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佛教智识林步山人

发表于-2011年05月22日 晚上9:03评论-2条

您何必持斋礼佛,我不过带发修行。

——题记

朋友担心我在佛的路上走的太远,而老友则直接指出我不能谈佛,意思是如我般的俗人红尘太重,不配谈佛。谢谢诸友的关心。以我的看法,佛,每个人都可以谈,谈佛未必就一定要出家,只要如佛教“中道”观所主张的那样,凡事“不可陷于执著”以达到“圆实相融”就可以了,总觉得释家的“中道”观与儒家的“中庸”观有点相似;至于越是红尘太重的人,我以为越要谈佛,至少因为谈佛而能拭去心头的诸多尘埃,获得心灵的一丝光亮。这样说来,那些深陷利欲之境的人,倒不妨多谈一点佛,以彰显心性、人性、佛性。至于我所谓的谈佛,可能仅限于佛的智识,属于义理范畴,或者说不过是一点读书笔记的整理,侧重于客观的记述,少带主观的感悟,并以期加深对佛的理解,从而减少一些盲从,不过如此。

【佛陀】

佛陀于菩提树下怔悟后,梵天劝请佛陀住世说法,佛陀遂往波罗斯城的鹿苑,度化曾在苦行林一起修行的五位侍臣,三转苦、集、灭、道四圣谛法轮,此五人成为佛陀最初的比丘弟子,至此世间三宝俱足。

那么,何为三转“苦、集、灭、道”,何为“三宝”呢?三转即示转、劝转、证转。示转为“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劝转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证转为“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三宝为佛宝、法宝和僧宝。佛宝为释迦牟尼佛,法宝为四圣谛法,僧宝为五比丘,合称“最初三宝”。

佛陀带着五比丘行化各方,度化外道三迦叶兄弟及其弟子一千人;度化频婆娑罗王,国王在迦兰陀竹林建造第一座精舍为弘法、安居的地方;度化“外道”的舍利弗、目犍连及其弟子二百五十人出家,及其大婆罗门摩诃迦叶,至此佛经中常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俱”僧团成立。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she)波提及释迦族五百女子请求出家,于是比丘尼僧团成立。至此佛教团成为一个完整的组织。

那么何为“外道”,所谓“外道”是指称当时各派思想家,因其哲学思想属不了义层面,故称之。佛陀成道十二年后,由于教化日广,来自不同阶层的僧众,使原来的清静和乐的共居生活起了变化,弟子或有放逸之行而受讥嫌,或有不同见解而起纷争,为维持僧团和乐清静,佛陀制定了“六和敬”,同时制定每月二次的“布萨”会议、三个月的“雨安居”及“自恣”仪规,来规范净化僧团。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于八十岁临入涅槃时,阿难请示后世弟子应以何安身立命,佛陀慈示弟子应“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尸波罗密是汝大师”、“依四念处严心而住”。并把住持正法的责任付与僧团,提出以“法治”代替“人治”,而遗教以自性三宝为皈依,以戒为师,以法为中心。

结集

佛陀入灭时,大众哀伤悲痛,但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难陀却欢喜地说:“佛陀在世时常说,应行是,不应行是;应学是,不应学是。我们今天终于脱离此苦,正可以任意所为,无复拘碍,何必这样伤心?”大迦叶尊者听后惊讶不已,唯恐僧团出现更多破戒比丘,因此在佛陀涅槃后第一个雨安居期,集合五百位大罗汉比丘,由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护持,于王舍城郊外的七叶窟内进行结集,“经藏”由阿难诵出,“律藏”由优婆离分八十次诵出,称《八十律》,此律为最初的根本律藏,而后演化为《四分律》、《五分律》等律本。另据《五分律》和《大唐西域记》记载,第一次结集因富楼那等千人不满大迦叶对戒律的保守行为,遂另辟场所进行内容不同的经、律结集,称为“窟外结集”,对后世影响深远。

