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笔]
一有闲暇,就总想干点什么。而对于我,比较合适的是看书。最好的姿势是躺着,挺舒服的在床上躺着看。困了就睡,一切顺从自然。
其实,好多的阅读并没有真正地看进去。比如我每月必读的《小说月报》,顺序是先看题目能抓住我的小说,再读比较熟悉的作家的短篇,时间宽余时再读中篇。能够引起兴趣和思索的,就放慢阅读速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精彩的地方便停一下,品味一下语境、氛围和文字的内涵,在脑海里复述一下人物的对话,设身处地地感觉一下人物的情感和底蕴。好的小说我会记着,有空往往会再看一遍,慢慢咀嚼、品味。认为粗糙的东西就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读完了也就完了,没读完也叫它完,扔到一边,管你是什么著名作家。至于古今中外有定评的名著,我并没有看多少,更多的是一知半解,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每当听到别人对经典名著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往往只出双耳朵。
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烟波浩淼,看得过来吗。再说还有好多比读书更重要更迫切的事情要做。
读书在我每天的生活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也足以满足我要有一点文化生活的想法。偶尔逛逛书店、书市买两本,也没有完全读完。想看的时候就看看,不想的时候就让它在书架上冷落着。
我始终固执地认为,如果不是特别的需要,读书应该在自然、随意和有兴趣的状态下进行。宁精勿滥。功利、捷径和勉强是读书的大害。特别是当前出书成为时尚,太多的写作者急功近利,很少的精品和众多的文化垃圾一起出笼的时候,非但是“开卷有益”,而且是浪费生命。读书就需要冷静和认真的选择。能看进去就认认真真的看,不看就拉倒。
这就让我想起下乡的时候,集体户的一位女生来的时候带了一套《红楼梦》,共四本。她一有时间就看,很投入地看,反反复复地看,有时看得泪水涟涟,感慨不已。于是大家都叫她“林妹妹”。她在农村一直呆了四年,看了四年,书都看破了。她能说出书中每个人的经历、性格和故事,能背出书中所有的诗句。豪无疑问,她对这部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连她自己都说不清的深深的感受。我们都问她你这样看为什么。她说不为什么,我就是愿意看。像她这样如此投入地看书,我还没有发现第二个。
我觉得看书就应该是这样。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或接近书中的精华,而这种从书中得到的感受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而最精致、最微妙的部分也绝不是她能讲清楚的。我最反感的是那些搞名著缩本和读这种缩本的人,三十多万字的一部书被缩成了不到一万字。除了主要人物和干巴巴的故事梗概外什么都没有了。连电视剧糟蹋原著都连连受到指责,你的缩本还有什么看头。商人惟利是图可以理解,不理解的是看这种缩本的人到底图个什么,就为了记住故事梗概和几个人物作为向别人炫耀的资本吗?
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看法真是对经典名著的亵渎。不愿意看就不看嘛,又没有谁强迫你,何必呢。
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精神的高度,或者是心灵探寻的深度,很是高不可攀又深不可测。比如《尤里西斯》,这样的小说无疑是文学史上的奇迹,但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又比如《神曲》,理解它就是理解我们自己的精神和肉体的关系。要进入这个世界,单靠理性和常识是做不到的,读者同样要经历但丁所经历过的那些绝望、苦恼和恐惧。理解这样的史诗属于精神操练中的高难动作,决不是谁都可以企及的。更何况文化渊源和历史沿革相去甚远,硬要读它,无疑就是猜闷,读天书。本国的作品还好说,像这样的经典被生产出来,其实不是供人阅读,而是让人崇拜的。在书店、在家庭的书柜,这样的经典名著大多被束之高阁,成了装饰。很难发现有人在捧着一奔厚厚的外国古老的经典名著专心致志地看。就算有,我也怀疑他是在作秀。而他们的手里更多的是一些言情、武打、故事或服装、时尚杂志。这怨不得他们,因为谁也不能花很多时间去看那些他们本来不喜欢或者根本读不懂的东西。但是你一旦和他们谈起这些名著,他们马上就会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很内行的样子,也许还能把书中的个八人物说出来,并连连说,这书好,这书写得太好了,太感动人啦,太值得一看了。边说着边和你挥手告别,和你绝不会谈上五分钟。
你尴尬,你也活该。你是作家,你是写东西的人,你要在名著中吸取精华,你要表现出知识渊博,那么看名著就是你们的事,我看它没用。从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你只能读出这些。这也难怪现在的文学期刊甚至是报纸的文学副刊都在纷纷改版,向时尚靠拢,向故事靠拢,向最多的读者群靠拢。使得本来就不多的纯文学作者为了发稿,只好皱着眉,写一些不伦不类的东西。现在是新书如潮,期刊杂志如海,而文学又不是惟一的读物,你再板着脸一本正地搞“阳春白雪”,你就有办不下去的危险。让读者在有限的开支中拿出钱来买他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书刊,除非是脑袋进了水。
全世界的人都在为经典名著叫好,可我相信,真正读过的人并没有多少。或者说少得可怜。人们对经典名著的评价并非来自直接的阅读经验,而是来自某种权威阐释,来自于从众心理,来自于对自己对别人并无太大伤害的一点点虚荣。
毕竟,能达到阅读经典名著高度的人是极少数。因此也大可不必要求和倡导更多的人都去读经典名著。更何况这些要求和倡导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关键是读者的认可。人的知识层次和文化结构不同,读书的兴趣和价值取向也不同。有时读者认可的东西并不一定精品;不认可的东西也不一定是豪无价值。就像真正的好书不一定畅销一样。这要有个自觉接受的过程。文化水平、阅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有这个过程。
但经典名著终究是要有人去读的。比如在校的大学生、学者、教授、评论家、专业研究人员,还有作家、数量很少的文学爱好者。尽管在这部分人当中也有不少人读得很勉强,但终究用不着担心经典名著对人类的影响和继续传世。
经典名著被冷落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它的读者群始终也不是很大,也不会很大。不正常的倒是经典名著在一片盛赞中遭到冷落,这不是经典名著本身的悲哀。
写于2004年9月22日
本文已被编辑[烟雨琳静]于2004-9-22 11:15:0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文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