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等同于垃圾,也就是屎。对于不知好歹、胡作非为的人,让他们吃屎是一种惩罚。现在从街头小吃到星级大酒店都有地沟油的踪影。以食为天的人很难说没有吃过地沟油。吃地沟油等同于吃屎,那么谁能让人吃屎,人究竟又犯了什么过错要受到如此的惩罚呢?
这里有五千年的历史,人们都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豪,现在还以两千多年前为形成这个文化传统作出重要贡献的孔子名义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校。如果要检讨有什么过失,最理性的方法就是从自以为是的东西开始。
学而优则仕,可以说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儒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古往今来人们热衷奉行的思想行为。
学而优则仕,就是把你变成他,那个代表名利的仕;也就是把人打造成商品用具。你成为他,必然会失去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个性,便没有自己的兴趣喜好。这样的人当然就会把生命当成负担,生活看成重任。活的沉重,头脑昏愦,便会幻想明天能得到解脱,进而把到明天去生活作为人生的当务之急。古今中外都有理性的共识:最愚蠢的想法是为了明天去生活。
没有个性的人,当然没有什么尊严可言。他们最会权衡变通,最终接受打得天下便是王、有钱是大爷的现实;并为这个现实推波助澜。
有这种想法,接受这种想法的人能有什么行为呢?孔子至今仍被许多人奉为圣人、教父。尽管他出言不逊,辱骂女人为小人。一个人可能没有妻子、女儿,但不可能没有母亲;再说男人、女人合起来称为人,对女人的歧视、侮辱就是对所有人的伤害。可以说说出这种话的人必定是变态、病态。有人还想替孔子粉饰,说孔子只是一时气愤针对某一个人的。其实说没说都没有什么关系,人会有发狂的时候,特别是像孔子这样的身世遭遇。但是,孔子不仅不需要别人打圆场,反而以自己的行为——三千弟子没有一个女子来表明自己对女人的歧视、侮辱。更让人心寒的是,他的徒子徒孙们变本加厉,觉得精神上对女人的伤害还远远不够,还要让女人缠上小脚,在*体上加以打击。
接受这种想法的人,对名利的追求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的所谓快乐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那个历来被视为大师的司马迁,一方面极力抬高孔子,同时以孔子是野合而生,出生低贱,来衬突自己身出名门,四世三公,是五百年后名正言顺取代孔子的人。作为一个史家,应该有史家的职业道德,可他却公然宣称:要让自己的意志得以实现为抱负。以一个实现自己野心的人来写历史,其笔下的历史能有什么可信度呢?
就那个没有天理、没有人性的《赵氏孤儿》不仅反应了他以贵贱决定人的生存权的肮脏思想,如此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故事,还暴露他迫不及待、忘乎所以地要为自己苟且偷生狡辩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连笔下写什么都顾不得了:韩信身材高大,背负利剑,忽然就弯下腰,钻起裤裆来了。他要做的不仅为自己解脱,还要把自己的人生观强加于人。这本是许多无赖的惯用手法,在他的手下更显卑鄙。
人生要有欢乐,人生要有尊严。没有自己的兴趣喜好让人失去了欢乐;到明天去解脱让人活的沉重。面对物竞天择的生存环境,人的尊严要自己去争取守护。可人性是懦弱的,尽管死对人而言是从困境中解脱,是转化为新的生命形式的机遇,人还是想好死不如赖活着,在需要为公理和尊严拼搏的时候退缩。这时候本应该得到鼓励,约束,视死如归,这位大师却教人钻裤裆。
学而优则仕,让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欢乐,没有自己的尊严,纯粹成了名利的奴仆。如此才会把这样的人当圣人、当大师。所以,几千年来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把她当着自己家园来建设的人不多;像贼一样、强盗一样偷一把、抢一把的人不少。至于现在的环境、风气、教育对孩子的伤害就不能说了,免得脸上挂不住。就说那房地产,世人都意识到这会让国家陷入灾难。可多少人不是回天乏术,后悔没有早日沉溺其中捞一把;便是千方百计周旋下去,直到欲望得到满足,谁管他什么国家不国家的!
如此的想法,如此的行为,怎么说都是不知好歹、胡作非为。胡作非为、不知好歹的人本该吃屎。可他们仗着人多势众,没人奈何得了。但是还有上苍,天若有灵,谁能说生养万物的天地没有灵呢?上苍一定会惩罚这种行为的。当然有人觉得冤枉,自己也是受害者。可上苍不会错的,作为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没有阻止如此的事发生,受到惩罚也是应该的。
-全文完-
▷ 进入槛上风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