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随想
初次游览八达岭长城是二十四年前晚冬的一个星期天,虽然天气寒冷,但却丝毫未减我游览长城的热情,但当时还是在京就读的穷学生,只顾游玩,不假思索;第二次游览八达岭长城是十四年前的春季,随在京学习的培训班学员前去,没有更多逗留便返回了;第三次游览八达岭长城是四年前的秋季,是单位组织的旅游团前去,因遇旅游高峰,人太拥挤无法细细观赏;而今年夏季有幸到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学习,有充余的时间游览八达岭长城,这是在长城上逗留时间较长的一次。每次游览八达岭长城,都为蜿蜒起伏的群山所倾倒,更被逶迤在崇山峻岭上的残长城和耸立在孤峰绝顶之上的破败烽燧所震撼,所不同的是这次对长城有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站在长城上,浮想联翩。修长城从春秋战国直至明朝万历年间,跨越了2400年,总长12700里,号称万里长城。不但长,而且高、宽、坚皆世界之最。八达岭一带平均墙身高7.8米,墙基用花岗岩砌成,厚6米,顶部宽5.8米的战道可以五马并行。长城沿线制高点有碉堡式锋火台,以观敌情,白天燃烟,夜晚点火,通信联络虽然原始,但也考虑得周到。有人算过,用其土石修筑宽5米,厚3.5米的马路,可绕地球3至4圈。八达岭上一块墙石重2000斤,墙砖至少有30斤。试想,当年没有起重机等任何设备,就凭着一个个臂膀和一双双手将这些砖石搬运到城墙上,真是不可思义,它的确是智慧、血汗和民脂民膏之堆叠。岁月早已逝去千年,那些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利益修筑城墙的皇帝们为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惨重的。旧人已去,山川依旧,那些还没有完全沉没于时间海底的遗痕残留着人们对往昔的最后记忆。一个个高耸的峰火台兀立着,仿佛岁月坚硬的残片。当宫墙内的权贵们沉入香梦时,黑夜却在目睹着苦役、杀戮与死亡,鲜血和尸体却成为砖石的粘和剂。
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固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无人不感叹它的浩大与伟岸,但是又有多少游客知道修筑长城的又一个最真实原因呢?如果说帝王修筑长城只因一句荒唐谎言,你信吗?作者张永廷和张馨文在《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一文里,告诉我们这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真实的,皆因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谎言而修筑。
公元前220年,一个有着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感的君主统一六国座上皇位之后,他并没有因一统天下的成就而陶醉,相反却一直忧心忡忡。如何谋求帝国的长治久安,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心病,这件事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为了获得民众对帝国的认可,安定天下民心,这个帝王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的第二年,开始不断地巡幸天下。他巡游的地点先是选择在帝国境内,试行一年之后,逐步推广到帝国以外的领地。公元前219年,他从咸阳出发,经齐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到达海边,又转经江苏、湖南、浙江、湖北返回咸阳,其行程几乎遍及整个中国,即便是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他的旅程仍然漫长得令人生畏。
巡幸天下使得这个君主的思想意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思维方式也受到很大影响。巡幸之旅虽然辛苦却也令他大开眼界,一种流行于齐地的方术吸引了他,使他对求仙问道以及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方术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这可能有助于排解他身心的巨大压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方士逐渐成为这位君主的宠臣,他就是那位编造谎言引动修筑长城的主角。而这个君主叫嬴政,也就是人们只要提到长城就会将其与长城联系起来的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
而这位方士名叫卢生,原本燕人,虽然仅为一个方士,但对秦始皇的施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说到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历史学家都绕不开两件事,一是修长城,二是坑儒,这两桩事的始作俑者都是卢生。
按理说,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不应该对生死问题有那么紧迫的危机感,但长生不老似乎与长治久安有着天然的关系。为了寻求不死药,寻找所谓的长治久安之道,秦始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求仙、封禅无所不用其极,最为典型的是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到东海求仙,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但却一去杳无音信。
秦始皇寄予厚望的方术之道没有收到任何效果,而他所面临的现实威胁反而越来越大。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他在东巡的途中遇刺,虽然幸免于难,但受到的打击非同小可。不过两年,他在咸阳微服巡行,又一次受到袭击。这一次的打击更甚前次,当年遇刺尚在秦地之外,这一次危险发生在首都咸阳,连京城的安全也成了问题,他内心的无奈与恐慌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对神秘主义的倚重更为强烈,他急于想找出威胁秦帝国的准确原因和有关自身安危的确切答案。始皇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他派卢生去求仙人指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卢生此去没有任何收获,回来后,对秦始皇大肆歌功颂德,吹拍溜须,言辞间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人们的阿谀奉承,秦始皇已听了很多年,他需要的不是这些,他强烈渴望的是对巩固政权真正有益的东西。于是他再派卢生入海寻求仙人指点,总是无功而返的方士卢生这次带回了一本《录图书》,这本谶书(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谶书。谶记—预言将来的文字图像等)上记录着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亡秦者胡也”。
一直渴望对手的秦始皇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打击的目标,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便要迅速释放。卢生一句搪塞责任的话引发了中国一场空前的战略大震荡。秦始皇立刻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把匈奴逐出河套赶到阴山以北。秦始皇仍然不放心,为了防患于未然,又不惜血本,征用七十万劳工,历时多年,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止辽东,绵延万里大规模修筑长城,以绝胡人亡秦之患。
究竟有什么样的威胁,使得秦始皇如此兴师动众?卢生所传“亡秦者胡也”中的“胡”为何人也?他们对秦帝国的威胁究竟何在?秦始皇为何要下此血本豪赌明天?
