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枯词淡雅,实实腴于情
——姜静玮诗集《感谢》初次印象
收到贵州老乡姜静玮诗歌集《感谢》一书是几经周折的,更是一种体现的。几经周折只源于当下“责任”问题,一种体现还仍然是当下的“责任”问题。前两次的邮寄,姜静玮本人负责了,而某些部门人员就是不负责,让我急盼,急盼,最终还是等出一个无奈的白盼效果。直到第三次,有时候事不过三,但到了三,一般都会实现某种需求的效果。虽第三次时间拉长了一些,但最终还是到了自己的手上。于我而言,当然就是与他《感谢》那样存着“感谢!”,而他与我各自的感谢,我始终相信,都是出于诗歌而发自肺腑之间的感谢。
姜静玮,我不知相称老乡好还是老师更好,虽文开头就直称了老乡。细想,那只是因捧着精致的《感谢》而有着一种亲情胜于友情的感觉。由于诗歌层次的原因,文中我还是以老师相称最为恰当,就像姜老师于他诗中一些用词之到位且恰当一般,富有十足的弹力与一种出于对当下诗歌与汉字的尊重。
处于百鸟争鸣或是叽叽歪歪的诗歌境况中,大多数不是通过很好地营造和探讨独立的艺术园地与下层遭遇形成更恰当的“对抗”,而是滥竽充数,淫乐其中,淫乐不知追求,祸也。诗歌是响应追求者的健康思想和道德的,它永远不会响应于那些自淫自乐、高调而声微、作势玩弄的“文采公子”。
还是先来转说姜老师《感谢》中一些遣词之到位和恰当的地方吧!由于愚人学识谫陋,眼光难以能及智者之其锐,无法道出完整确切的解义,结合自己不外乎就是一直种尊重,一种对诗歌,对汉字的尊重,最终是对姜老师的尊重。我相信,尊重并不是用来娱人或是捧人的最高礼遇,而是用来完善自己罢了。就像姜老师尊重了诗歌,尊重了汉字,所以他不停地思考、探求一种最高技能的方式来完善自己。他理直气壮地说:“生活在清澈透明的水里/永远逃不出自己的命运|鱼想飞到天空/飞到大树或者像鸟一样/俯视扼杀/但鱼毕竟是一道味美佳肴|我凝视着鱼/在一个小小的鱼塘里/我也成了一尾漂流不动的鱼”(选《鱼》)诗中他首先是对生活、生命的尊重,以“鱼”来换位是对“鱼”的尊重,以“鱼”为镜,不停地完善自己的思考方向,最终悟透每一种生命最终还是静止于世界,运动的只有那看不见的灵魂,只能是一种力量性的意会。诗中用词到位并且恰当,隐含着某些或深或浅的思考现实生活意义。如“想”、“凝视”、“漂流不动”,“想”可以折射到首句的生活中去,现实的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欲念,欲念又是人之常情,每个人心理都存有,但是要必须有度可量,若无量之度,又是一祸也,姜老师懂得了这些道理,所以选用了“想”,而不选用比“想”更贪婪的“欲”之类的词眼。“凝视”于诗意境而言,它用意只在于一种思考,一种宁静式的思考,并非是一种常规性的痴迷发呆。姜老师的“凝视”是在思考生活,思考生命的前提下凝视“鱼”的,表面上看似乎是在“照顾”与“靠近”前面的“想”,而实质是告诉人们:“在一个看似广阔而实是狭小的生活鱼塘,大家最终走去的路都是一样“漂流不动”的。整诗能引人进入“妙悟”境地,使得读此诗的人会生活的心解与生命的觉悟。这就是诗歌的一种艺术能量。
《感谢》一书类似“妙悟”的还有一些,比如《这是我过的路》的“这是我走过的路/它弯曲/但它上升”、《钥匙》的“一把一把地试/试来试去/终于试出/能打开这扇门的一把钥匙”最后有出现“钥匙多了的时候/总是,找不到要是”、《在雨中》的“雨外是看雨人/雨内是淋雨人”等等。此类诗主要集中于诗集第一辑中,似乎形成一种“特色”,这种“特色”就是立足生活、生命,以及对时光的思考与觉悟,又如《裂缝里的童年》的“蜘蛛爬动/一次一次从梦里爬出来/一次一次爬回去/重新开始”他在遣词上都比较到位和成功,看似平淡,结合意境又是那么的有份量,使得诗歌更加有意味,从而使得诗无形之中“神”了起来。犹如“这是我走过的路/它弯曲/但它上升”就有自让人自然地悟入的艺术魅力效果,诗歌随含蓄而意味深远。诗歌运用“弯曲”而不用“笔直”“崎岖”之类的词,是因为运用“弯曲”更加贴切,“弯曲”有能屈能伸的意味,有着柔软而非坚硬的艺术效果,使得诗歌更加有弹性思维。这些高超技术的遣词,我想,这都是源于姜老师对生活、生命的一种长期“妙悟”所得,决不是偶然的。这种纯熟的诗法,是依赖着主人的直觉感受自然规律的能力,理性地认识这个感情世界,介以诗歌的名义,撮合生活,使人对其产生更甚彻底的顿悟。哪怕是姜老师的一首小小的诗,部分也存在着他所在生活感情世界里迸出的“妙悟”而使人自然“悟入”的火花,这是对诗歌的一种奉献,对诗歌真正感受。
