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修伞的老人紫荷

发表于-2004年09月21日 下午3:10评论-0条

“修伞啰——”伴着一声苍老而又嘶哑的吆喝声,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挑着简陋的工具箱走到我家门口。

我拿出一把有七八成新却撑不开的旧伞,端出一把凳子,让老人坐下来修理。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该有七十多岁了,花白而凌乱的头发在风中颤威威地抖动,叫人想起寒风中瑟瑟的芦花;瘦削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像冬天田里皲裂的土地,干渴而贫脊;粗糙的双手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一条条青筋醒目地凸起;老人的身上无一处不在昭示岁月留下的无情印痕。

老人很仔细地看了看伞,对我说:“这伞需要换一个伞架,今天带来的都用完了,我带回去修理,明天给你送来,好吗?”看老人郑重其事的样子,好像在说一件很重大的事。

“不就是一把破伞吗?您带回去好了。”

“唉!”老人叹了一口气,眼光里流露出一些无奈与失落,“谢谢你,闺女,别小看一把伞,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这样相信我,好像我会一去不复返呢。”

老人收拾好工具箱,向我告辞走了。一缕伤感顿时涌上心头,如果我爷爷活着,也有这么老了,也许还要老一些,我和父亲一定不会让他这么奔走操劳,他应该坐在藤椅上享受暖暖的阳光,他应该和另一位老人优哉游哉地下着象棋,他应该憨态十足地和他的重孙辈逗乐。而这个老人的家在哪呢?他的家人是干什么的?他为什么一大把年纪还要为生计奔波呢?夕阳照在老人身上,有点惨淡,我目送老人的身影消失在小路的尽头

可是第二天,老人并没有如期而至。第三天,也没有。我不禁有点生气了,虽然是一把旧伞,可我有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我甚至为自己昨日的多愁善感感到好笑。对老人我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买米买菜,我一定在更年老的商贩那里买;修车配钥匙,我总是找更年老的师傅。我不敢说自己有一幅怜老惜贫的侠义心肠,我更没有能力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也许是我对老人更信赖,他们阅尽人间沧桑,变得更平和,不会为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也许我认为老人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更能保持心的本色,不会有多少蝇营狗苟的心理;也许我心里始终有一句古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是这个老人失信了,他没有如约而至。

后来,我渐渐把这件事忘了。可是,一天中午下班回来,我发现门口搁着一把伞,我像触电似的,心里猛烈一震,那个老人来过了。我奔过去,撑开伞,伞架伸缩自如,完好如初。我四下张望,没有老人的身影,正疑惑着,隔壁王大娘走过来告诉我说:“十一点钟左右,有个修伞的老人来过,等了一下,不见你来,就走了。他让我告诉你,他病了一段时间,耽误了给你送伞。”

我的脸渐渐发烫,心里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爬。我原本自信自己心地善良,其实远非如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却容不得自己受半点委屈,我为自己曾有的龌龊想法羞愧得无地自容。我怎么没想到他是否有病了,是否有别的事耽搁了——他可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啊。

我想,这把伞将撑起我人生的一片晴空,在这纷纷扰扰的社会里,它将告诉我如何善待人世,如何学会宽容与信任别人。

从此,我每天都眺望小路的尽头,希望再看见那个佝偻的身影,希望再听到那声嘶哑而又让我倍感亲切的吆喝。

——我还欠他修伞的钱呢。

本文已被编辑[频道管理员]于2004-9-21 21:13:16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紫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烟雨若黎点评:

人性善良的一面在社会的竞争面前,很多已经被掩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