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褒贬谈之十一:一个“假”字,
时下,糖不甜,盐不咸,醋不酸,酒不醉人或把人往死里醉去,酱油咸死人(用盐充数),买双新鞋,几天就脱底,小作坊的各种各样的产品,几乎全是国际顶级大品牌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商标……
我时不时就会对太太说: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悲哀,更感到耻辱。
太太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中国人就是这样的自欺欺人,这样的图利忘义……”
回首当年,日本人为什么侵略中国?原因有二。一、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是块“肥肉”;二、就因为他们看准了中国人的极度的自私——极度的自私,就意味着不可能团结一心。试想:一盘散沙能做什么劳什子呢?下文就不用多说了。
柏杨先生有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
待马先生有闲暇了,冒死也要写一本书。书名就叫《作假的中国人》!
回首历史,我们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老祖宗全他娘的个奶嘴的都是大大小小的造假犯!
除了治疗需要和美观的需要,病人要用假肢、假眼等假器官;此外,假发、假牙等等用品也是真正受人们欢迎的。而那些以戏弄、欺骗、冒充为手段的作假,为谋取名利、打击陷害为目的而做假,它破坏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可怕的是:一些假药,和各种掺假的食品,还可能损人健康、伤人性命!而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地扰乱正了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老百姓原本应当享有的安全生活的格局。所以自古以来,做假都为君子所不齿、社会所不容。
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层次最高、后果最严重的以“戏弄”为目的做假行为,是在商朝。商纣王为了讨得妃子妲己一笑,竟然几次“假燃烽火戏诸侯”,以至于真正战火袭来时,却无一国一兵援救,于是终于自导自演亡国悲剧的这个暴君,最后的结局就是:历史也戏弄了他。
为了让宝哥哥与家里包办的薛宝钗结合,荣国府安排了一出娶林黛玉的假戏,宝玉信以为真,结果闹了一场空欢喜。宝黛的爱情以悲剧而结束。这仅仅是千年来封建礼教专制下假娶假嫁,以包办扼杀爱情自由的一个特写。
在古代,虽然对一个婚姻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国家社稷那么看重,而且象这样让人肝肠寸断的故事真是不胜枚举。但即就是大到江山社稷,做假的手法也在不断演练。史说清雍正的继位,就是操纵了纂改康熙圣谕的假皇帝,在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中,这种因宫庭之争、朋党之夺的斗争中,“假诏”的份量并不在少数,更何况到下面的层层官吏、商界,无非是重复了一场场“矫诣而号天下”式的“狐假虎威”、“以假乱真”式的“名利双收”而已。
虽然老先人曾劝告人们,遇到困难时,以一人之力、以一时之功是难以奏效的,要“善假于物”,虽然这里的假并不是提示人们去做假,而是“以他山之石”去“攻我山之玉”,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做假的功能也就与假借别无二致,造假来达到真的影响力,使之“真亦假、假亦真”,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长期的“做假术”中,一部分演化成为两大利益集团兵戈相见的技巧,成为兵法、成为战术中的精典:《孙子兵法》里,无不渗透着以假乱真的功夫。侵略者们在学,仁义之师也能用,终其然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还有一部分以欺骗为目的,采用造假手段,以达到欺世盗名、诈取钱财、沽名钓誉、打击报复等目的。
做假绝非一门国粹,世上有真的,必然就有假的,正如有对的,就一定会有错的,所以做假既是真实的孪生姊妹,也是杀不绝的妖魔鬼怪。
而这些“假”东西不断地挤进中国的历史,像南郭先生假充吹竽高手,竟然能在宫庭里生存,最后被人识破,才匆忙逃离。赵国的将军赵括,假作军事专家,蒙弊了国王,结果添写了一个中国军事史“纸上谈兵”的笑谈。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确实会让人防不胜防,而且特别睿智之人也难辨真伪。天才军师诸葛孔明,也未能识破假有一身本事的马谡,以至于出兵祁山,因街亭失守而败退汉中;西太后对李鸿章是百般依赖的,要不然,对他把“屡战屡败”的战绩改为“屡败屡战”的奏折是深信不疑,怂恿了清军不断地做假,加剧了清王朝的覆灭进程。
假能乱真,一方面是假乱真的水平较高,而辨别的人水平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是辨别的人麻痹大意、责任心不强。假钞票、假文件,因为一条防伪线、一个关键字的做假,并不能凭眼睛看出来,可能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才能辨别出来;而对于马谡的假才能,作为堂堂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绝对应是一清二楚,但是,他念及旧情、更没有在意刘备的临终叮嘱而“大意失荆州”。像南郭先生的假骗术,打假更是十分容易,只要让每个吹竽之人逐个让专业人士检阅,南郭先生怎么会有充数的可能呢?看来,辨别的人不察、不细察、无力察也从主观上推动了做假术的生存和繁衍。
自古以来,做假只所以猖獗盛行,还是因为“假戏真作”的“妙趣横生”,还是缘于成本原理……真的成本高、假的成本低,做假是直达成功的最佳捷径。无论是作戏也好、造假也好,都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求真、真做却是耗时耗力,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所以,经典的“做假”的魔力往往超过“求真”的认知。
自然,我们还不好比较现在与古时的做假谁更为厉害。似乎也无此必要。马先生想说的是:在所谓“打假”工作中,人民赋予的权力,各级政府几乎都没有得到强而有力的运用,以至于造成“越打越假”的尴尬局面。是的,我们都知道中国“打假工作”的难度超乎常人的想象。但这绝不是政府“打不下”就“偃旗息鼓”,甚至“鸣金收兵”的理由!
对做假深恶痛绝的中国民众真是连做梦都在寻思和企盼:做假的历史什么时候才能有个结束啊!
中国人:不要再假了!吼吼吼吼!
马贵毅 11-06-18
在月光书屋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