作诗有了妙悟当然是件好事的,在对生活提炼出给予读者一种妙悟,以及本体所妙悟的语言之外的同时,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质实”,诗歌在感情上有了“质实”,我们常说的“意趣”自然而然地自觉地浮现上来。诗歌除了注重词的意境创造之外,还得注重感情上的“质实”,因为感情“质实”是产生诗歌“意趣”之基础,现代诗歌有了感情主体上的“质实”,遣词创造出的诗意就会往往给人以清幽而深远、自然而流畅的状态。
感情主体上的“质实”,结合姜老师《感谢》,姜老师的感情上都是“质实”的,这是每一位作诗者的最实在的,也就是最基本的内力,这里就不必多言。有必要一提的是姜老师在感情给予人们“质实”印象的同时,也给予了读者的“意趣”。“质实”的感情,每一位诗者,甚至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做到,而真正把“质实”的感情以艺术化、诗歌意境化,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意趣”的来源是在“质实”的感情的基础上要有大胆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且结合遣词的技能、语言的把握轻重,这样,才能使得“意趣”更加使读者产生兴趣。这技能要必须有神情的超越和词的形象塑造上的突破。例如,姜老师《感谢》里的《小城的雨》,有这么说:“我和一个等车的人/并肩,很久/很久,两种命运/被长途客车/轻轻拉走”结合诗之前后,这里除了质实的感情之外,先是和同样等车的“陌生”对象(人)“并肩”接着是与对象只是不同的“两种命运”的无声“感叹”,而后又被“长途客车”轻轻(也是甚微的声音)“垃走”,姜老师营造的场景泥于形质,而能激发了读者的联想的能力,这效果就大大与其他的不同。其他人即使与姜老师一样,同样运用平淡的词,但是在营造上,别人可能是一味地把玩于物,或是把玩于情,而姜老师则是两者皆有,运用自如,留下深刻印象和着舍不得不再读再进入的馀味。姜老师《小城的雨》除了在实境之外下功夫之外,还这样“高楼、树木、影剧院和行人/都在街面上流淌”以“流淌”来提炼实境的精华。正如“光一直/都是湿的,像往事/像最初的虚幻躲在屋角”一样,有着不一般的功夫在内。写诗的人读诗歌所欣赏的是这位诗人是如何运用最平常的词来表达自己最“质实”的感情,这感情读者读着读者就陷入创造那不一般的意境之内,从诗句中的“躲”“并肩”“两种命运”到轻轻被长途客车“垃走”,这一系列的“动作”所产生的“想象空间”,意境就是隐藏里面。让人读到而产生短暂的停顿,停顿过后读者都会自觉地用心去感受和品位。虽然姜老师的诗歌《小城的雨》,他并不是专心于雨的具体瞻详,把雨下的程度说尽,或是去描绘雨的形状,姜老师只是轻悄地以一种“我和一个等车的人/并肩”很久之后,“两种”这种等待的“命运”同样的被“长途客车”轻轻地“拉走”,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提升人们所要的诗意,有着淡雅浑成的艺术特效,这就是姜老师作诗所成功的厉害之处,即使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的衬托和点缀,也照样给予诗歌作出贡献,这是不能忽略的功劳。
既然涉入了“意趣”的境地,那就顺说一下姜老师诗歌《感谢》的“趣”上,一般在“趣”上,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思想、精神、情操的人有着不同的“趣”。即使“趣”有着“一种让人产生审美感受和着审美趣味”的共同特征,但是,它都会因时代不同和主体不同而“涂”出不同的“趣”的“色彩”。从姜老师《感谢》的部分诗歌纵横结合,姜老师的“趣”于一种对诗歌的尊重,思考生活、借用自然万物思考而得的“语直情真”的性灵,更倾向一种平静、平淡、真诚的自然大趣。
