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些事情在脑海里一掠而过,就象天空中的浮云,瞬间了无踪迹;有些事情铭刻在心,至死难忘,那便成了永恒的记忆……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在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中,我犹喜欢端午节。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食,还有那儿时美好的回忆……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全国各地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清早起来,天刚蒙蒙亮,第一件迫不及待的事就是:到我家屋后的冠扬树林边的沟渠旁去砍艾蒿插在大门两旁,驱虫除害,以及熬汤洗浴祛病——那是前年我去山上赶庙会顺便采摘回来种的,如今已由一小棵长成一大簇了,而且现采现挂还新鲜。尽管廉价,如今自己亲手种的闻起来感觉分外清香;
第二件事就是:掀开锅盖,拿起两个香喷喷的粽子,轻轻地剥开,然后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感觉越吃越香甜——那是头天晚上几乎熬了一个通霄,用苇叶自包自煮的粽子。年复一年,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是在这飘香的日子里度过。
我的家乡地处淮河之流——淠河东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庄稼长势良好,年年丰收有余。在我的家乡,多年前曾有一片芦苇荡,在淠河大桥东岸正北方不远处的有一大堤转弯处,俗称大坝豁子。每当汛期来临,此处是最危险的地段,更何况整个正南淮堤大都是泥沙地,比率是沙大于泥。因此,这片芦苇荡因兴修水利工程被填上了。如今,大堤已加固并修复完毕,如果管理完善的话,基本上可达到牢不可破了。
在我们这一带平原地带,大凡低洼、水深终年不缺水的地方,人们赋予它极大的美誉:称为“潭”。俗称老鳖潭,意为藏龙卧虎之地,人杰地灵。因此水通向淠河属活水,所以更加清纯宜人。每当端午节来临之际,附近的百姓都到那里去采摘芦苇包粽子。
小时候, 父母亲终日忙碌,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到那里去玩耍。
端午节前,我们有的提着竹篮,有的拿着袋子,顺着堤坝一路兴高采烈地去采摘芦苇包粽子,远远地就会望见那一大片高高的鲜绿鲜绿、绿的欲滴的芦苇丛。
我们穿梭其间,生怕弄断每一根苇杆,并小心翼翼地攀摘那一片片细而狭长的苇叶,一股清凉、芳香的气息扑鼻而来,沁入心脾,顿觉舒心惬意之至。夏天爱刮东南风,每当风起,芦苇便一根连着一根朝着一个方向倾斜,而风止它们又恢复了那细细地笔挺的身姿。不一会儿,我们就会满载而归。
在一片连着一片的芦苇丛里,有很多小水池,夏天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因平素很少有人来吵闹,鱼儿显得很惊,赤手很难捕捉;青青的、细细长长的牙草没过膝盖,从池边的石头缝里长出,放在嘴里咀嚼,香香的,甜滋滋的,用镰刀把它割回家,晒干了,既可捆绑粽子,又可扎秧把和蔬菜等。
一个个硕大肥美的田螺,或栖息在水池里,或依附在水池边的石头上,把它捡回家放在水中浸泡滤净泥沙,然后放入大锅中煮沸捞出,用针挑出螺盖,再去除螺尾,只留螺肉;或放在盐水中养两天,在盆内滴上几滴豆油,将田螺壳尖尾端剪去,去掉螺盖。烹饪起来田螺肉质丰腴细腻,味道鲜美,清淡爽口。具有清热、明目的作用,经常食用能降血压、血脂、血糖。但属寒食,脾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
在芦苇丛的四周生长着一丛丛的菖蒲,叶茎坚韧挺拔,可制作蒲扇,蒲绒可做枕芯。深秋时节,那一根根褐黑色的蒲棒矗立于万绿丛中,白色的蒲绒裸露在外,镶嵌其中,仿佛给这小小的芦苇荡平添了些许的风景;在火红的夕阳下,芦花盛开,花絮随风飘散。哦,可爱的家乡,美丽芦苇荡。它曾成为正南淮堤一条靓丽的风景线经造福于一方百姓,它是存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个美的记忆,一个飘香的记忆,一个永恒的记忆。我为能生长在这样美的环境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每当粽子飘香的时节,我便会想起这片芦苇,想起年幼时采摘苇叶的情景;想起渔民们在盛夏挑着鹰帆船,来到水池里捕鱼的情景;想起父母亲在端午节前夕,日间劳作,夜晚为我们姊妹五人包粽子、烹炸点心的情景。父母之恩大于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和一位慈爱的父亲。
屈原在诗经《离*》中写道: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于二〇一一年六月六日 端午节
-全文完-
▷ 进入曲径幽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