佛陀入灭百年前后,西方长老到东方巡化,见跋耆族比丘耶舍收受信徒的金银供养,认为有违戒律,双方争执遂起,耶舍回西方游说数位名重长老到毗舍离召开辩论大会,辩论内容称为“十是非法”,耶舍派获胜,大会重新审定律藏。但东方长老不甘失败,遂聚集一万比丘另行结集,独自定订律制。佛教僧团因此分裂为严谨保守的西方上座部和倾向开放进取的东方大众部两大派别。此次佛教进入部派时期,史称“根本分裂”。根本分裂之后,上座部与大众部又各有分裂。

佛陀入灭两百多年间,因阿育王敬奉佛教,引起多达六万外道附佛,并混迹僧团,破法乱教,即所谓的“贼住比丘”,使得僧团七年间无法举行布萨。阿育王为挽救此乱象,以得道高僧为首,举行第三次结集,编撰《论事》一书。

佛陀入灭四百年间,迦腻色迦王治世,王因“部执不同,无以去惑”,而请益胁尊者主持论释三藏。首造十万诵《优婆提舍论》注释经藏,次作十万颂《毗奈耶毗婆沙论》注释律藏,后造十万颂《阿毗达摩毗婆沙论》注释论藏。自此,三藏教义周备无缺。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堞,镂刻梵文笔录,以石函封缄,建塔珍藏,另以抄本远送各地,广宣流布,此后,大乘经典多用梵语,即源于此次结集。

佛教在印度的发生发展历经孔雀王朝(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巽(xun)迦王朝(公元前180年-公元前80年)、案达罗王朝(沙多婆诃王朝,公元前220年-公元236年)、贵霜王朝(公元前数十年-公元320年)、笈多王朝(公元320年-730年)、波罗王朝(公元658年-1137年)。孔雀王朝三传到阿育王时期,实现了的三次结集,佛教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公元前178年孔雀王朝大将沙密多罗在婆罗门国师协助下弑君自立,改国号巽迦王朝,遂进行了戮僧毁寺的排佛运动,史称“中印法难”;案达罗王朝采取了对佛教的保护政策,民间造像风行,大乘佛教兴起;贵霜王朝三传到迦腻色迦王时,大乘佛教隆;笈多王朝时婆罗门文化兴起,确立梵语为国语,在佛教上舍去用俗语的方法,改而朝向梵语化,且积极接近民众,加速了大乘佛教的步伐。我国玄奘就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学唯识(外无内有,事皆唯识)而创立发扬了中国的“唯识宗”;波罗王朝大量建立寺庙,佛教承续,直到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衰微。

【大乘】

倘若您于寺庙内稍为留心,您就会发现不少寺庙的法鼓上写有“大乘”字样,那么何为“大乘”呢?这得从佛教分化说起。

前文说过,佛教在印度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四次集结,第一次集结到第二次集结期间,我们称之为原始佛教;第二次集结后佛教进入部派时期,我们称之为部派佛教;到迦腻色迦王第四次集结后,西域大乘佛教隆盛,佛教进入大乘佛教时期,我们称之为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有别于小乘佛教,简单的说大乘佛教重在利他,宣扬普世,以救助他人为主旨。顺便说一句,中国人喜欢救助别人,崇尚集体主义,这或许是大乘在中土盛行的原因,也未可知。小乘佛教重在自我解脱(关于小乘待后详叙)。当然,大乘佛教是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经历了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公元1至4世纪,为大乘佛教的初期阶段,先由迦腻色迦王将大乘重要典籍记录保存,后由龙树菩萨将之整理、撰述阐扬,确立了大乘佛教的地位,其典籍有《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维摩经》,龙树菩萨及其弟子依据《般若经》的性空思想,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阐释中道理论创立“中观学派”,主张“不厌世间苦,不欣涅槃乐”。

公元4至6世纪,是大乘佛教的中期阶段,重要典籍有《涅槃经》、《胜鬘(man,形容头发美)经》,宣扬“如来藏”和“佛性”。即以如来入灭为开端,阐述众生皆有佛性,主张人人皆有如来清净自体,因而人人可以成佛。而《楞伽经》则兼说两种思想。后无著、世亲两兄弟承继上述诸经思想,以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为根据,撰著《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阐述宇宙万有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万法唯识”思想,创立瑜伽行派,又称“唯识学派”。“中观学派”和“唯识学派”所代表的“空”“有”两大思想,成为大乘佛教的两大主流。

