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毅制造:中国的实用主义(六)
—— 人情练达即文章
古云:知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阅尽人情眼界宽。
《红楼梦》中的贾政在教导贾宝玉不准成天贪玩好耍,敦促他静心学习,博览群书时,也援引了前人的生活经验结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文学,是人情美学。艺术,是情感结晶。
众所周知,一切文学艺术家,都必须深入生活,体察民情,方能有优秀的作品问世。
殊不知,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去来说,尽可能地洞悉和理解作为“人”的芸芸众生的普遍情感,也是生活和人生的必修课之一。
一个人的胸襟是否开阔;眼界是否宽广;往往决定着这个 的思维方式的新旧和生活方式的雅洁。
伟大列宁就曾指出:没有 “人的感情”,就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热情向往和不懈追求。
那么,“人的感情”究竟是什么呢?
而我们又当如何才能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理解并认同最基本、最普遍的“人的感情”呢?
花有万紫千红,人有七情六欲。
就一般意义而言,任何一个人的基本的喜怒哀乐和起码的向往追求,都无不与世人相同、相似或相通。
如果说一个人理解了、顺应了、满足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向往追求是自然而正常的话,那么,理解、顺应和满足他人的喜怒哀乐和向往追求,也应该是自然而正常的事情。“老吾老及其人之老”,正是这种自然而正常的为人之道的集中概括。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并非人人都是如此行事的。在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美德,并不如所想象的那样深入人心。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亦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般比比皆是。
究其原委,结症恰恰在于我们心灵的闭锁和行为的盲目。
我们知道: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活得更美好;但,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美好,应当是,而且,也必须是、只能是以全人类生活的美好为基本前提和基础条件。
“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一马列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的最伟大的人性宣言和人生宣言.
了解自己,应当以了解他人为前提;顺应自己,应当以顺应他 为前提;而满足自己,也当以满足他人为前提。共[chan*]党员正是这样做的。雷锋、焦裕禄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他们最能体察民情,最能洞悉事业,从而完美地将自己的感情融汇于人民大众的情感汪洋,并在其间获得了永生。
胸怀博大的前题是“知多世事”。而眼界宽阅的基础是阅尽人情”。 的确,对于所有的共[chan*]党人和各级领导干部而言,“世事洞明皆学文”,理应成为指导自己具体工作的基本方针;而对于一切文学艺术家来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乃是使自己真正能步入神圣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
马贵毅 11-06-16
在 月光书屋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