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耕读宽恕,之一书剑浪子

发表于-2004年09月19日 下午4:19评论-7条

奥斯维辛之后还有宽恕吗?

──反思威森塔尔悬问

邵建的一篇文章“宽恕?宽恕!宽恕……”使我注意到了西蒙·威森塔尔。这个死里逃生的犹太人,在三十多年的沉默后,终于公开讲出他在纳粹集中营一段奇特的经历:在自己的母校强制劳动时,威森塔尔被一个濒死的党卫军士兵卡尔召到床前,卡尔讲述了他两年前亲身参与的一次对犹太人的屠杀,那血腥的场面像恶梦般萦绕在卡尔的心中,挥之不去。卡尔知道自己要死了,他想找一个犹太人忏悔,希望能取得他的宽恕。尽管内心波澜起伏,威森塔尔什么也没说,在沉默中离开了。第二天,卡尔死了,他只有二十一岁。

威森塔尔没有宽恕卡尔,但他的内心始终充满矛盾,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这个艰难的道德问题冲击着他的心灵,于是,三十年后,他终于决定把整个故事细细讲给大家,为此他写了一本书:《我生命中那段忧伤的故事》,在书的结尾,他问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是你,处在那样一个环境那样一个场合,你怎么办?宽恕?还是不宽恕?

读了邵建及全球44位知名人士的回应,我更加确信,威森塔尔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主要困难在于,这个问题的背后有着太大的苦难:仅仅是因为种族血统,整个犹太民族遭到迫害,集中营、毒气室、非人的生活、无以复加的侮辱和折磨,在几年时间里六百万人被集体屠杀,其中包括九十多万儿童!……这是何等的苦难?在这样巨大的苦难面前,许多常规的观念、信念及价值观都已经扭曲变形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在奥斯维辛之后…”这样的追问。尽管我可以通过威森塔尔等人的文字尽量体会,但我真能得之于心的,实难万一!宽恕涉及一个人内心的意愿,是关乎个人行动的决定,正如威森塔尔说的:“只有承受了苦难的人才有权作出这个决定”。这样大的苦难,我没有承受过,甚至无法想象,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有权利回答这个难题。我还不具备作答的资格。

威森塔尔的问题,我无法答复,但希望理解,这个问题其回应引起我许多的追问。

我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威森塔尔怎么会碰到这样一个难题?这件奇事为什么会发生?我想知道的,不是威森塔尔问题的答案,而是形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威森塔尔的困境?威森塔尔怎么会碰到这样的怪事,竟然需要决定是否宽恕卡尔── 一个与他素昧平生、南辕北辙、但也未曾伤害过他的党卫军士兵?

显然,如果威森塔尔没有遇见卡尔,他就不会碰到他的难题。所以,二人的相遇是威森塔尔难题的前提。那么,为什么他会遇见卡尔?

准确地说,不是威森塔尔遇见卡尔,而是卡尔让一个护士把他找来了。之所以找威森塔尔而不是别人,只因为他是集中营里的犹太人,那天刚好在他的母校强制劳动,正巧被护士碰上了。实际上,卡尔是要“找一个犹太人”,任何一个,威森塔尔刚好被挑中。如果那天威森塔尔没在场,还会有另一个犹太人被挑中,去经历那个不可思议的相遇。因此,威森塔尔出场是偶然的,但只要卡尔的动机在,相遇不可避免。

就像威森塔尔事后意识到的:他与卡尔的相遇将成为历史的一个部分。一个犹太人,一个纳粹,这两个毫不相关的点,走着互不相干的两个轨迹,由于一系列可怕的、非人力所能左右的历史原因,加上卡尔临终前小小的(后来证明是大得离谱的)愿望,相遇了,对话了,碰撞了,又离开了。卡尔死了,威森塔尔活下来了,宽恕还是不宽恕的问题存留在他心里,最终提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这个问题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这两个人的相遇提出了两个──不!是三个──三个文化板块──确切地说,是三种信仰之间的沿革、差异、冲突,以及由此提出的极其现实、极其尖锐的问题。

