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后有一片竹林,从高处望去,错落有致,郁郁葱葱。风起时,跌宕起伏,摇曳生姿。步入竹林,地下枯叶覆盖,光滑难行,手扶竹杆,拾步前趋,抬头仰视,万丈光芒如金,洒落林间,稀稀疏疏,或明或暗。俄尔,以乱石扣击竹竿,雀鸟纷飞,落叶飘零,清悦之声回荡。
若遇春和景明,宁神屏息,细听竹笋拔节之声吱吱,如初花之绽放,如新生之婴儿,如婷婷之少女,如少壮之青年。漫步竹间,清风徐徐,吐故纳新,满体通泰。适逢烈日炎炎,满山暑热难消,旦入竹林,清凉之气习习,混沌即逝,爽朗暗生。秋天竹海,满目苍翠,顿生意气高远之志。即便白雪皑皑之时,山木畏缩,竹干则挺拔异常,亦使人于寒气之中陡生精神,林间斑驳之雪点缀,不忍踏乱一地风景。
少时常于山上嬉戏,每次入林,喧闹顽皮之心渐消,清凉幽静之意顿起。现久离故土,每思之,其景历历。偶于肆间购得一副墨竹图,寥寥几笔,勾勒传神,且题一小跋,曰:“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遂悬于陋室,以慰思乡寂寥之苦,以铭虚心不屈之志。故以“苦竹斋”为陋室名之。
常思人之立于世,不可谓无精神,精神二字或托之于物、或存之于理、或形之于骸。若谓山人之最爱,唯竹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