在自然之趣上列举,比如《杨家沟》《童谣:孩子跟着生活笑》《童谣:看着儿子睡觉》等,以《杨家沟》为例,姜老师运用一切关于生活、个体的事物联系来营造独立的“疑问”,整诗运用很平淡、自然的排列来做排比与“疑问”对抗,最后“一个人现在想啊想/他将一直想下去/与我的大半生有联系的/为什么是杨家沟而不是别的地名”从此,诗之趣便得到了更好的提升,特别是最后一句。又如《童谣:看着儿子睡觉》的“面对儿子的天真无邪/我忍不住想笑/儿子,我可不能像你这样/对生活/毫不防备呀”虽夹有“我可不能”,但结合诗歌前后部分,还是感觉到姜老师还是存在一点“童趣”的味道,这是诗歌的幸运,一个能诗能文的人有点童趣是好事的。我不知如何去验证,但我感觉必是一件好事,一个文人太标准了,有时候也失去意义。
无论一个人著作的多少,文篇的趣别各有千秋,最好还是要拥有部分的“童趣”揉入其中,“童趣”是最具有活泼的,最具单纯的,最具智者愚钝式的,也是最具人性的,最具人性之美的魅力。或许部分读者读姜老师的《感谢》时没有感觉如此之说,那再读读姜老师之《在你之外》,“在你之外/沉郁的抒情如潮涌|歌声渐行渐远/我看见的一人倚着一棵柳/凝望白鸽|山路和月牙一样的弯/藤一般/缠绕着我的敏锐与柔弱|在你之外/朦胧的秘密曾扩散进无眠的星空/在你之外/奇迹发生在仓促之间|在你之外/记忆之歌如袖珍的地下河”读着这首诗,饱含“情趣”之外,还有本人以为的“童趣”在内。“在你之外/沉郁的抒情如潮涌”尽有“言有尽而意馀味”的效果,然后“歌声歌声渐行渐远/我看见的一人倚着一棵柳/凝望白鸽”又是一波的“言尽留意”,接下来又是“藤一般”的纠缠,使得读者进入主体又是一阵波的推力,紧紧的,伤伤的,最后又推来一波“在你之外/记忆之歌如袖珍的地下河”,如此悲凉而又不能露于“白日”之下的创伤情感,独自地默默地承受着伤口再次裂破的疼痛,只用听觉接收着心河里流淌着冰凉的响声。《在你之外》的诗意于悲凉,这属于人之本性,是人性之美,是达以至诗,姜老师再运用他娴熟的技能使其诗意自然地浸流读者内心。
至于姜老师《感谢》全部诗歌而言,我始终相信,不同的人对其读出的味道虽然接近,但真正进入和接受以姜老师为主体的情感内部,以及诗外之形是有距离的。整本《感谢》的四辑中,各呈感情特色,由于本人学识谫陋,不能完全能总结出各辑最倾重于何。而确切地从诗歌中,读到了姜老师感情色彩极其丰富,生活经验也极其的多彩,他持着一种对诗歌的尊重的态度,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提炼,持着对生活的追求和领悟,用他最完美的笔意来完成每一首发自感情内核的富于性灵的小诗。即使诗歌某些地方也有商榷之处,但天下文人有谁诗文毫无瑕疵呢?诗文的完美是在于主体感情的“质实”,去除华丽的“艳词”而追求的是生活的“悟”罢了。我想,这是姜老师所要的,所追求的一点,仅仅是本人正好读到姜老师的一点,至于他多点方面的追求和探索本人还没有能力接近。
于姜老师诗集《感谢》一书五月收到,台灯下品读已一小段时间,读后所见于形,及其所能于悟,除了以上的“碎语”而文之外,还存在的是于每一位读者肉眼之后,结合个人的阅读经验,《感谢》整体诗歌是枯于形,澹于词,而膏于中,腴于情。每一首诗的意境之外,它的形式虽有平素而澹朴,其真正意境之内,它的淡词组结的诗句又是满载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质实”的情感。故可说,姜老师的诗歌“言有尽而意藏于中”,愈嚼愈有余味,这是他的境界——遣词平淡,而感情质实,绚烂之极也。也犹是“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的魅力。于日后,更是希望姜老师能在生活中创造出更具魅力的诗章,在此真诚祝福他,诗歌路上,一路走好,并且坚持走下去,为当下的诗歌作点贡献吧!
吾文思已尽,顺附姜老师的简介,以便读者共同认识和接近。
姜静玮,贵州大方县人。作品散见于《星星》、《山花》、《贵州作家》、《江南时报》、《西江文艺》、《行吟诗人》、《鳄城文学》、《遵义文艺》、《晚霞》、加拿大《雅》诗刊、《高原》等刊,有作品入选《2006年中国校园文学精选》、合编《中国网络现代诗歌精选》等刊本,曾获《星星》诗刊等省地多项与诗歌有关的奖项。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
2009-06
江西·赣州
-全文完-
▷ 进入轩雨抚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