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写《水浒传》时,限于其自身的思想局限,把大结局给写死了。前半部是加法,梁山好汉越聚越多,后半部是减法,每战必死几人,直到最后所剩无几。
在文学上,同样的写作素材,可以写出很多不同版本的小说,奈何施老头的文字功力非常人可比,因此,令人遗憾的《水浒传》也就流传至今。
梁山好汉既然都反对宋江招安,那么宋江一意孤行坚持要招安的做法,其实内含着极多的变数,但施老头却忽视变数,一意孤行地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把梁山好汉都变成了一群宁可违心也不违拗宋江意志的奴才。
由此可见,施老头笔下的水泊梁山,并不是民主的产物。宋江一个人就可以在梁山上力排众议大搞个人独裁,他究竟凭借什么呢?凭借众好汉对他的尊重和信赖。
其实,就招安一事,梁山好汉们大可先大举发兵东京,在“清君侧”之后再接受朝廷的招安也不迟,施老头若当初即如此想,那么《水浒传》也许就会出现更多耐人寻味的看点。
还有,宋江和李逵死后,吴用和花容在墓前自尽时,大可安排一位过路的侠客把他们救下来,然后开展革命斗争的思想教育,重整旗鼓,啸聚残存的梁山好汉,广募人才,招兵买马,进而攻城掠县,并打出一片革命的天地来。若成功,不但可以北上抗金,还可以南下灭了南宋小朝廷,哪怕与周侗的关门弟子岳飞的岳家军联合起来齐力抗金也是大有可为的。
《水浒传》其实在创作路子上应该是变数多多,无奈施老头是个不懂变数之人,因此就把水浒传给写死了。
施老头的《水浒传》,其核心思想不过是“忠君不报国”,属于宣传愚忠思想的典范教材。
但是梁山好汉们可都是各个心存叛逆的绿林豪强,以他们敖然不循的性格,如何能被宋江一人裹挟?
况且,林冲的血海深仇根本就没得报,宋江如何能说服众兄弟轻易放走高球?这其中的变数可是施老头没有考虑到的事情。宋江嘴上“忠义”,却极端忽视林冲的血海深仇,这“忠义”之名从何而来?在施老头的笔下,梁山众好汉岂不都变成了一群脑残或弱智?而一群脑残或弱智,又如何能做下无数令官府惊心丧胆的事情?
《水浒传》的写作手法是前后矛盾的,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前半部是活的,后半部是死的。
由此,我认定施老头在创作《水浒传》时,并没有尊重过小说中的人物,“宋江”不过是施老头潜意识中的自己,而梁山众好汉,也不过是施老头用来突出他自己的一群毫无思想的政治附庸。
在水泊梁山,宋江可以大搞独裁,其实这也是施老头的个人意志。
施老头早已作古,谁也没办法把从地狱里拉出来重写一部《水浒传》,因此隐匿在《水浒传》中的诸多变数,也只能仰仗后人续写。依据变数的错综复杂,大可以写出几十个版本的《水浒新传》或《水浒后传》。
今人,孰能续写?
2011年6月6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