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口口声声把民族尊严挂在嘴上,民族尊严是什么?是公仆们的面子还是国民的生活水准?现在让我们来理一理中国的大陆民众究竟有哪些民族尊严。
尊严一:低工资高物价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中国大陆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工作,并不是只以反映事实为宗旨,而是以体现领导的政绩为宗旨。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有多大水分,只有天知道。某市统计局官员,多次向省里提交人口普查数据,均被以不合格为由打了回来。朋友质问,上级究竟指出你们哪里不合格?此公仆说,每次人口普查都是如此,不合格的理由只有一条,没有体现现任领导的限制人口目标。所以中国大陆的统计局在被国民誉为最无用的政府部门中仅次于国家地震局名列第二,“屈居”亚军。而欧美的统计数据是要经过国民广泛质疑,须向国民提供合理有据的解释后,才能取得国民认同。2009年美国统计数据显示的人均收入为4.22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这个收入只要念过高中或者大学,勤勤恳恳工作就可以获得。
中国的低工资和高物价结合在一起,美国的高工资和低物价结合在一起,这就使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之间的差距,要远远高于货币收入之间的差距。
1980年美国人均收入是10,200美元,中国是190美元,相差约54倍。由于中国是低工资低物价,所以当时在收入相差54倍的情况下,中国人也如同美国人一样,独自一人就能够养活一家四、五口人。2008年美国人均收入37,600美元,中国是1,100美元,相差34倍,货币收入差距缩短了三分之一还多。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美国人仍然能够独自一人养活一家四、五口人,而中国人夫妻俩一起没日没夜地干,养活一个孩子都很困难。 为什么中美两国货币工资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中国人供养家庭的能力在下降?甚至下降到了夫妻二人做工养活一个孩子都困难的状况? 这种状况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罕见现象。原因是中国的物价在向西方国家看齐,甚至后来居上。而国人的收入水平又没有出现大幅增长,从而使国人养活家庭的能力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如果没有所谓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在中国即使官员也会过得很艰难。
与低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价。在美国,许多商品的价格都比中国的国内价格低很多。尤其是生活用品,而生活用品中的食品价格更是低得让国人感觉自己低贱。超市销售的大多产自中国或亚洲其他国家的商品的价格都比中国的超市要便宜。1美元(最新汇率一美元相当于6.48元人民币)能派上很大用场,比如:6包方便面(在中国这样的方便面一包要卖3元人民币,)或三碗桶装速食面(这样的速食面卖5元人民币一碗),或十来个橙子,或一袋葡萄,或二磅香蕉,或十个鸡蛋,或一瓶牛奶,或几个面包,或一把青菜……许多产自中国的商品,比如拖鞋、浴巾、t恤、餐具等等,质量比国内销售的好很多,价格却明显比在中国买要便宜。禽肉类除了牛排比国内稍贵一点,猪肉、猪排、鸡肉、鸡翅特别是猪内脏都比国内便宜。
名牌服饰、皮具、手表、化妆品要比国内的价格至少低三成以上。美国的城市周边有许多大卖场和工厂店,那里销售的商品比城里超市又要便宜三分之一。以gucci的一款手包为例,美国报价相当于2200元(人民币),香港的价格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国内的价格为4200元(人民币)。最近中国海关对从国外携带ipad和iphone4入境,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征收1000元关税,就足以说明这些本不该强加的税收,导致上述商品在国内比美国贵了三四成。
在美国买汽车,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价格都比中国便宜很多,国内一般在200万元左右的豪车,在美国不会超过10万美元(相当于60万人民币左右),而在美国买一辆2.0排量的日韩车的价钱在中国只能买一辆1.5排量的低档吉利或奇瑞。一般3.0排量的汽车根据品牌不同价格介于2~4万美元之间,5万美元(三四十万元人民币)可买到在国内100万左右的汽车。二手车的价格就更低了,即使是不满一年的九成新汽车,价格又比新车便宜三分之一以上。
有许多国人被特色教育僵化了脑袋,总是以为他们没有私家车,燃油价格涨与不涨与他们无关,其实燃油价格直接关系到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众消费的所有生活用品,都直接与燃油价有关,运输费用都是在打到商品里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高标号汽油和柴油,随国际油价涨跌波动,但现在任何时候每升的价格折算下来都比国内低2元人民币以上。而我们的油价实质上只涨不跌(有时跌个几分钱),我国现有公路网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收费公路。我国的收费公路绝对是世界第一!而美国的公路基本上都是免费通行,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绵延几千公里的州际公路,都不向国民收取所谓的路桥费。
美国的电信通讯业竞争激烈,没有象中国大陆这样的电信垄断企业,无论是在东岸还是西岸抑或是中南部,每月只要花几十美元的固定电话费,就可以每天24小时无任何时间限制直接拨打全美国和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电话。中国的电信通讯业被同一个老板控制,国民所支付的电话费至少是美国人的三倍。
房价除了极少数顶级豪宅很贵以外,一般的别墅比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的别墅价格至少便宜一半以上,除纽约外,一般城市的公寓价格至少比中国一线城市要便宜一半。
孩子的教育支出,是许多中国家庭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每个父母就有一本算不清的账。住房与供孩子上学,几乎就把绝大部分父母盘剥得一贫如洗了。要是父母有一方失业,根本无法供孩子接受正常的全程教育。而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全免费的,不仅学费全免,课本费全免,校车费全免,连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午餐费也免。即使上了大学,没有申请到奖学金,如果家庭年收入低于所在州的平均收入,也不必缴纳学费。真正的免费教育,与中国特色免费教育截然不同。
这种低工薪高消费价格的尊严很具特色吧!
