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生勤劳,俭朴度日,她用瘦小的身躯撑起了这个家,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子女抚养成人。可以说我们是伴着母亲的泪水成长起来的,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有人说父爱像高山一样厚重,而我却觉得母爱像大海一样深沉。
现在想来,母亲的双手似乎不曾停歇过。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父亲常年工作在矿山,在家的时间很短,家里的重担落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我们兄妹四人的衣食住行全靠母亲一人照顾。母亲是理家能手,春耕秋收,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用自己的一双手,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那时,家里生活十分拮据,农村买衣服很难,母亲白天忙完家务活,夜间总在油灯下织缝些什么,很多次我夜间醒来,会发现母亲还在油灯下忙碌,等我天亮醒来,会发现床前放着新衣服。那时,农村买不起电风扇,在炎热难熬的夏夜,母亲用手中的扇子为我们驱走炎热。
后来,母亲带着我们跟随父亲来到了矿山,辛劳的母亲认为从此有了依靠,可以不用再过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心酸日子了,终于可以跟着父亲过上甜蜜的日子、幸福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而祸福。就在母亲和我们与父亲团聚的第二年,父亲突发肝癌又撇下瘦弱的母亲和年幼的我们撒手而去。那一年,家中最大的大嫂仅有20岁,最小的我只有10岁,还有即将出世的小侄子。我们一家大大小小6个孩子的担子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伤心的母亲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坚强的母亲把内心的痛苦深深地埋在了心底,用她那瘦弱的肩膀又重新撑起了这个家。
为了我们六个孩子吃饱穿暖,母亲在离家很远的小煤窖找到了一个装煤的临时活。从那以后,母亲又过上了从前的日子,不!可以说是比从前更加艰辛的日子。母亲白天干着男人们都不愿干得装煤活,傍晚时分,劳累一天累得已经无法挺直腰身的母亲还要往家背煤块儿。到了晚上,母亲还要用磨了很多老茧的双手为我们织衣、做鞋。就这样十几年来,母亲夜以继日艰难地维持着全家人的生计,把我们全家六个孩子抚养长大。
我知道,我不能完全记录下我们成长过程中由母亲指缝间流露出的点点滴滴,而且这点点滴滴都极为平凡,但在我心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使我们在艰苦的岁月里仍然拥有了快乐和时光。
如今,我们兄妹四人都已有了自己的小家,母亲的手再不必在夜间挑灯做衣物,更不必靠双手劳作来维持生计,可以说母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母亲的手还是不肯闲着,今天为这家小孩儿织件毛衣、明天给那家小孩儿做双鞋。无事可做时,母亲会翻看过去的照片。我忽然明白:我们是母亲手中的风筝,无论我们身在何地,母亲手中的线总在时时牵引着我们。
我感谢母亲的手,母亲的手虽然不能用漂亮和纤巧来形容,但在我的眼里永远是美丽的。虽然她的手有很多的老茧,但我触摸到的是温暖,还有让我们享用一生的母爱。
我感谢母亲,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房间里,想起母亲的谆谆教诲,烦恼与忧愁、苦闷与悲观就随之消散而去,心中涌出一股从头再来的勇气,使我敢于面对生活、直面人生。
-全文完-
▷ 进入宅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