威森塔尔是谁?一个生活在波兰的犹太青年,他赶上了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因此进了集中营,他是集中营的幸存者,因此才有机会对我们说话。威森塔尔是一个犹太教徒,尽管积年的苦难使他的“信仰充满创伤”,但他的思言行为仍然表现出标准的犹太教规范。卡尔是谁?一个德国青年,出生于传统的天主教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父亲是坚定的社会民主党人,卡尔十六岁以前是一个天主教徒,十六岁后加入了希特勒青年会,成为纳粹,两年后自愿加入党卫军,亲手杀过犹太人,他为此深受折磨。从有关人士的叙述看,他属于很少几个真心表示忏悔的纳粹。从信仰层面看,卡尔的生命是断裂的:他先是一个天主教徒,而后成了纳粹,他放弃了对神的崇拜,转而崇拜元首。一个教堂辅祭变成了一个偶像崇拜者,这是时代的特征。后来,在与威森塔尔相遇的时候,有迹象表明,卡尔身上正发生相反的变化:一个偶像崇拜者身上的天主教信仰开始恢复。其行为表现,就是卡尔的忏悔。因此,威森塔尔的问题背后,有着三种不同的信仰:犹太教、天主教、元首崇拜(当代偶像崇拜的一支)。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此。

不难看出,二人相遇的前提,是卡尔的罪恶和卡尔的忏悔。如果卡尔没有犯罪,他需要忏悔吗?不需要。如果卡尔犯了罪但拒绝忏悔,他需要找威森塔尔吗?不需要。所以,同罪恶一样,悔过进而忏悔也是形成威森塔尔问题的一个要素,而且是一个更加关键的要素。如我们所知,参加纳粹而犯罪几乎是必然的,但身为纳粹而忏悔,这却是偶然的。纯粹的纳粹应该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不会拘泥于“软弱的感情”。身为纳粹,卡尔是一个不够纯粹的纳粹,用老话讲,他的“革命意志不坚定”。做为纳粹,卡尔的身上总是混杂着某种杂质,正是这种杂质,使他两年之久良心不安,终于做出了那个奇怪的决定:向一个犹太人忏悔。问题在于:是什么使卡尔无法成为一个纯粹的纳粹?是什么使卡尔良心不安?是什么力量促使卡尔临终忏悔?

这个问题似乎很奇怪:良心难道不是天生的吗?做了坏事而忏悔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吗?现代文化中充满了这种性善论:在东方,这叫“人之初,性本善”;在西方,它来自启蒙主义者对虚构的树林中“天生自由的人”的想入非非。可以认为,性善论是一个动人的关于人性的假说,然而很可惜,这是一个廉价的、天真的假说──根本经不住真实历史的考验──例如奥斯维辛。威森塔尔和许多评论者指出:在成百万的纳粹中,象卡尔这样真心忏悔的寥寥可数,在纽伦堡审判中,只有一个纳粹战犯真心表述忏悔(阿尔伯特·斯皮尔,他写了一篇沉痛的回应)。以我们中国人的观点,德国人还算表现好的,他们起码还有忏悔的表示。看看那些日本人!他们几天功夫在南京杀了几十万平民,有几个忏悔的?相反,他们的反应是修改历史,让罪恶本身隐而不现,甚至成为被怀疑的对象,那还忏悔什么?

也许有人会辩解说:那是纳粹的意识形态或东条英机民族主义宣传把人的天良泯灭了。从逻辑上,不妨这么看,但问题是:它泯灭了,就像你可以假定所有藤条本来都是直的,是环境迫使其弯曲,然而巧妙的逻辑改变不了基本事实:即所有的藤都弯着。我们不妨假定人性自身天生的善良(天良),但人的天良是脆弱的,很容易被某种邪恶所泯灭,如果这邪恶成了占据统治地位的势力,将出现大范围的、彻底的、无可挽回的泯灭。经过了奥斯维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灾难,任何人都很难否认人性的软弱和罪恶了。潜藏在人性深处的罪恶已然成为人类的某种本质,它很容易被邪恶的环境诱发。天良就像薄薄的地壳,与之相比,罪恶就像厚厚的地幔,后者更深、更强烈。天良很难抵挡罪恶,就像岩石很难抵挡岩浆,当仇恨的火焰熊熊燃烧,天良就会彻底崩溃。古今中外的历史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卡尔的忏悔是一个异常,一个在纳粹德国人性普遍泯灭中罕有的反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追问他忏悔的原因。就卡尔而言,他的生命可以分为三段:儿童时期;天主教徒时期;纳粹时期。决定卡尔忏悔的因素出现在哪个时期?儿童时期的品质刚好可以代表天良,我看不出来卡尔的天良有什么特别的品质,使他在几乎所有的人天良泯灭之时能够鹤立鸡群,因此这一时期并不重要。再看看纳粹时期:纳粹时期卡尔的确受到教育,或许是系统的教育,但这种教育非但无助于良心发现,而且正好相反。很明显,促使卡尔忏悔的是天主教时期,良心不安是由于内心冲突,卡尔的犯罪行为与内心原有的伦理规范冲突,这伦理规范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纳粹灌输的,它来自教会。与卡尔的罪行冲突的,是儿时学习的天主教伦理规范,其中杀人是大罪,“不许杀人”是十诫之一,赫然在目,卡尔断难忘掉。临终前,儿时的信仰又在卡尔身上苏醒了。事实上,临终忏悔这一行为本身正是天主教的规范(终傅)。威森塔尔的书中曾经讲到华沙的一个神学院学生勃洛克,勃洛克认为卡尔在临死前显然恢复了儿时的信仰,他所能依据的,正是卡尔临终前的忏悔行为。

