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宜城,有一条并不起眼的老街——北正街。如今人们走进这条街,你会惊奇的发现在这条不起眼的街道上,居然有一百多家各类早点小吃,星罗棋布、点缀其间,颇有一派繁荣昌盛“吃”的景象。
这些店除了几家糖酒、百货超市之外,主要是早点饮食方面的,这些吃的内容丰富多彩、花样繁多。只要你耐着性子走个来回,总会寻到适合的口味。简单的有饼子、油条、稀饭、菜包、肉包、豆沙包、芝麻包、馒头、花卷、年糕、茶叶蛋、手抓饼、蛋点等等,应有尽有。复杂点有各类饺子、粉丝煲、肉圆汤、元宵、炒面、牛肉面、各类小炒等一应俱全。
倘若你还不满意,你可以随意在一家饭馆坐下,点上几道菜,不必担心店主会宰你。因为这里饭菜价廉物美,香味可口,竟争激烈点,但多少总能捡几个。
小店兴起,原因之一,是下岗职工的增多,在闹市区开店做生意,门面租金贵、成本高。风险大。因此,不少精明的下岗职工自然就将目光瞄向这条并不宽敞的老街。有的则是把自家面街一方的房墙打通,改造成餐馆。象开一爿小吃店,只需将家里吃的饭桌、椅子移出,利用家里的灶具就开了起来,没有风险,没有压力。虽同在小吃一条街上经营,竟争激烈点,但多少能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能赚回一家人的生活费用。
小店兴起,原因之二,是这里有一定的经营市场,与北正街紧紧相邻的是一个农贸市场、税务分局、计划生育服务站、街道办事处就座落在其中,中、小学校、公安派出所、广播电台、电视台、银行等机关事业单位离此街一步之遥。这里四通八达,商家云集,每天固定客流量在近万人,还不包括从这里进出的居民,自然容易形成市场。因此,也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天地。
在这里的经营者大多是前店后家,因此“守株待兔”是这里经营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在早上学生上学、职工上班前最忙碌。据熟悉的一位店主透露,他开的一爿小吃店、简陋、窄小,旺季每月居然有3位数的利润,能赚回好几个人的生活费用,让一家人过上富裕的好日子;就是在最淡季,也能养活自己而不亏本。还有几户人家做起了无门面的生意,承包了附近学校里的多名学生的中、晚餐,每名学生交上几元钱,吃起了伙食堂,这样既方便了职高里的住宿生,也使下岗职工一家人有饭吃,何乐而不为。
随着老城的改造,这里的道路被拓宽了,原先的小吃街,又出现了座座各具特色的大酒楼。每当夜暮降临,北正街上,华灯初放,酒楼与排挡浑为一体,形成古城一条少有且奇特的“吃”文化小街……
走在北正街上,我颇有一份感慨,更多的是祝愿,愿老街办得更旺、更有“吃”的特色。更注意饮食卫生,营造更浓郁的“吃”的氛围,吸引更多的食客,同时,愿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此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开拓视野,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再就业之路来。
本文已被编辑[紫色菊]于2004-9-20 9:56:5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快乐一笑519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