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下山河一望收(一)——感怀万春亭——走近古都(九)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元史·巴图鲁》
“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明实录·太宗实录》
北京古都,这是一座坐落在世界东方最为神奇雄伟华丽的都城。这是一座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这是一座历经了850多年风雨侵蚀的王者都城。这是一座在屈辱中崛起,在隐忍中成长,在腾飞中傲世的大国都城!
有人说,今天中国的首都北京是金龙与水龙两条巨龙盘踞而成的。一条是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最北处紧接燕山山脉的仰山为龙首,向南至景山为龙脊,以紫禁城为龙腹,以永定门为龙尾,在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的映衬下,形成一条巍峨壮观的金龙;再以中南海为龙首,沿着北京皇城的中轴线盘旋,经北海、什刹海、后海、积水潭至仰山下的人工湖,形成一条日月沉影与湖海两岸灯光交织成炫目迷人的水龙,山水相映,二龙竞舞,大气磅磗,震撼云霄。无论朝露夜月,若从空中俯视北京都城,温柔绵绵的水龙紧紧依偎金龙之伟岸霸气而强壮的臂膀翩翩起舞,其中之味妙不可言。唐朝杜甫曾颂李白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我想而今天纵有千万个李白杜甫,也无法描摹今天首都北京的庄严厚重与雄浑壮美。难怪当年《马可·波罗游记》云:大都“城是如此的美丽,布置的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
一、感怀万春亭
曾在北京皇城作过61年皇帝的千古一帝之康熙玄烨,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披朝霞饮晨露而登万岁山(景山),北望钟楼,南眺京师,只见晨雾缭绕,霞光流云,皇城尽 收眼底,满目春色诱人心扉,感慨万千而即兴赋诗云:“云霄千尺倚丹丘,辇下山河一望收。”这是作为坐拥江山之真龙天子油然而生的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与替天行道泽被苍生的惬意。更是其一统天下气吞河山的王者霸气。北京皇城,铸造了中国封建帝王之巅峰者康熙大帝的自豪与骄傲!
曾在北京中南海作过28年共和国主[xi]的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在驱除鞑掳恢复中华的雪山草地百团大战平津战役等烽火狼烟之后,颇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之感慨,在上京赶考的答卷上慨然而书:我们不当李自成!于是一代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巨臂一挥: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睡狮渐醒中国龙抬头时向世界发出的呼唤!更是古国人民在饱经沧桑后重获新生的喜悦与激奋。北京天安门,昭示着新中国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睿智与霸气!
古都北京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然而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来自于苦难与耻辱的磨砺。故宫是北京皇权的象征,而象征北京皇权的故宫却是苦难与耻辱的结晶。坐落在南起永定门北止钟楼南北长7.8公里的中轴线上的北京故宫,记录了北京3000多年风花雪月,承载了850多年王者霸气。3000多年前的远古蓟国,是北京承载历史文明的起跑线;850多年的帝王霸气,是胜利者的骄傲,是失败者的悲情,是在鼓剑争鸣的交响曲中悄然绘就的古国丹青。
岁月峥嵘,沧海桑田,慨叹古都之可泣,皇城之当歌。可歌可泣之北京皇城岁月,既是一首荣辱交织的交响曲,也是一幅重彩浓墨的纪实山水画。而这交响曲这山水画却是用汉人的鲜血、蒙人的鲜血、满人的鲜血、还有辽金鲜卑胡人的鲜血为浓墨,用弯弓大刀为铁笔,用震撼天地的南北号子为音符,一笔一道伤痕,一笔一道奇迹,一笔一杯殷红的鲜血深深地刻录在景山的脊梁上的。然而坐落在北京皇城背后的景山,则是北京中轴线上象征皇城龙脉的脊梁。它在850多年的风雨侵蚀中写满了王者胜出的高傲与微笑,写满了南北民族融合的累累伤痕,写满了侵华之帝国列强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那一撇一点一横一竖就是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血洗耻辱睡狮渐醒中国龙抬头的历史见证。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中国龙抬头的艰难历史,完整地浓缩在以景山为脊梁的北京皇城中轴线的龙脉上。北京皇城的龙脉,是炎黄子孙数千年之灵气凝成,是各民族人民在饱经磨难的杀伐中用智慧、鲜血和骨脊编制而成。这千锤百炼之龙脉,赖于华夏天地之宽阔,河山之广袤,从而豪杰辈出人杰地灵致使金世宗、忽必烈、朱棣、康熙、毛泽东等辈横空出世,引领古国千年之风*,鎸刻华夏复兴之史册。从此,中华民族以巨人的姿态,站在“承天启运”的天安门城楼上,观天地之变化,察宇宙之无穷,尽情释怀地去编织实现五千年文明古国复兴强盛的腾飞梦。
2011年5月15日凌晨草成于养心斋
-全文完-
▷ 进入ferrym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