秦时指的胡人,就是以后的匈奴。追溯历史渊源,匈奴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就秦国而言,其早期的建国史堪称一部与胡人的斗争史,中间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秦昭襄王时,胡人威胁到秦国的北部边境,秦国出于东进的考虑,对胡人采取了筑城防守的策略。
战国中后期,胡人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飘忽不定的作战方式令中原国家头疼不已。赵武灵王以胡服骑射革新武装,在与胡人的斗争中大获全胜。
秦始皇统一全国时,匈奴人逐渐由一盘散沙汇合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国家,实力又有所增强。匈奴首领称为“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孤涂”是天子的意思,“单于”是广大的意思,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
当时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秦军与匈奴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一方面是因为秦军善战,匈奴不敢轻易挑衅;另一方面是因为匈奴所处的形势险恶,他们西临大月氏,东接东胡,南面强秦,三面都有强敌存在,匈奴不敢轻举妄动。
按照当时的情势判断,如果秦帝国不主动挑起事端,匈奴是绝不敢轻易南下的。但秦始皇是个有雄略的帝王,他早有征伐匈奴之心。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国刚刚完成统一,秦始皇就有意趁热打铁,一举收服匈奴,他在庙堂之上召集群臣廷议此事,受到丞相李斯的强烈反对而搁浅了六年。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当燕人卢生向他献上“亡秦者胡也”的图谶时,秦始皇的情绪为之一振,他觉得大展身手的时机到了,消除大秦帝国隐患的时机来了。在他看来,如果不立即北击匈奴,秦帝国很可能会亡于日益壮大的胡人之手。他委派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精兵强将向匈奴发起了强悍的冲击。秦朝尊崇“五德始终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周朝为土德,秦克周,故得水德。水的代表颜色是黑色,所以秦朝的军服、军旗都是黑色。身着黑衣的秦军如乌云般笼罩着草原,匈奴第一次在自己占据的地盘上被打得找不到北,雷霆般的打击将措手不及的草原部众赶得狼奔豕突。秦军首战告捷,一举收复了河南与榆中地区,次年又夺取了匈奴控制的高阙、阳山等地。头曼单干此时终于暴露出外强中干的本色,他见势不妙拔腿就溜,匈奴本部北撤了700余里,黄河以北直到阴山全都被秦占据。虽然匈奴作战时向来“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可是眼见着肥美的河套地区牧场就此失去是对他们极大的折磨。更糟的是头曼彻底失去了与秦争锋的勇气,竟然在自己的领地内仿造了内地的烽火台警报系统,正所谓“置烽燧,然后敢牧马”。于是匈奴人在哀愁中惶恐度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秦军对匈奴此战,表面上看应该是大获全胜,但正如李斯当年所指出的那样,胡人居无定所,没有不能放弃的地盘,他们随时可以迁移,秦军的胜利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可言,反而为自身平添了不少麻烦。
匈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法令秦军非常头疼,为了防止他们的侵扰,秦始皇决定修筑长城。一马平川的地方适合匈奴人骑射行动,修筑城池限制他们的特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然而,懂得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修城御敌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早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各诸侯为了抵御对方的进攻,就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上修筑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被称之为长城。公元前4世纪前后,燕、赵、秦等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也相继修建长城。
修城御敌是古已有之的办法,并不是什么创举,但却被秦始皇发挥到极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秦代以后,没有修过长城的朝代寥寥无几。
秦始皇不仅把赵、秦、燕、韩等国的旧有长城连成一线,又增筑扩充了许多部分,形成了长达1.2万里的万里长城。秦始皇不仅筑长城,还修建了直道。他的想法是,长城可以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保证秦不为“胡”所灭。而直道的修成,可以使秦国的骑兵在三天三夜之内直抵阴山,给“胡人”以致命一击。
在今天看来,长城是一项了不起的奇迹,但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秦代,修筑长城对黎民苍生来说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与浩劫,秦始皇修筑长城为秦帝国的最终灭亡埋下了祸根。
