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是人才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人力资源的优势敌不过人才资源的劣势,所以在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的今天,在世人眼里,中国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区域大国,还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世界强国。建设一个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件极其神圣、光荣又艰巨、繁重的历史使命。而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中国各行各业人才的共同努力,需要默默无闻、爱岗敬业、坚守在最艰苦、最枯燥乏味的一线的普通人才,需要至少精通一种专业,能独挡一面的高级技能人才,需要叱咤风云、善于审时度势、驾驭全局的精英元首级高端管理人才,总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需要大批量各种人才,从专业人才到管理人才,从普通人才到高精尖尖端人才,都是中国人才库最需要的人才资源。
我们制定的目标很远大,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任何一个个人和组织如果企图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独自扛起这副担子,只能是蚍蜉撼大树,劳而无功。因此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那就是只有各行各业的人才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我们才可能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可以单靠人海战术就能在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立足。无人战机的出现,高精尖武器的盛行,使人本身的力量已显得十分渺小,如果不借助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严密组织、默契的系统配合,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只是一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
国际金融危机风暴的冲击已经充分暴露出我们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一致命弱点,而经济结构调整离不开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则依赖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富有创新开拓精神、专业功底十分深厚的高级技能人才和善于捕捉前沿信息、快速做出正确反应的领军战略人才。我们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却培养不出我们需要的人才,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悲哀,也是中国社会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屈指算来,新中国已经成立60多年了,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除了动荡不安的文革时期之外,政策总是优先向教育领域倾斜,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教师兢兢业业,学生刻苦勤奋。可是结果呢?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昔日的天之骄子,已经是脱毛的凤凰不如鸡,以前一提起谁是大学毕业生,了不得,那是人才哪,得好好利用。现在呢,走出校门的还是热血青年,一样的志在凌云,然而一进入社会,即被指为眼高手低,先到基层锻炼锻炼,去去娇气和书生气,重新做人,表现不如意,书呆子,百无一用是书生,上学都上傻了,什么也不会做,还不如啥书也没念过的农民工,要你何用,说客气点,请您另谋高就,说得重一点,那就是赶紧滚蛋!如果表现得好一些,还行,留下慢慢发展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好好干吧。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存在,这是社会的尴尬,还是教育的尴尬?以至于唱歌、跳舞、打扑克牌、搓麻将、厚黑学等交际方式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的必修课。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怎么了?我们的国家呢?
总之,中国的教育已经走到一个极其关键的岔路口,发展道路的选择将对今后中国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道路选择正确,皆大欢喜,人力资源大国成功转变成人才资源强国,民富国强。道路选择错误,会使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严重弱化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个不尊重知识,不重视教育,不知道科学为何物的民族将是一个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民族。
中国教育何去何从,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拭目以待。
-全文完-
▷ 进入lwki2009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