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哪里的世界不无奈?木伯

发表于-2011年05月10日 早上9:11评论-1条

有些电影不适合一起看,因为差距太大可能造成精神分裂。例如建国大业和黑帮毒贩。不过因为事先就知道这是两个国度两种制度的反差,看了也没事,甚至可能会让你更热爱祖国更鄙视资本主义。但有些电影却发生在一个地方,那差距更大,看了之后,很可能一时晕厥真分裂了。例如《那山那人那狗》和《天水围的夜和雾》。前者屏幕上说根据湘西山区的真实事件改编,后者屏幕上写着纯属虚构,到底哪个真实哪个虚构,倒觉得真的太假,假的才真。这真真假假之间就让人沉浸在夜和雾里了。

要是让学生总结“那山那人那狗”的观后感的话,一定是非常的感动非常的真情非常的温暖,他们有这种感觉很可以理解,一是为了让老师满意拿到好分数,再是他们都是旁观者对屏幕上的山水人看着新鲜。但让一个从那里走出来的主人来看,那结论当然不一样。

一条与浮躁和喧嚣完全相反的乏味和孤独的邮路,一条识途且灵性的狗,被一个老邮员用双脚走了一生,用真情和爱一步步铺满了。在他浑身伤痛就要退休的时候,将这幅胆子交给了儿子。也正因为有了这个缘由,让老邮递员有了最后的机会完全彻底的表扬了自己一番:他冒充瞎眼老太太的不屑孙子,每月给太太太写信,还用自己的工资充作孙子的孝敬。他帮着不识字的村民写信写合同,他知道村子里的一切纠纷,宁愿自己多跑几里山路只为将一封村书记不肯转交的信件交到村民手里。他知道那对母子之间不和,顽劣的儿子会冒领老太太的汇款单。……这一切的确都让人感动。但是在感动之余也有很多让人唏嘘的地方:在他的一生的几十年里,多少村子还是以往那样闭塞隔膜,他曾因路滑而滚下山来,而接了班的儿子仍然要依靠村民扔下来的大绳才能勉强爬上去。他曾因渡河而落下双腿疼痛的毛病,但儿子依然要趟过那条冰冷的河。他一辈子用自己的双脚为村民们送报送信,因为这村子里从来就没电也就没有电话传真电视,他的儿子依然和他没有任何两样,而唯一的一台收音机,或许因为太时髦也被老头没收了。就是支局长陪着老头走了一趟的结果,其实也不过是一会儿感动一声叹息,然后随着时光而消散……如果说父子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二十年前一个村子只有一头更牛,二十年后这个村子里的牛应该会不止一头了。二十年前父亲因救助了放牛受伤的女孩而成就了自己的因缘,二十年后儿子面对父亲刻意为自己安排的对象,似乎不愿意也像父亲那样将她请出大山。

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婴儿已变成青年,当年的青年已苟延残喘,只是青山依旧、大地依旧,人民依旧,儿子的一生与父亲相比依然依旧……当然,这对父子一定不是最辛苦的,想想那个将身体悬挂在一根索道上同时挂着自行车和邮包穿越河流的邮递员,想想那个靠双肩背了一辈子学生渡河的老师,他们应该感到幸福。而我们作为旁观者,是该为这里恪守的传统而庆幸呢,还是为这里依旧的面貌而叹息?或者该为他们父父子子这样循环的人生诅咒些什么?!大山里的人民是卑微和善良的,他们或许从来都不懂诅咒,他们只知道感恩跪拜和歌唱。即使二十年如此,二百年后还是如此。

传统和突破,守旧和发展,与世隔绝和融入时代,究竟哪个才是时代的主旋律?邮递员父子和湘西山区的山民们选择了前者。然而四川一个山村的姐妹却选择了后者,这就是《天水围的夜和雾》。

四川的乡下,那简陋的茅屋,漏雨的顶棚,困苦的生活,一切都看不到前途。于是,13岁的小女孩,就孤身一人离家走向了广州。几年过去她只回过两次家,第一次她为父母带回了全村第一台彩电,虽时常断电,信号模糊,但那份自豪是不言而喻的。又过了几年,她带来了一个并未结婚的香港青年,以及大肚子的身孕。从此也就基本知道了女孩的“业务”本质。不相信香港青年是天生杀人犯,毕竟他真给她家盖了大楼,装了电话,而且还抛弃了结发妻子和她结了婚。而她自己也终于名正言顺的成了香港太太。不仅成了全村人羡慕的对象,而且还将自己的妹妹也带出了山村。

然而好的开始却并不意味着有好的结束。也曾经爱老婆疼女儿的男人,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因为社会的经济不景气、因为综援制度的缺陷、因为社工的无力、因为警察的推诿,终于一步步从失望走向绝望。而这个走出山村走向幸福的女人,从一开始体谅丈夫的虐待和殴打,只为女儿和一个完整的家,到实在无法忍受搬到救助中心,到最终终于酿成杀妻杀女和自杀的惨剧,实在也让人无奈又同情。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家庭彻底的破碎?是什么让一对恩爱夫妻走上不归路?是什么让一个好先生变为杀人狂魔?是什么让一个山村少女命断天堂?这些疑问,电影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从字里行间得出的印象,都让人不寒而栗。害死小玲的,其实不是李森,是小玲和家人,或者说,是这个社会对金钱的崇拜。天水围发生的家庭惨剧,不只是香港特有,哪里都有。

虽然电影一再标注纯属虚构的字样,但据说这的确是一件发生在2004年的“一家四口灭门惨案”。或许灭门案是特例,但是,走出大山的女孩应该不是特例,走出大山寻求不到幸福,却沦落到卖身的女孩也不是特例。她们成批的带着希望而来,背着委屈而去,从困境到绝境,从青春到色衰,从年少到魂归,这也是她们多数既定了的命运。作为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不管是邻居还是家长,又如何看待?毕竟耕田没有出息,跳出农村到都市去,才能搞出名堂,才能买彩电,才能起新屋。他们只看到了子女的荣耀和金钱,看不到背后的屈辱和隐忍。于是就在女儿无处可诉即将走向人生终结的时候,听到的还是母亲的劝告:“女儿啊,你男人好啊,你男人为我们家盖房子,哪有男人不打女人的,你要挺住。”

当利刃无声的插过身体,当一双天使恐惧的闭上眼睛,翠绿的竹林变的黯淡,只剩下发呆的母亲,叹息的父亲。到这时候,贫穷或者富裕,卑微或者尊严,都已经不再存在,一切都解脱了,一切都结束了。不再担忧家里和孩子,不再念叨饮食和快乐,不再诉说自由和尊严。

作为山里人,或者像那个年轻的邮递员那样,接过父亲的邮包,踏着父亲的脚印,走一条和父亲一模一样的道路。或者像这个四川妹,抛弃家乡的山水,向往都市的霓虹,潇洒自己的青春,走上一天幸福而短暂的不归路。摆在你面前的,还有其他的选择吗?这一切都是既定的命运。

自己的天地很无奈,人家的世界很精彩。正如某个专家所说:谁让你不幸生在中国?

于木鱼宅

2011-5-10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雨秦淮河点评:

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可读性强,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拜读老朋友佳作,晚上好!at:2011年05月10日 晚上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