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为律诗,及长从五七古,但律诗不废。初次在这里发表律诗。
关关于写律诗
我有一些看法想先谈谈
律诗在基本的格律上的严格我还是同意
但是具体到平仄上的严格,我认为还是不要过分严格的好。
是这样,古人讲的135不论,即在實際就是說,每句詩的135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246位置的字就要嚴格使用了。这不是没有道理
纵观古今集律诗于大成者,于平仄上鲜有循规蹈矩之徒,完全的合乎平仄。
以七律为例:
七律 〗
七律即七言律詩的簡稱,也有四种标准格式。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二]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三]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四]
说了这么多,然而,尽管说字的发音古今有一些差异,除去这方面的原因,事实上历史上的律诗镇这做到上面的是比较少的,千古第一的律诗大家杜甫也不例外.这是什么呢?事实上在135上的放开有两大好处:
第一点:重所周之律诗区别于其他诗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这种平仄的对应,但事实上这种严格的对应却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律诗。是这样,严格的平仄使得诗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这是它的优点,这适合大张旗鼓的抒发作者的胸臆,很容易写出意境,而且这种平仄的严格对应给人以冲击感。但是这种严格的平仄。也是它的致命伤。是这样,这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反而削弱了诗的韵律流畅性,这是高山和小溪的差别。刚柔之争。所以古代的诗人少有一首诗完全合乎以上的平仄。(我希望您能理解我说的所谓流畅,当然这包括所谓口腔气流平平,仄仄比平仄发音更容易,但内涵不仅限于此)当然了,我承认部分严格的平仄诗也可以写出区别于比较流畅清新的作品。我不会一棍子打死的。但整体讲,流畅和谐清新自然的律诗还是不完全束缚于平仄的。
第二点:.135不论。这必然减少了诗的雕琢。这使得诗更接近天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嘛!这是更重要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今人写诗,往往有好的意境,比较不错的诗句,但是就是因为刻意追求平仄而成了败笔。聪明的诗人,不会为了一点不必要的平仄 而去毁了全诗的意境。读一读全唐诗中的律诗会颇受启发。
如:《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以上是我关于律诗的一点看法,老话重提。还希望我们大家在律诗的道路上,都能有所建树,共同辉煌我们祖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律诗。
-----
下面是我的诗
秋怀
---
将云野鹤沃洲去,
十里长空一线晴.
落叶随风船已满,
黄菊蘸露蕊初生.
悲秋无益年年恨,
信马何妨处处行.
小倚北窗羲圣在,
白衣送酒醉山翁.
-全文完-
▷ 进入五七古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