公元7世纪后期,密教经典纷纷出现,主要典籍有《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大乘佛教走向密教化,密教吸收了中观、唯识二派思想,主张众生本来就是佛,称为“本初佛”,修行者通过结印契、口诵密咒、意观成佛的“三密”修行,就能称为“本初佛”。此“即身成佛”理论迅速流行。此后8、9世纪,密教在印度盛行,密教也于此时传入西藏。13世纪初,外族入侵印度,佛教在印度衰微,大量密典移至西藏,密教在西藏生根,遂形成“藏传佛教”。关于“藏传佛教”的传入背景以及与藏地土著宗教之间的矛盾和融合,留待以后叙述。

【缘起】

佛教的“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佛教上的“法”梵语是指达磨(dharma),意思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而梵语是印度的雅语,佛陀住世说法时用的是俗语“巴利语”,我国著名的大师季羡林先生早前就是研究巴利文的;“诸法由因缘而起”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因”为关系,“缘”为条件。佛陀曾给“缘起”如此定义的:

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意思是指同时或异时的相互依存关系,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的露盘上刻有一偈,就是讲“缘起”的教义: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该偈是佛陀最初的五比丘之一阿说示,汉译马胜,在行乞时遇到婆罗门大学着舍利弗时说的一首偈,后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人随即皈依佛门。

【五蕴】

我们日常所说的“四大皆空”,是佛陀在成道后对宇宙诸法万象的说明,佛陀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其中“四大”是指“地、水、火、风”四中元素,而“五蕴”是指众生由“色、受、想、行、识”五蕴聚积而成。又称五魔、五阴。

“色”并非我们日常所说的酒色、色欲、情欲的意思,而是指世间各种物质,色有“五根”、“五境”。“根”指人的感觉器官,“境”指人的感觉对象;“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境”就是“色、声、香、味、触”。

“受、想、行、识”又称之为四蕴,包含人重要的精神要素,其中“受”是感觉,如感觉苦、乐等;“想”是印象,如长短方圆等;“行”是思维;“识”是了别,即对所认识的对象,进行判断和推理。

【轮回】

佛教主张“三世轮回”,宇宙万有杀那间“生、住、异、灭”,因而万物“无常”。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为六十杀那。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为一期,由杀那杀那相续而有。那么佛教上所说的三世轮回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佛教主张因果,由因果而循环。从小的范围来说,凡事均有因、有果。从大的范围来说,有因果而导致三世轮回。“三世”即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过去世有“无明”和“行”。“无明”为烦恼的别称,凡不能了知的诸法实相,就是无明,或者称作“惑”,无明是与生俱来的,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而“行”则是无明的烦恼引发生、口、意三业招感未来果报的力量。

现在世为“识、名色、六入、触、受、取、有”。其中“识、名色、六入、触、受”是过去世的“无明”和“行”二因生出现在世的五果。而“爱、取、有”为现在世的三因。

未来世包含“生、老死”。现在世中“爱、取、有”的因种下了未来世的“生、老死”的果。而“老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以上为佛教的“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源。至此佛法形成了一个如圆般的轮回。

(未完待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林步山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佛学博大精深,我们一生学习,一生都恐怕无法得知三分之一,但是,我相信,喜欢佛学的人,心地都是清亮的,感谢作者带来这精彩文字,小编受教了。

文章评论共[2]个
静月清荷-评论

问候作者早安,祝福快乐。at:2011年05月23日 清晨6:58

那一年夏天-评论

佛祖不抛弃任何一个人,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红尘也好,世俗也罢。冥冥中早已注定。缘起缘灭,花落花开。又怎是你我能够主宰。心到佛知,莫要计较他人的质疑。或许哪天我们也如释迦摩尼佛一样,突然顿悟了。at:2011年05月24日 清晨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