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设计害死了长子扶苏夺得帝位,称为二世皇帝。二世胡亥继位,横征暴敛,变本加厉,终于引发农民起义。大秦帝国最终亡在二世胡亥手中,这使得人们又想起了那句“亡秦者胡也”的预言。汉朝大儒郑玄曾对“亡秦者胡”加过注解,称这里的“胡”指的不是“胡人”而是“胡亥”。这种事后诸葛般的解释,我们权且一笑听之。但笑过之后不免疑惑,大秦帝国究竟因何而亡?是谁灭了大秦帝国?
事实上,长城从来就没能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明朝兵部尚书刘焘对此的感受非常深切。他说修建长城是自古以来没有办法的办法,修长城抵御外患是一个怪圈,几乎达到了恶性循环的程度。修长城下的工夫越大,人们对外敌入侵的担心就越强烈,国家的钱财耗费也就越多,部队的战斗力反而更弱。国家没有哪一年不为修长城耗费巨资,但长城的功效与价值却并不能体现出来。长城成了消极防御的代名词,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长城,因为防线过于漫长,僵化消极的城墙很难抵住敌人的突然来袭,其弱点显而易见。
清朝入关以后,决定不再修筑长城。康熙时,边防总兵蔡元向朝廷报告说长城有许多部分倒塌,要求进行补修。康熙很不以为然,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除边患。明末清太祖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不在修城而在修民。他指出:“民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然而,清朝入关后虽不再修长城,但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并非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跨越时间长达2400年。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2400年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
是的,“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长城在国人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心目中是伟大的,似乎古无其匹。但人们是否清楚,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伟,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于千年。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一样:“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有人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奉献。我看这一说法一点儿不错,不信,大家去看看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呢!
它,就是似乎很不为人知的旷古工程——都江堰。
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长城对中华民族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不能反证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绝对正义性。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不久,就发动百姓进行如此巨大的工程,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不仅仅是沉重的经济负担,秦朝的苛法也使长城成为修筑者的坟墓。所以,秦长城是秦朝百姓的又一项夺命工程。城墙之下,都是由无数尸骨支撑着。
我走在这样的砖石路上,看着这样的群山,怀着这样的情怀,感受着这样的天空,体味着这样的历史,我为先人的坚强意志所折服,更为中华民族的灾难而疯狂。这时候起风了,仿佛是从远古的时代吹来,仿佛带着历史悠远的气息,伴着巍峨的山脉,向望不到头的长城尽头吹去……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好汉坡,“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今天算是又当了一次好汉。到这里,游人顿时多了起来,我在人群中找到了一个空隙。向下望去,关外一片荒凉,零乱的树枝和荒芜的杂草,构成了一幅蛮慌的景象,似乎感觉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重现在眼前,杀声振天!又似乎感觉到修筑长城的劳工们的哀怨声此起彼伏!向上仰视,路程陡然间像是被天揪了起来似的,坡也变陡了,台阶也变窄了,墙体也越发厚重了许多!
夕阳西下,我踏着砖石,踏着厚重的历史走下长城,一步一回头,再回首八达岭长城,长城的每一个垛口似乎都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与我蜿蜒相送,我又一次结束了八达岭长城之旅。坐在回程的车上,我的思绪复杂而矛盾,我被壮丽的城墙所折服,为先人的意志与勇气感到骄傲!也为城墙脚下的尸骨而惋惜!
-全文完-
▷ 进入鑫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