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真是难
我真不知道为的是什么,自扬州怪人郑扳挢写下题幅《难得糊涂》,自此后世人中,无论是学人还是官宦;无论乡绅还是商贾,甚至是只要称得上稍有点文化的、稍有点地位的、稍有点名望的、稍有点钱财的,如此种种,大都会喜欢在自家的大厅、或是书房里、还有办公室,堂堂正正的挂上扳挢遗墨、或是请人、或是自书这“难得糊涂”几个字。但不知,他们是否真的要表明自己,在置身世事纷争之中、或是感于世态炎凉、或是面对官场昏庸污浊等等,想做个与世不争、与人不怨的“糊涂人”!,
冤哉!郑扳桥“难得糊涂”,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呀!
传说郑板桥“难得糊涂”题幅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扳桥踏青出游,因流恋忘返,天黑难归,便借宿于山间一茅屋,主人看去像是一位儒翁,自号“糊涂老人”。郑在茅屋主人的方桌上看到阵列一块石质细膩、镌刻精精良的大的砚台玩赏不已。于是,主人便请郑桥桥题字,他便题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并压上方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亁隆进士”。郑也请老翁题一拔,老翁欣然命笔,写下“得美石难,得顽石犹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并也压了一块方印;“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扳桥见了大吃一惊,知老翁是一位隐退仕官。于是,因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名字,又补上了一段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自來福报也。”
这传说可否是真,无需考证。但是,这题注倒是令人对“难得糊涂”意蕴之深,更为神凝!字幅是扳桥先生在年近花甲,已为官十几载后,对官场、世情、人际深有一番体染而感发的。生逢乱世、官场黑暗、民间苦冤、置身浊浑,这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还是退江潮之远的,能被世人称作聪明人的、或是糊涂人的,那都是很难!既于说一个正直清明之人,既要能看透世情,又要能身避漩渦,不介入事非之中,而氓灭个性、压抑心情,假装作个糊涂人更是非常之难。只有处事虚怀若谷,退步而想、三思而行、平和而上、不图酬报、才能自下心安,叫人看起来既不太聪明,又不太糊涂,这才算得上是最聪明的人。
但是,一生“穷儒”、仕途波折、生活坎坷的郑扳桥,作官为政、治学研究、处世观物,都是性情直率、做人耿直、爱僧分明、不畏强豪,他这种与现实相逆悖、狂放不羁的性格,身处险恶仕途,面对官埸黑喑和世态炎凉的他,必然是到处碰壁,为世所不容。但是,要他失去自己本性,夾着尾巴装作个糊涂人,或是作个大智若愚的糊涂人,那这就不是郑扳挢了。你看他,“弄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象他这样身在官衙,心在民间,即是萧萧风竹声,也疑是百姓唉诉,他如此权为民所系,而权又难民所用,其心中之情、之愤,只能流于单端!你说,他能糊涂得了吗?想糊涂,糊涂不了,那他就只能苦叹“难得糊涂”了!
后世之人,怕是惟有鲁迅读懂了郑扳桥这“难得糊涂”的题幅。他在《淮风月谈.难得糊涂》一文中写道;“因为有人谈起篆字,我倒想起郑扳挢有一块图章,刻得‘难得糊涂’。那四个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颇能表现一点名士的牢*气。”文如其人、字如其人,郑板桥面对世浊,一直保持着那“名士牢*气”,他岂是一个糊涂人!
问题是,我们现在这些堂壁上高悬“难得糊涂”的为官、为学、为商者,或是还有其他的,他们是不是真 的要想做个“难得糊涂”的人,又是不是能真的象郑扳桥那样爱憎分明、率直敢言,即是自己想糊涂也“难得糊涂”,颇能有点士人的“牢*气”!笔者认为,前者非也、后者难也。就说为官者,虽说“难得糊涂”高悬于他身后壁堂之上,可他们又何时难得糊涂过?比如,权力面前他们糊涂过吗?没有!而且聪明得很,用权如玩魔方一手百奇,在他们的权力之下无“完卵”全盘通吃。金钱面前他们糊涂过吗?也没有!而且精算得很,权钱交易笔笔是金,日进百万,年积千万,几年下来家里就成了一个小银行。女色面前他们糊涂过吗?更没有!而且精神得很!金屋藏娇何止是二n三奶,情妇成群乃是十个百个。这些人揽权手辣、见钱眼开、贪色心迷,什么时候想到自己要糊涂过?这些人墙上挂个“难得糊涂”,并不是真的想做个“糊涂人”,而无非是想充个儒雅罢了!,
我要说的倒是“后者,难也。”当今确实是也有想糊涂但难糊涂的人。他们睹世观物,对社会乱象、官场黑幕、正义不张、民冤难伸、恶者欺天、弱者受凌的种种社会丑象深感痛恶,也明明知道直言世政、鞭鞑时弊会招祸上身,但他们既不想糊涂,也不装期涂,只是如郑扳桥那样想糊涂但社会的良知而感到难得糊涂!
-全文完-
▷ 进入松下老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