尊严二:低劣的商品质量
早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大陆就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特权,能够通过关系买到“出口转内销”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商品质量明显高于国内市场同类商品。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成了世界第二了,可是商品质量仍然保持着这种无产阶级特色(所有沾上无产阶级边的国家商品质量普遍低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优越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质量不需要作太多赘述了,每个人都是中国大陆商品质量的切身感受者。时下中国大陆一谈到小日本,多数人还忘不了那场灾难性的战争,对于日本恨得咬牙切齿。可是日本的商品,在中国大地一直是非常受欢迎。包括那些整天骂日本的国民,也多数偷偷地使用日本产品。日本产品在中国的销量比例,明显高于咒骂日本人的国人比例。唯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商品的质量明显高于国内市场。甚至日本的船上工厂制造的落后的粗糙产品,倾销到中国大陆都比本地产的新产品质量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有一批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报废柴油汽车,通过“特殊”途径销来中国大陆,居然仍比当时国内的新汽车耐用,性能好。
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绝非技术问题,纯粹的人祸。出口商品质量百分之百超高于国内市场同类商品。就是输往港澳台的商品,也等同于出口欧美的商品质量。潜意识里,从商品意识上我们从来就没有承认这些地方是中国的,大陆官方关注的只是面子,只要你表面上承认属于中国,绝对给予你享受洋人同样的“特权”。最近,蒙牛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洋人不吃的,都留给中国人吃了;洋人不用的,都留给中国人用了,转基因食品,在欧美是禁止食用或者严格限制食用的,可在中国大陆却被特权阶层广泛倡导推广,转基因食品有无危害不说,仅就对待转基因问题的态度上,中国大陆人就自降一等。欧美食品安全奉行不能证明是无害的就不能被允许销售,我们则没有被证明有害就可以销售(要用民众的生命来检验),甚至已经产生危害了,还百般搪塞掩盖。
这种质量观是不是也很有尊严呀!
尊严三:超低的社会求助标准
刚刚本地媒体报道,廉租房是面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是一位只有900元退休金没有住房的孤寡老人,却也被告知不符合标准(言外之意还不够穷)。本地最低工薪收入刚刚提到900元,房价在5000元/平米以上,市场价租一个最小的房子也得四五百元,再去掉实际上翻着翻往上涨的水电费,燃气费,在高物价的今天,温饱都很困难。就算这个退休的市民五十岁退休,再活三十年也买不起房子呀!中国(大陆)要救助的得是一个什么样的贫困标准?
