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起,文学作家和写手喜欢把一些社会推理运用到文学创作中,使得一些作家、写手陷于尴尬境地。这种思潮有待澄清,否则,有碍文学创作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到文人理直气壮地做人!本人不揣浅陋,谈些看法,以此引玉。
一、优秀作家和写手多的是。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于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扩大到各个领域,什么“不想当厂长的工人不是好工人”、“不想当总经理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不想当总书记的党员不是好党员”、“不想当总理的公民不是好公民”等等。那么,作家呢,自然是“不想当作协主[xi]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啰。网络写手就不同,恐怕只能是“不想当网络编辑的写手不是好写手”了啊!社会上的推理是否正确,值得推敲,我看就都是错误的。雷锋只想当名好战士(士兵),结果成为全国人们学习的榜样。怎能说他不是好士兵呢?!至于作家中,确实有许多人不畏艰辛仰屋著书,哪里想什么作协主[xi]副主[xi]啊!他们为人类提供了极好的精神食粮,受到人们的普遍敬重。在网络写手中,一个文学网站的编辑也就百多号人吧,可写手却成千上万。在这批不是编辑的写手中,他们虽然名不见经传,可写出的作品大都很有品位,有的堪比文学大家。也许,他们中就有即将升起的文坛巨星。再说,就是当上编辑,未必就都是好写手。我就在杂文栏目干过主编,我可以自知之明地告诉大家:我绝不是一位好写手!讲出来不怕朋友取笑,很多作品连推荐的档次都够不上,哪怕偶尔得了精华,可那些文章再细细品读,自己也觉得非常惭愧!因此,我敢大胆地说,不是作协主[xi]的优秀作家多的是,不是网络编辑的优秀写手多的是!
二、文人哪来那么多蠢才。蠢才的结论来源于把女人比花的推理,即第一个把女人比成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我以为,女人比花的推理不可信。第一个、第二个把女人比花的是谁,我没考察,可后来的第n个把女人比花的就多了。一些诗歌和散文中,那种继续把女人比花的句子,读起来还是那么新颖,那么有吸引力,那么打动读者的心。我怀疑,文人中哪来那么多蠢才呢?在杂文写作中,也可以推理出第三个把杂文比匕首和投枪的是蠢才。可在现实中,杂文依然没有超出匕首和投枪的范畴吧。如果今天的杂文发挥了匕首和投枪的作用,那真是老百姓的幸事。即使是真匕首与投枪,也只能对付死老鼠,对真老虎恶老虎是无能为力的。比如你可以大批特批林彪、四人帮,而对台上的豺狼虎豹只能献花,为他们大唱赞歌了。君不见,那些披着领导干部外衣的大贼,即使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坏事,红色政党没有处理之前,你把匕首和投枪对准了他,那你就自讨苦吃,说不定你的匕首和投枪就成了你“犯罪”的证据。于是,你遭通缉,遭追捕,身陷囹圄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如今社会进步了,你总不能把杂文比作大炮、导弹吧!我想,第n个把杂文比匕首和投枪的人也绝不是蠢才!
三、精品文有时也难看懂。对作品评价有这样的推理,即谁的作品让中学生看得懂的是精品,大学生才看懂的是次品,大学生看不懂的是废品。此话出自于一位资深老教授(是大学《现代汉语教程》的主编之一)之口,其主旨是要人们写文章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避免枯涩难懂的词语、典故。憋人在执教期间,也像其他老师一样,曾把它作为信条告诫学生,还身体力行地这样做。也许是社会上看不懂的文章极少的缘故,废品推理的影响不如前两条推理那样深入人心,范围也不大。但这也得正本清源,明辨是非!
首先,要明确读者对象。有的文章是给普通读者看的,有的文章是给专业读者看的,比如各行各业的专业论性文。普通读者看的就是一般性文艺作品,这当然要大众化。这样作品的精品次品废品之分的推理,我以为有一定的道理。我在浏览烟雨文友的文章中,发现有些语句、诗句总是让人费解,说它是废品吧,既难以启齿,又于心不忍。
至于专业性的文章,就另当别论了。陈景润写的哥德巴赫猜想论文,不仅大学生看不懂,连数学教授、专业学刊编辑也看不懂,退稿!后来陈景润的老师“开后门”托人将文稿送华罗庚,华罗庚看后击案叫绝,惊呼中国数学界升起了一颗新星!《数学通报》才予发稿,一文震惊世界!难道说这样的文章是废品吗?!
其次,要明确读者水平。如今在社会上,界定一个人的水平,总是拿文凭来衡量。恕我直言,在因财施教的新时代,好多初中文化不到的人把钞票一甩,大学文凭就到手了。还有什么党校培训后发的文凭,几乎都是骗人的,根本就不能证实人的实际水平。如果把这批大学生看不懂的文章也推理为废品,那实在是天大的冤枉啊!
文友们,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对待那些“名人名言”,给文学推理来个正本清源,堂堂正正地走自己的路吧!
-全文完-
▷ 进入尘世祥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