一个无辜的犹太人遇到了一个素昧平生的纳粹,后者却要求前者像神父一样,在他临死前听他的忏悔并宽恕他的罪过。这事表面上看非常奇怪,但如果考虑了卡尔少儿时期的宗教信仰,这一行为就容易理解了:是天主教的信仰在起作用。只不过这里有一个致命的偏差:卡尔没有找神父,却找了一个犹太人。也许他以为既然他伤害的是犹太人,找犹太人忏悔更加直接;也许他正如勃洛克猜想的把犹太人视作命定的一个整体;也许当时的情形不容许他去找一个神父。总之,卡尔把威森塔尔当为犹太人的代表,以他代替神父,向他忏悔,请求宽恕。在这一选择上,他错了。

尤金·j·费舍尔特别为我们分析了这一选择,他认为:卡尔试图请求犹太人的宽恕,这是个原则性的错误,因为这一行为造成了犹太人的道德困境,把犹太人“置于这样令人惊骇的位置,这无疑是在进一步牺牲他们……这是那位濒死的纳粹最后犯下的一宗罪。”试想:几年之间,600万无辜的生灵涂炭,谁敢以他们的名义提供宽恕?谁能以他们的名义提供宽恕?如果说,基督徒应该忏悔其罪过,如果我们把临终前的卡尔重新看作基督徒的话,那么,正如费舍尔指出的:“要犹太人宽恕他们,这是基督徒的自高自大”。奥斯维辛是这样一桩滔天大罪,它不仅“冒犯了犹太人,而且也冒犯了上帝和人类自己”。基督徒(做为一个整体)唯一能做的,是通过真诚的悔改“来寻求来自于上帝的宽恕而不是来自于犹太人的宽恕”。我们不能再把活下来的犹太人置于威森塔尔的道德困境中了。

费舍尔的分析基于一种整体观。他把基督徒看作一个整体,把犹太人看作另一个整体,他把奥斯维辛视同前者对后者的史无前例的巨大伤害,这罪恶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宽恕已经无法做为一个问题向后者提出了。唯一的希望就是以悔改的行动寻求主的宽恕。做为基督徒,我们很难回避这一结论。的确,卷入纳粹帝国的只是一小部分基督徒(及前基督徒),但他们损害的,是基督徒整体的声誉和道德尊严。教会做为基督完整的肢体,它是共融的,共融的基本含义就是荣辱与共,卡尔的行为──包括背教、加入党卫军、屠杀犹太人──是整个教会的耻辱,恰如圣方济各、德肋撒修女是整个教会的荣耀。在这种意义下,补赎也不是卡尔一个人的事(他已经没有机会了),至少所有的天主教徒都有义务为卡尔的行为补赎,以自己悔改的行为寻求主的宽恕。在这里,不能把问题简单地归于卡尔个人,不能以法律的概念考虑道德问题,个人主义在此只是一种冷漠的逃避。人不是莱布尼茨的单子、不是海滩的沙粒,在任何意义下,人们都彼此有关。而在信仰的共融中,我们共担荣辱。