中国特色,就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不一样。过去说中国人口多,现在印度与中国人口基本相当了,许多方面中国做不到的,人家印度做到了,虽然质量上仍存在问题,可是人家却正在改善,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我们还停留在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得到的争论上。其实人口问题纯属掩盖问题的一种搪塞。人口多少是针对资源来说的,100平方米的房子内住20人与200平方米的房子内住30人,你以说后者的人口多吗?国家人口多少要看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世界比中国人口密度高的国家有的是,人均资源少的更不在少数,用人口总量多少解释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只是欲掩盖我们社会现在存在的缺陷,这一点已经被大多数国人看清了。可是那些较少接触网络媒体的国人(传统媒体仍被特权控制着禁锢国人的思想),仍然受着这种观点迷惑着。
人为降低贫困标准,国民“被脱贫”已经掩盖不住存在的社会问题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是,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按最新汇率大约为6.48元人民币)属于“绝对贫困”,日均消费低于1.25(8.1元人民币)美元属于“贫困人口”。
今年两会的召开,很多议题又拿到了桌面上,关于中国贫困线标准定义也不是新鲜事了。
据东方早报3月3日报道,1985年,中国将人均年纯收入200元确定为贫困线,2009年这一标准为1196元,24年来增长约5倍;而在此期间,中国gdp由7780亿元增至33万亿元,增长42倍。目前许多大学里都取消了逻辑学这门课,中国知识阶层的逻辑学平均水平尚不如数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其目的就是要让国人弄不懂什么叫同步增长之类的简单逻辑关系。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沈雯在递交给全国两会的提案中称,太低的贫困线让过亿居民人为“被脱贫”,建议现有贫困线应至少提高一倍至2400元以上。
“中国的贫困人口标准低得让人惊讶。”沈雯说,中国在2009年将贫困线上调至人均年收入1196元之前,贫困线标准为785元,按2005年汇率折算每天收入只有0.57美元,与世界银行确定的1.25美元标准差距悬殊。即便按照上调的数据,中国大陆的贫困标准也不足日均消费3.3元人民币,比国际通行的绝对贫困标准还要低百分之五十。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这种标准解决基本温饱都是问题,根本无法维持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国民的最低生活标准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的费用,还应该包括再生产的费用与人有别于动物权利的保障。时下盛行与国际接轨的浪潮中,鲜有平民生活水准接轨的。到是特权阶层的利益都接轨了,甚至超过国际标准。
沈雯了解到,中国贫困线标准的制定,长期都依据每人每天摄入热量2100大卡路里食物量来推算。1985年首次测算贫困线时,在整个基本温饱的测算体系中,食品消费占到60%,而在1997年调整时,食品开支比例高达85%,而国际上食品支出超过30%就已经是被救济标准了。所以“从很大程度上说,中国贫困线仍只是一条保障‘吃饭权’的贫困线。”
保障吃的权利要是人权?那人权就与兽权没有什么区别了。
沈雯在提案中认为,当前中国的贫困线划分标准的制定模糊不合理,和国际标准距离长期偏低,扶贫投入过少,有过亿人没有被划分在贫困人口线内,人为地“被脱贫”了。2009年,中国新贫困线1196元启用后,贫困人口从2008年的1479万增至4300多万人口;但如果按照联合国标准计算,这个数字应是1.5亿和3亿。面对物价飞涨,提高贫困线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不但考虑吃饭,还要考虑教育和医疗保障。”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在“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的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2.7万亿元,同比增加超过70%。中国国企在去年也创下了2万多亿的利润。不难看出,我国国力增强的速度是惊人的,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其他收入的增长,都大大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极少数人的收入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富人,比如一些地产富豪、国企高管,年薪千万的数不胜数。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人们的生活成本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从小时最低工资看,我国平均是0.2美元,而欧美等国是30美元以上。我国众多的资源性开采企业和制造生产企业,工人每月工资长期徘徊在一千元多元,少数刚刚涨到二千元左右。而老板们每日可赚数十万上百万。
日本在战后国民经济崩溃,比当时的中国还要穷。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很快赶上并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韩国也是如此,韩国60年代人均国民收入不过90美元,1995年突破1万美元之后,2007年进一步突破了2万美元。在香港,一个很普通的泥瓦工,日薪不低于600港币。特色体制的优越,就体现在国民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穷,比曾经被殖民地区的民众穷。
我国目前至少有一亿多人属于被社会几乎遗忘的群体,他们没有工作,没有基本收入,没有最低生活保障;还有二亿多人仅仅维持基本温饱,没有任何资产和储蓄;也有二亿多人属于自给自足型,但缺乏基本的消费能力。中国金字塔的顶尖富人大概只有中国人口的2%,即少数权贵和富豪,他们拥有的财富甚至超过了欧美乃至亚洲的一些新老富豪,他们尽管在西方世界挥金如土,对本国经济却贡献不足;另外还有8%的所谓金领白领或者企业主算得上是中国的中产阶级,他们是中国的消费主力。剩下的几亿人属于所谓的夹心层,名义上过着所谓的小康生活,一旦遇上大病或天灾人祸,面对高涨的物价房价,他们随时都会成为贫困线之下的群体。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缺失,比如高额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使很多收入即使高于贫困群体之上的人,其实也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一个大多数国民生活贫困,就是我们的民族尊严?当你为民族尊严激情愤慨时,可曾感受到这些尊严?
物质方面的尊严尚且如此,精神层面的尊严就更无从谈起了。主流意识总是误导国民回头看,让国民感受比过去强了。那么环顾一下世界哪个国家的国民生活比过去还要差?据网媒显示,北京有人从垃圾箱里拣吃的,这种现象西方国家也不同程度存在。可是同胞们你们想不没有想过,如果有人把他们不吃的东西扔到掉,你拣来吃,你觉得你有尊严吗?全国绝大多数的国人就正在为这种尊严而自豪呢!最近有人拿德国吃毒黄瓜导致死亡的事意淫,认为欧美国家与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还要糟,我们还没有吃死人呢!是啊,不这样我们还有什么以人的资格活下去的理由呢!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