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端午风兼雨。还是天气解心情,时值端午,外面的阴霾越来越沉重,压得一排排老槐树喘不过气来,硕大的树冠在风中摇摆。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为了凭吊什么?诗魂还是《离骚》?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后遭谗被流放,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已矣哉,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外面的雨哗哗地下起来了,年年今朝雨,这雨下了两千多年,想必不屈的灵魂得以伸冤,屈原能够含笑九泉了。而粽子成了应节令的美餐,给人们制造了解馋的理由。很小的时候,那时家家的环境都很窘迫。小孩子最盼过节了,可以吃到点荤腥。依稀记得,每到端午前夕,母亲不知从哪淘弄来两三斤黄米(那时我还不知有白白的糯米),小心翼翼地裹在围裙里。然后,一遍一遍地淘洗,再放在盆里泡,一天一换水。我这个急呀,不明就里,为什么有如此繁琐的过程呢?也许艰辛的生活就是要如此地熬吧。母亲又取下挂在房檐的粽叶,那是用了一年又一年的陈叶,实在破的,就补上几叶新的。母亲知道,挣几片叶子钱不容易,家里还有饥荒呢,要节省再节省。她把粽叶和马连草也泡起来,泡软才结实耐用。
母亲一边讲屈原一边准备着,我可不懂什么屈原,觉得他离我太远,只盼着端午快到。端午的下午,母亲在地上摆好了大盆小盆,我赶忙殷勤地给母亲搬来小板凳,知道端午真的到了。那时的母亲很年轻,但我怎么也记不起她年轻的模样。不过,记忆最清楚的,是母亲有一头油黑发亮的头发,长长的 ,梳两条辫子。母亲弯着腰、低着头,两条辫子就垂到胸前来。她把粽叶在清水盆里蘸一蘸,然后变戏法一样挽成漏斗,再把米装进去,用手把漏斗口抹平,再把它从清水中过一下,米就更实诚了。母亲这才把漏斗口用粽叶包好,用嘴咬着马连草的一头,用一只手把粽子捆结实,一个四棱八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呢,蹲在地上,不错眼珠地瞧着,真的好佩服母亲,她的手太神奇,总能给我变出有滋有味的生活,苦中有乐。我把小手在水盆里荡来荡去,触碰一下黄澄澄的米粒,又摸摸光滑的粽叶,好想自己也包一个。母亲笑了,拍了我的小手一下:“旁边玩去吧,等着吃粽子,这包粽子可没那么简单。”从小好奇、又凡事不认输的我,偏偏试一试。可那粽叶就是不听我使唤,米都漏下去了,粽叶漏斗也散了,弄得我满手满脸都是米粒。“哎,你这丫头呀,什么都想试。看,浪费了多少黄米。”母亲一边把我的手脸弄干净,一边不无爱怜地絮叨。我蹲在旁边,腿酸了,站一会儿,再蹲下,就是不离母亲左右,像一只摇着尾巴的哈巴狗。母亲不再理我,那两条辫子继续在胸前来回摆着。是不是等我长出和母亲一样的辫子就会包了呢?我眨着眼睛、托着腮帮不停地想。
等呀,等呀,我跟在母亲后边,是反能干的都抢着干,就盼着快点吃上。灶膛里的火旺旺的,映着母亲满是汗珠的脸庞。大锅的周围用抹布围了一圈,不断地升腾着热气。粽子的清香飘满了老屋、飘满了庭院。哦,揭锅了!我站在满是蒸汽的厨房里,向大锅里探头探脑,恨不得马上弄出一个来。可母亲用身体和手臂拦着我,“馋猫,烫着你!”哇,还有红皮鸡蛋呢!我们一家人坐在炕桌上,妈妈给我剥个红皮鸡蛋,又把剥好的粽子蘸上红糖(那时好像没有白糖,我没见过。)咬一口粽子,吃一口鸡蛋蘸酱油,俨然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甭提多美了。母亲又讲起了屈原,在她的心中,虽然不懂什么爱国,却知道国家好了,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
想想,那时的粽子真香,又粘又滑又甜,一直到剩下最后一个,我还在流口水。那红皮鸡蛋被煮成了粽叶的颜色,带着淡淡的粽叶香,在我看来是那么奢侈,而每每,父母都舍不得吃一个。在我的记忆里,每年母亲都要包粽子,可是我始终剪短发,始终学不会包粽子。到如今,我虽是长发,但不会编辫子,所以还是不会包。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越来越怀想儿时的棕香,现在的粽子怎么变了味儿呢?是不是母亲的技术不如从前?还是现在的江米不如黄米?还是如今的红皮鸡蛋不够红?总之,就是找不到当年的味道,我也少了从前那种热望与期盼。
又值端午,街上摆满了四棱八角的粽子,家家都象征性的买一些,但都是轻沾一点,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喜欢吃。是我们太狂妄?还是我们把艰辛抛得光光?母亲由于身体原因,已经几年不包粽子,她的胃病也无法多吃几口。也可能,她已经觉察我不再是小时候的那只哈巴狗了。忽然,母亲打来电话,“小艳,我又买了十斤江米,都泡好了。”“妈,你怎么又买了,自己累得腰酸背痛的,我们也吃不了多少。”“唉,好几年没给你们包了,过节不是要有个节样吗?”“妈,那我帮你包!”母亲笑出了声:“那可挺好.....”呵呵,老妈明知道我不会的,是在笑话我。“我先少包点,剩下的以后包,你放心,累不着的。”“哦,那你也少吃呀,黏东西不好消化的,您的胃——”“这个我还不知道呀,你们记得来吃就行了。”母亲懂得我的担心,我更懂得母亲的眷恋。
依稀间又见,母亲的白发垂在额前,腰弓得更深了。她左手拿着粽叶挽成的漏斗,右手往里面添米。再用嘴咬着马连草的一头,用右手把粽子捆结实。包粽子,这是几十年来最熟悉的情景。如今,母亲已然老去,霜染的白发代替了曾经的年轻。而那两条粗粗的、油黑发亮的辫子穿过遥远的岁月,却那么醒目,那么令女儿心酸。吃粽子了,母亲剥开红皮鸡蛋,又剥好粽子送到我和儿子的碗里。儿子撅着小嘴,说什么也不吃。母亲笑着摇摇头,又讲起屈原。儿子不停地插嘴,头头是道。在母亲的心里,她依然不懂怎么才叫爱国,但她知道,现在的日子比从前强多了,国家真的好了。她还有一丝隐约的惆怅,人们都不再盼着吃粽子,忘记了过去,忘记了那段艰辛却甜蜜的时光。
母亲一直和儿子唠叨着小时候的我,怎样乐不颠地蹲在她旁边瞧,怎样把黄米粒弄得满手满脸,怎么爱吃红皮蛋和粽子蘸红糖。那眯起的双眼里满是幸福满是憧憬,仿佛又回到了旧时年月。
几枝艾草静静地悬挂在门上,母亲累了,怀着对儿女的诸多祝愿笑着在梦里。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母亲的心事没那么多,除了儿女还是儿女,还能装着什么呢?我的白发亲娘,您包的粽子永远香!
屈原,《离骚》,因你的悲壮凛然,我们每端午。端午情思,还有我的亲娘和那旧时光。又怎能不怀乎故都?
-全文完-
▷ 进入青荷不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