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天来,因病未上电脑,今随兴打开烟雨网页,见诗友们大作和编辑老师点评以及读者评论,惊喜交加。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略选几首诗作,随便谈谈,以示愚见。
最引为注目的,是湖畔钓叟先生的七律再和君岚无题的一首。我要为这首诗而欢呯!而大声疾呼!看吧,“晏子当初楚意违”,晏子何许人也?齐国。晏子使楚,凭爱国情怀和唇枪舌剑,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诗中的晏子又是谁呢?湖畔钓叟!湖老虽已卸任编辑,依然情牵烟雨。每见风波稍动,感叹怅然而生。他对那些老编助之尽力,对那些后起之秀爱护有加。不排挤人,不嫉妒人,不讽刺人,不耻笑人,不侮辱人,不好为人师,也从来不发脾气。这首诗,是要发点脾气的。他不忍心给年轻人发,可要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发了。请看:“复谁闲看乱云飞”。在回帖中还又有这样几句话,"若能全其鼔舞,善莫大焉!"意在:你这些老傢伙,坐山观虎斗,也不回头看看,是没有你睡的地方吗?是沒有你坐的地方吗?还又警示我们:至圣之人干什么?濡稚子;天尊无悔是谁?着青衣者.只有贤达之人才心安淡泊哬!最后说,我也无奈哟,了却这些是非吧.其实这后一句不是出自内心.他在回帖中又有这样一句话,"借此聊为劝谏,以尽一朽之力!"可见他以"自却红尘"是反语,是要洞察我们这些老傢以到底要何去何从.我们还可以这样想一下,这首诗既可视为向老年鼓与呼,也可视为向年轻人鼓与呼.如果相聚在
烟雨的每一个人都象湖老这样一片拳拳之心对待烟雨,烟雨那有不永葆青春之理!
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细细一想,还是一个语言交流上文明与否的问题.这里必须明白两件亊:干编辑这行,是在清水衙门度日,无功无禄,且审编担子如牛负重,稍有不慎惹气受,理应爱护有加;作者用文字接近烟雨,其目的无论是以文会友,还是抛砖引玉,还是游戏取乐,大凡投一件稿的人,都会希望得到一点慰藉或一点收获,不会有人想到碰壁以至招致伤害尊严.更不会想到是上大学非对老师五体投地不可.摆淸楚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可以与人为善?
象现在在位的我最熟悉的几位诸如陈为习\殊异\李东亚\木草船\一叶风流和年轻编辑,还有为文为新诗中的狼编\文清\西子\月下的淸辉罗琳军等等作家,跟作者无一不相亲相近.都能人人如此,就能営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再说到论诗,我认为一首七律,不一定要八句话句句皆佳,五十六个字字字皆好,有一半好都要算成就,历史上名人名诗亦然.近拜读一叶编的<七律论诗>我看就是一首好诗,无可非议.老去先贤,新留我辈,这些话跟湖老<并谏>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陌上居君的<七律晚步>可以猜到是他的得意之作,也是乛次最有收获的晚步.李编说得好,,尾句更为升华,正是他晚步中其情其景,尽收眼底,喜在心头.自疑为日落的晩步.母纯君的<龙汘妖兴有感>这种忧国忧民之诗无可挑踢.小侠艾虎的<枪情>,颔联写人,人在前方,颈联写枪,枪在后方,为歌舞升平,还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有可能用它前御侮后安良.其爱国之情,何等高尙!
再诗一首,为这些闲话作结.还在病中,如蒙赐教,只能洗耳恭听,无力回帖,肯定诗中有毛病可挑,但求谅解.
仍依湖老并谏原玉
深读十思愿久违,长空持柬雁高飞.
香山结社同敲韵,渭水垂竿共钓矶.
一抹愁容情醒目,几番苦索泪沾衣.
心期烟雨春常在,硬看头皮论是非.
-全文完-
▷ 进入复奚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