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故乡行醉花眠月

发表于-2011年06月14日 中午2:46评论-4条

今年清明时节,我和小时候的伙伴青山一起回故乡,说是祭祖,其实是想一起回去看看,找一下小时候的记忆。说实话,现在看来,我的家乡并不美,既无名山大川,也无溪涧丛林。既无堂皇之气,也无古朴之风。就是长江边一个地瘠民穷的小村庄。可即便如此,家乡在我们的心里却的那么的神往,低矮破旧的民房上那袅袅炊烟总是在我们梦里飘荡。

我们开车到了江边,过了江经过一片芦苇地就到家了,其实,这里的家早就不存在了,我们小时候住的房子因为防汛的需要,早就拆迁了,所谓故乡,就像教徒朝拜的圣地,是那么令人神往,又是那么模糊而陌生了。

汽车可以直接开上船,汽笛响起,渡船缓缓离岸,水面像刀劈一样,向两边分开,左右翻滚着,向身后荡漾开来。白色的浪花翻着筋斗在碧波上欢快的跳跃。从侧面看,长江就像一条洁白的长链从天际飘来,又延伸到白云深处。对岸的景物越来越清晰了,青山说:“现在船真快,几分钟就到了,”我们小时候坐着小划子,艄公一俯一仰的拨动着浪花,在宽阔的江面上,小船像一片树叶在水中起伏飘荡,我们总是蜷缩在小小的船舱里,背紧紧贴着船舷。直到有人喊:“看,江猪”我们才敢探出头去看,江猪,就是江豚,是长江独有的珍稀动物,一群群江豚露出黑黝黝的脊背,一上一下的在水面穿行。现在,江豚基本没有了,船员说,近年来连我们每天在船上工作的人都没见过了。

船靠岸了,上得岸来,是一片沙滩,穿过这片沙滩,就是一片芦苇地,过了芦苇荡就是荆江大堤,我家就住在大堤下。青山又惊讶了:“哎!怎么没有芦苇了,这个季节应该有一尺多深的芦苇了,”我告诉他说:“现在都种树了,都承包给个人,”是啊!这一大片芦苇地是我们最深的记忆,在这里摸鱼,钓虾子,放牛,一望无际的芦苇地里总是飘荡着孩子们无邪的笑声。一条小路直通大堤上,两边一人多深的芦苇密布,小路显得幽深而漫长。芦苇地里有些地方是低洼地,积水就成了小池塘,早晨的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芦苇,把金黄的光辉洒在池塘里,亮晶晶的光亮在水面上反射回来,照在孩子们的笑脸上,一荡一荡的戏弄着他们,我们就故意打破池水的平静,让那暖暖的晨辉变成抖动的金黄色的龙鳞。细长的芦苇直立着,斜倚着,倒影在水中,和静谧的田野,飘荡的白云,构成了光和影和谐统一的图画。不由想起林逋的那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现在的这片芦苇地里,已经没有水了,干枯的地面上载着一排排小树苗。砍过的树桩星罗棋布,沟边大树桩下虬枝样的树根坚强的直插地下,紧紧的抓着脚下的土地,但也无法摆脱被砍伐的厄运。路边的沟里早就干涸了。就是这条沟里,我清晰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在这里摸鱼,穿着短裤,背心,有的打着赤膊,扑通跳下去,沟很浅,鱼还不少,有时还撞到我们腿上,我们跳着嚷着,叹息声,惊叫声在宁静的芦苇地里飘荡。忽然,有人喊起来:“好大的鱼,都不许过来啊!”这个归我了,只见他猫着腰,涨红了脸,扑通扑通接连几个俯冲,鱼终于被他紧紧抓住了,足有两斤重,他紧绷的脸舒展开了,咧开嘴笑起来了,边笑边说:“我抓的啊,不许抢”,我们都说:是你的,不会抢你的.也有两个勤快的,跑到池塘摘几个野荷叶。说盖着,别晒死了.。然后像得胜的将军一样,扛着鱼往回跑。小孩能在这里弄点鱼,或者抓个乌龟,弄个乌龟壳卖钱,那也算为父母分忧了。是莫大的光荣。那时候,这里的鱼虾,乌龟,野芹菜,基本上能我们几个村的吃用。大人农闲时也去捞鱼。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树根,黄土,和灰蒙蒙的天空。这还是我梦中的故乡吗?

上了堤,就到我们村里了。记忆中的老屋已经拆迁了,村里年轻人很少了,都外出打工或经商,有些老人认识我们,小孩几乎都不认识了。这和以前谁家母鸡下了双黄蛋都一清二楚的我们来说,故乡真是陌生而遥远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醉花眠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亦源推荐:亦源
☆ 编辑点评 ☆
亦源点评:

故乡行,原本可以了却思乡之苦
可是景物不再,家乡已没有旧时模样
虽是故乡却如它乡,故乡的美好只有在记忆里珍藏

文章评论共[4]个
风儿那么缠绵-评论

前来学习了(:012)at:2011年06月14日 下午4:28

醉花眠月-回复谢谢光临,你多多指教 at:2011年06月15日 上午11:27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06月14日 晚上7:11

醉花眠月-回复谢谢文清老师,每篇必阅 at:2011年06月15日 上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