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猫,今年生了两个猫仔,一身白色而有零星黑点,挺漂亮的。大约在两个多月前,老猫在院子里寻了个僻静的地方,生产了。当时我和家人就没管它,因为你有时候关照,老猫并不领情,就把孩子进行转移,以为你要伤害它们,老猫保护孩子的心理由此可见一斑。有一年,我们看了它三次,老猫就转移了三个地方。
今年老猫生产的猫仔少,老猫有足够的奶水喂养孩子,两只小猫顺利长成。记得过端午节时,小猫已跟着小猫满院子跑,那天我发现剩下一只了,妻子告诉我,一只已送人了,这一只就留下自己养着,对老猫来说也是个伴儿。以往每年将长成的小猫给人送完以后,老猫都要在院子前后呼唤孩子几天。
今年剩下的这一只小猫,真好像老猫宠养的孩子。小猫已经跟着妈妈学会吃馍食了(近年来猫越来越多,老鼠现在越来越少,老猫轻易捉不到老鼠),也学会满院子缘高上低了。但是,有时候,老猫卧到那里,小猫就跟到那里,总要伏在妈妈的怀里,去咂奶,老猫就眯着眼,悠然地躺在那里休息,似乎睡着了,又视乎没睡着,一幅令人感动的母爱图。估计老猫这时候已经没什么奶水了,只是这小猫已经习惯在妈妈的怀抱吊奶,老猫就任着孩子。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常看到的一种现象,有些小孩字,都长到五六岁、六七岁,有的已入学上一二年级了,回家还习惯在母亲怀中撒娇吊奶(孩子吃不下奶水,还在吃,农村妇女把这叫“吊奶”),这这要原因是为母亲者不忍心给孩子早早断奶,尽管孩子多,小的抱在怀中*奶,大一点的哥哥或姐姐也竟然有*奶到六七岁的,等到有小朋友拿这个孩子取笑的时候,他才离开了妈妈的怀抱。由此我又想到现在的一些年轻的妈妈,孩子才几个月,就给孩子断了奶,给孩子吃什么价格不菲的有营养的奶粉,这是不是走向了极端?是不是有些残忍?还有什么乳比人乳更养孩子?我们为人母对孩子的养育之恩是如何体现的呢?中国民间和字典里有一个词叫“奶妈”,可见“妈”这个称呼与“奶”紧密相连,不奶育孩子,有愧做妈。
昨天中午,邻居的媳妇从他家楼房上打得两个老鼠,专门送来让老猫解馋。她把两只扔在地上,老猫噙了一只,在一边吃去了,小猫也跟着老猫去过口福,不过我估计小猫还不会吃老鼠,老猫还没教给它剥老鼠的技巧。后来我看见老猫吃过的老鼠皮,而另一只 老鼠却不见老妈去吃,我还以为老猫吃够了,妻子说,“哪里是吃够了?那是给它娃留下的!”我才恍然大悟。老鼠不大,放在平时,老猫两只一下吃掉完全有可能。现在我把这只老鼠放在它跟前,它都不吃。真的,很快,小猫发现了这只老鼠,它学着妈妈噙了起来,到墙根底下玩了几分钟,就撕的吃开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来看,小猫又躺倒了妈妈的怀抱,老猫睡着了,小猫埋头还在那儿咂奶。我有意识走到老猫跟前,老猫猛的睁开眼,警惕地看着我,以为我要怎么样,发出“喔喔”的示威声,我相信如果我这时去抓小猫,老猫一定会扑我一把来保护它的孩子。这场景又使我想起一首歌词,“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动物也如此,人更是这样。
恰好,晚上看央视三套李咏主持的“爱就大声唱”节目,看到一个小伙子不幸得了白血病,他的母亲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给全村挨家挨户磕头,以求得乡亲的扶助捐款,还准备卖自己身体的器官,以挽救儿子的生命。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动了无数的人,以至于与儿子分手了女朋友也回到了儿子身边来照顾他,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都来奉献爱心相助,经过几次化疗,小伙子的病情出现了转机。他含着热泪为母亲下跪磕头,为母亲放声唱了一首歌。看了这个节目,我为母爱的力量而感动,正如那位母亲而言,在此情况下,“天下的母亲都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回儿子的生命”,保护孩子,爱护孩子是母亲的本能,为了孩子,不计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正是母爱的伟大之处。
(2011年5月24日)
-全文完-
▷ 进入守拙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