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国1921》观后感水绕柴扉

发表于-2011年06月06日 晚上11:00评论-6条

《中国1921》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观后让人感动不已。它不仅再现了清末民初天下鼎沸、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沧桑历史画面,不仅生动地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为了拯生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为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伟大理想,上下求索,与封建残余及不合理的制度英勇斗争的革命激情和伟大光辉形象,还客观地描写了徐世昌、段祺瑞等清朝封建遗老,为了国家的统一所作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不懈努力。

毋庸置疑,中国共[chan*]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没有共[chan*]党和毛主[xi],就没有新中国。但从这个电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北洋政府并不像我们原来印象中的那样专横跋扈、那样为所欲为,那样横征暴敛,那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百姓为敌、与人民为敌,荼毒生灵,草菅人命。

中学时,学过鲁迅的一篇名为《纪念刘和珍君》文章,印象很深,至今还有两句话烂熟于心:“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和“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时,觉得在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执政残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而且这个印象一直牢牢植根于我的脑海中,直到最近我才逐渐改变了这种看法。

看了《中国1921》,着实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献身共产主义伟大精神所感动,但徐世昌、段祺瑞等人的格魅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段祺瑞。我最近查看了一下段祺瑞的简历,发现段祺瑞虽然犯过许多错误甚至罪行,但就其个人人格来说,他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而是一个清正耿介、不近酒色、廉洁勤政了不起的大人物,虽谈不上德高望重,但如果没有“三一八惨案”的话,他的口碑还是蛮不错的,至少算得上一个清官。他位极人臣,不贪财,不好色,这在清末民初年间,确实难能可贵。虽然在官场上也玩些手段,有些专横,但这是一个政治家不可少的素质,无可厚非。段祺瑞虽谈不上爱民为民,但他不贪图个人享乐,心系天下,有强烈的使命感,孜孜不倦地为共和国的建立和统一中国而努力,如果考虑到当时的国情和道德标准,不能不让人产生一丝敬佩。

更令人敬佩的是,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不知情的段祺瑞匆匆赶到现场,望着惨不忍睹的屠杀场面,面对倒在血泊中罹难的青年学生,他望天长叹:“一世清名毁于一旦!”然后扑通一下便跪在死者的面前,长跪不起,忏悔之态,天地可鉴。后来段祺瑞又做出了“严惩首犯,听后国民处理”决议,并颁布“抚恤令”,然后引咎辞职,放下屠刀,息影林泉,一心向善。有人说段祺瑞是在做戏,可段祺瑞用他的余生否定了这种不实之词。段祺瑞本来就粗衣粝食,惨案之后便终生食素,戒荤念佛。即使到了晚年病重期间,家里人劝他开荤加强营养,他却义正词严地拒绝道:“人可死,荤不可开。”他虽是“三一八惨案”的名义刽子手,但他良知未泯,能够正视淋漓的鲜血,能够抚恤惨死的冤魂,知道世界上还有“廉耻”二字,就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梁启超先生评价段祺瑞说:“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

“三一八惨案”死四十七人,伤二百多人,这一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不仅震惊中国,也震骇了世界。英国的泰晤士报称为“兽性的惊人惨案!”但是,如果这一惨案与当今波澜壮阔的运动比起来,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人民刚刚摆脱封建枷锁的桎梏和羁绊,封建主义的伤风败俗还深深影响着统治者和老百姓,然而就在那个时候,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却能此起彼伏,上街游行示威已成为一种常态,并在很多时候能被统治者所容忍,这确实有些让人匪夷所思。无论是陈独秀还是毛泽东等领头闹事的人物,在身陷囹圄时,却能毛发无损,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然而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能发生这样的奇迹确实不能不让人们对那个黑暗的社会心存疑虑。

历史在前进,人类在发展,社会在向着文明、民主、自由挺进。黑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的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民主之风大行其道,学生们有了安定良好的学习环境,再不需要像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样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可以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以便学而优则仕,将来谋个好工作好职位,报效父母、报效国家,过上幸福美满的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当对革命的先驱和先烈们永远心存感激。

如果和大清朝比较起来,即使是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北洋政府及军阀,对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犯上作乱的行为还算是比较迁就和温和的,因为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如果此事发生在清朝,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人头要落地,不知道有多少家庭会被株连九族,冤死在屠刀之下。

北洋政府之所以软弱,其原因有二,其一自然是统治不稳定,力量相对薄弱,害怕冒天下之大不韪,惹得天怒人怨,倒台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二是因为徐世昌乃“水晶狐狸”,以和为贵,而段祺瑞也心存良知,深知廉耻二字,不为已甚。当然,力量有限应该是问题的关键。人的力量一旦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恐怕就会肆无忌惮,随心所欲,无所不为了。关键是谁也达不到这种能力的巅峰,所以无论什么人、什么政府,凡事都要有个度量。如果超过了这个度,恣意妄为,那么就会离灭亡就不远了,希特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孟子说得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其实,有时人们发发牢*,发泄一下心中的愤懑未尝不是好事,这样可以促进管理改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提高,同时还可以防止“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灾难。

虽然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社会进步了,民主了,但并非十全十美,常常还有些小小的瑕疵。例如,我们用行政强制手段征地,并在武警公安的协助下强制拆迁民房,惹得天怒人怨,引发不少惨案。虽然拆迁是秉公执法,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武装到牙齿的警察到歌舞厅奋不顾身逮捕柔弱的小姐一样,让人感觉不是伸张正义,而是倚强凌弱。毕竟同情弱者是人的本性。虽然这种强制拆迁的法令被废除了,可有的地方却基因突变,变相强制。例如,最近在各大媒体上都报道:石家庄采取铁腕,没收非法建筑为廉租房和安置房。表面上看是合法的,为民的,可岂不知这样做害了多少买房的穷人。你救了一个穷人,却又害了另个穷人,功过相抵,等于做无用功,只不过为领导挣足了面子,其结果还是在害人。我真不知道这样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是社会的黑暗还是社会的清明?

国家富强确实是好事,如果能用人民血汗积累起了的财富造福于人民,把百姓的事当做最大的事,而不是以统治者的身份自居,靠强制的政令来剥夺人民的某些权利,那么,我们伟大的革命前驱们以及为自由、平等、民主流血牺牲的先烈们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得到慰藉,否则的话,连段祺瑞的在天之灵也难得到安息。

《中国1921》是一部好电视剧,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100年前革命的先驱们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不屈不挠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使人们了解历史,忆苦思甜,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水绕柴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在怀念中怀念那个年代的那一群人那一种理想,
活得真实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
只有一个目的是改天换地,
只有一个愿望是人民幸福,
为民请命为国谋划为理想献身,
所以,我们永远不能把他们忘记!

文章评论共[6]个
布衣神仙-评论

拜读佳作。问好!at:2011年06月07日 早上8:17

水绕柴扉-回复谢谢欣赏!有感而发,点到为止。 at:2011年06月07日 早上8:52

水哥来了-评论

那个年代是人们心中的伤疤。看了本文,有新的认识!at:2011年06月07日 早上9:38

水绕柴扉-回复谢谢拜读。问好! at:2011年06月07日 晚上7:51

雾都孤儿-评论

这部电视剧是非常不错,反映了真实的历史。问好朋友!at:2011年06月08日 早上9:43

水绕柴扉-回复是的,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历史,谢谢朋友光顾。 at:2011年06月08日 中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