奥斯维辛把人间的罪恶推向了极致,这样巨大的罪恶,确实超出了人类的承受力。这一意识是我们理解和接受犹太人的反应(哪怕是过激反应)的前提。对基督徒来说,唯一能够胜过这一滔天罪恶的,是上主无限的慈悲。正如西奥多•m•海斯伯格神父指出的:“当然,在这里,罪恶很大。然而它仍然是有限的,而上主的慈悲是无限的”。这句话表明了基督徒的信心。然而,上主无限的慈悲绝不是一个遥远、空洞的希望,它一定在我们身边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在我看来,共融的补赎──众多的基督徒能够为卡尔一个人的罪过补赎──这件事本身就是上主无限慈悲的一个具体表现,正是这种可能性带给我们弥补和回转的现实可能。上主是如此仁慈,竟然允许如此多的众人用如此长的时间为卡尔的过犯补赎。这种宽仁的偿还方式的确有助于平衡罪恶的规模,它也显然有助于基督徒团体和犹太教团体的最终和解。无论是否得到宽恕,接受惩罚和进行补赎都是卡尔必须做的,这是正义的要求。但卡尔随即死了,他已经受到了 神的惩罚,他没有机会补赎了。离开了众人的补赎,卡尔的罪就是一个永远的死结;没有真诚的、被上主所接受的补赎,对这种罪行的任何宽恕就会沦为“廉价的宽恕”。

本文已被编辑[频道管理员]于2004-9-20 19:46:08修改过 

本文已被编辑[烟雨琳静]于2005-1-23 22:30:32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书剑浪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望风的鸟点评:

学会了宽恕.就等于人生多了一份快乐.

频道管理员点评:

文字大部份来自网络,已有会员投诉文章过多的套用。

轻轻走来点评:

你哪有那么精力啊:)

文章评论共[7]个
心情菩提-评论

精华:)
  【白水黑糖 回复】:本文谨献给你,一定要好好读一读。
过去的都过去了,做个快乐的自己。 [2004-9-20 0:33:13]
  【心情菩提 回复】:你的这文章在你没审核的时候发的贴
精华被发现不久呢:)
值得庆贺:) [2004-9-20 0:36:19]
  【心情菩提 回复】:我是姐姐呢
你敢教训我啊


[2004-9-20 1:15:58]
  【鬼魅罂粟花 回复】:嘿哈哈。。主啊宽恕某人的承诺慌言。 [2004-9-20 12:46:41]at:2004年09月19日 下午5:08

白水黑糖-评论

谢鸟儿。考虑再三才发本文,愿烟雨朋友们学会宽恕。
  【望风的鸟 回复】:你谢我啊?我还要谢谢你呢.
让我又学到了东西. [2004-9-20 12:53:17]at:2004年09月20日 凌晨0:31

心情菩提-评论

我写不出这么厚重的东西来
面对你的文字
我的压力很大
有一种责任在驱使着我

或许是一种动力:)
  【白水黑糖 回复】:喜好不同罢了。 [2004-9-20 0:56:07]
  【心情菩提 回复】:OK! [2004-9-20 1:16:12]at:2004年09月20日 凌晨0:47

芙蓉晶-评论

在如此的文章前,我感觉,自己象一个含着手指的小孩子了,惶恐!
  【白水黑糖 回复】:芙蓉如此说,倒让我心中有愧了。
以后,不发这样较沉重的文章了。 [2004-9-20 12:01:36]
  【芙蓉晶 回复】:应发,即让我这般浅薄之人,多长见识,又能为红尘,填些不同的色韵,呵呵,千万不能不发!:) [2004-9-20 12:19:45]
  【白水黑糖 回复】:你这样说,让我无地自容。何为浅薄?你的文章可是让我大为叹服的。芙蓉是烟雨中出水的莲啊。 [2004-9-20 12:59:49]at:2004年09月20日 早上8:14

零落雪-评论

呜!上帝保佑那些有颗宽恕的心的女人吧!阿门!
  【白水黑糖 回复】:仅仅是女人吗? [2004-9-20 23:13:34]at:2004年09月20日 晚上7:05

零落雪-评论

当然了,有些女人是单纯的,而男人~~~~~~~~~~~~哎!不与你探讨了。at:2004年09月20日 晚上11:22

频道管理员-评论

有网友提出过多的套用文字会打击写作的积极性,希望你能仔细理解我的话。不因撤去精华而生气,而且好文章自然有人欣赏,我想你不会在意精华两字的,加油!!
  【白水黑糖 回复】:谢谢网友们的评价。你这个鬼妹儿有点意思。 [2004-9-21 14:55:35]
  【白水黑糖 回复】:还没看你的编辑点评,看到后一头雾水。鬼妹儿,文字大部分来自网络是什么意思?引用的用楷体字已标出来了。 [2004-9-21 15:01:21]
  【白水黑糖 回复】:谁投诉的?我倒要和他好好切磋一下宽恕。 [2004-9-21 15:05:17]at:2004年09月21日 早上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