只因曾经丢了“面子”,由此可见,“面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
中国的殡葬之隆重就与“面子”不无关系。亲人逝去,死后还要大搞排场,排场越大就代表对亲人越尊重,越孝顺。无论是乐队还是戏班,还是请客要办多少桌,都体现了“面子”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人之间谈话能给别人留足面子抑或“给台阶”都纯粹是出于一种礼貌。这是中国人自古流传下来的礼仪上的规矩,在社交场合中讲究给别人助兴,在说话办事时讲究吉利,在别人发生不快时讲究圆场。最忌讳的就是扫别人的兴,最讨厌的就是口无遮拦,胡言乱语。当需要实现某些言语行为,例如提出某种要求时,中国人皆以是否“给面子”作为要挟的手段,力求双赢与和气。
当不得不使用有伤面子的言辞时,采用的策略往往是先肯定后指出不足,或先赞同后摆出分歧,这就是所谓“求同存异”。只有注意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知道如何维护他人的“脸面”,又能施行相称的言语行为,力求和谐一致,才会被认为是礼貌的。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也常小心谨慎,若有什么得罪了别人,没有顾及到别人的面子,也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某些时候,由于不经意地脱口而出,一时冲动的草率举动都是常有的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说每句话,做每件事之前都经过深思虑,但是为了顾及“面子”而将错就错。
中国人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所修炼出来的面子功夫,多半是以不使自己和他人丢面子或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为基本策略。这个策略的背后潜藏着处世智慧,这种做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达到维护双方的“面子”,而且也是达到社会和谐的途径。
“面子”的丢失往往令人体验到羞愧,耻辱,尴尬等情绪,为了防止面子丢失,中国人往往不顾一切挣面子。昔日,西楚霸王项羽在兵败乌江之际,仰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矣王我,我何以面目见之!”顿觉无颜以对江东父老,遂拔剑自杀。
据史书记载,伯夷叔齐属殷的旧臣,武王起兵伐纣,便愤而跑到首阳山去吃野菜,说定“饿死不食周粟”。后有人告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吃的首阳山的野菜,不也是周天子的么?”伯夷叔齐没话说了,羞愧之极,为了保住 “面子”,竟然活活地饿死在荒郊野外。从此,就有了“死要面子”的说法。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潮攘攘皆为利往”。好多人为了利益,而为五斗米而折腰,逢“官”便拍须遛马,甚至为了自己利益而卖国求荣,在外交中,点头哈腰,完全毫无尊严,一副讨好的嘴脸,这种脸面无存的小人早就将自己的面子撕开来,为了利益什么都愿意做,真是不要脸! 例如,袁世凯为了达到“称帝”之目的,竟然与日本人签下卖国求荣的《二十一条》,真是丧尽天良,苟延残喘,丢人现眼!
反之,讲面子,如果适度的话,对于约束自己的言行,保持一颗廉耻之心有相当地作用,太过则会有虚荣心。所谓“打肿脸冲胖子”就是对这种人的讽刺,“不要面子”容易让人丢掉廉耻之心,而毫无羞耻之心,则被称之为“死皮赖脸”。
中国人讲究面子,与“礼仪之邦”的传统道德不无关系。“温良恭俭让”历来就是儒家君子的道德体现,成为了“德行”的标尺,照此行事,脸上有光,逆而行之,则有损于“面子”。大凡读过鲁迅的文章《阿q正传》的人,对于这个落魄的穷人,在鲁迅先生笔下有一段细节描写:他原本被人看见是偷了人家的东西,还挨了打但为了照顾自身的颜面,而阿q却还振振有词:“这不叫偷,而是“拿”!真可谓是丢尽了“面子”!
鲁迅先生就在一篇题为《说面子》的杂文中指出,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的“脸”。这“脸”有一条界限,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这句话常被人引用,只是引用时往往忽略了,即使同一种身份的人,“丢脸”也有两种不同的丢法:一种是自己不要脸,一种是人家不给脸。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弦机万千,它蕴涵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现象,某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不是多少年的问题,也不是好与坏的问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在历史长河的冲刷洗礼之后,某些存留下来的东西,毕竟是闪耀着历史的光辉。
-全文完-
▷ 进入feihua1234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