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网络●鄱阳湖文学●我明然

发表于-2011年05月10日 早上8:37评论-3条

这些年,没想到早已经年过不惑的我竟然会与网络结下这不解的情缘,真真是当初我所始料未及的。

之于网络,我没有和其它人那样沉迷于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也没有陷入情色的包围之下而沉沦,更没有和那些小网虫们那样,整天痴迷于玄幻的臆想、癫狂之中而忘却世界的真实存在。我是很理性地走进网络,借着敲击键盘的美妙韵律,击打出心灵深处的性情文字,渲泄我来自于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追问,对情感的探求等多方面的激越情感。

记得在小作《我与九江新闻网》一文中,我曾坦露最初爱上网络文学创作的初衷。那是2006年的八月底,我的c女作小小说《船工憨二》首发在《九龙网》(后改为九江新闻网)的《九江文学》栏目的当天晚上,浔阳晚报的编辑心向远方先生(后来知道是浔阳晚报副刊的谢亨老师)给我留言说,文章他们备用了,要我告之其通联方式,以备与我联系。更令我出乎意料之外是两天后的九月一日,文字便见诸了报端,速度之快,令我咋舌。当我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文字堂堂正正、中规中矩地、大大方方地站立在纸媒上的时候,心头的那份喜悦自是无以言说的畅快。它让我觉得自已的武功还没有废掉,写出来的东西还能有人看,还能够走进读者的心灵中去。这,无形中树立起了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信心!

接下来,我便真的开始了在网络文学中的冲浪之旅。首先我走进《小说阅读网》开了家文学博客《明然诗词天地》,继而入住《小说阅读网》成了它的驻站作者,潜心文学创作。把我熟知的生活,熟识的鄱阳湖风情用拙劣的文字捧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我的勤奋和不断努力,在网站的驻站作家排行榜上曾一度荣登三甲之列。没想到我取得的这些微薄成绩,却引起了网站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他们以极其慎重的态度邀请我做网站的嘉宾并接受他们的专访。之后的日子里,我接受了网站的专访,成了网站第八个接受专访的驻站作家了。

自从入住《小说阅读网》之后,我邀请身边的朋友们一起进来冲浪。先后有徐红生、詹双喜、罗燕柳、利水福、余英俊、余叨桂、王建军、陈海底等一众文友的注册入住。由于我们都是生活在鄱阳湖区的人,所以文字中表述与记叙的多是鄱阳湖区的风物人情,自然风光以及鄱阳湖区的人文生活状态和来自于对鄱阳湖的深度认知和肤浅的感悟。介于这种情况,在《小说阅读网》无形中形成了这么一个以鄱阳湖为文学载体的创作群体,一群以倡导《鄱阳湖文学》为己任的负责任者,一群以守望鄱阳湖为心灵寄托的思想者。

当然,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之前就没有人以鄱阳湖为文学载体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来讴歌鄱阳湖,就缺失了《鄱阳湖文学》这一文学的现象。据我所知,较早时期的如汉代的谢灵运,晋时的陶渊明,唐代的王勃,宋朝的苏轼等人曾有过不少关于鄱阳湖的作品流传于世;现代的如陈世旭、林美岚、王一民、毕必成、赵青、张一瑛等人,皆有不少代表性的作品问世。但可惜的是他们没能赶上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只能说是他们生不逢时,那些好的作品因受文化交流、文学推广渠道的局限所致,没有广泛的被人民大众所熟识,所以才在文学的这一领域没能形成一个整体,一个以鄱阳湖为载体的文学创作阵营。虽然,都昌董晋先生和他的一班钟情于鄱阳湖文学创作的友人们,创立了鄱阳湖文学研究会并自办了一份《鄱阳湖》文学报,也曾在环鄱阳湖的十一个县市举办了多期鄱阳湖论坛来提倡《鄱阳湖文学》,但终因宣传力度不大,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认识。故而,人们普遍地忽视了《鄱阳湖文学》这种现象的存在。

基于以上的种种思考, 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于2009年金秋时节创办了一家名为《都昌户外网》的综合网站,专门在网站的论坛上开设了一个《鄱阳湖文学》专区,方便广大喜爱文学创作的朋友们在这里进行广泛的文学交流、交融和沟通。这样的一个作法,它到底能生产多大的作用,到今天为止,在我的脑海里真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实,我的内心里也早就认识到,如果仅仅是靠这样的一个小平台来提倡和推广《鄱阳湖文学》是远远不够的,这无异于在小阳台唱大戏,根本就抹不开身来。于是,我又与朋友们一起于2010年的春天,在《期刊·一起写》网站上创立了《鄱阳湖文学》电子杂志,以季刊的形式捧出来,奉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估且不论刊物的内在质量与水准如何,但它是我和朋友们倾心鄱阳湖文学的一个见证,也是我们决心倾毕生精力提倡《鄱阳湖文学》,推广《鄱阳湖文学》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代网络的快捷与方便,极大地帮助我们实现了以上的愿望。如今,虽然“鄱阳湖文学”已经作为一个专门的词组和辞条被收入在了百科词典,金山汉语词典,金山词霸等现代的电子工具书中,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到满足。我们这些衷情于《鄱阳湖文学》的文友们有个很大的愿望,那就是在最短的日子里用最快的速度将《鄱阳湖文学》电子杂志与实体版的《鄱阳湖文学》杂志同步起来,真正地,切实地将《鄱阳湖文学》弘扬发展起来。让我们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与全国各地热爱文学的朋友们一起,为丰富、发展、繁荣鄱阳湖文学,促进它的健康成长,让它以一种非常有影响的文化、文学现象出现在艺术的天空里灿放异彩而不懈奋斗。

最后,我要借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送给我的朋友们并与朋友们共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为繁荣文学创作,挖掘鄱阳湖文化,宣传和推介具有鲜明鄱阳湖地域特色的文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雨秦淮河点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豪情壮志,祝愿作者大展宏图,问好!

文章评论共[3]个
亦源-评论

欣赏佳作,问好朋友!at:2011年05月10日 下午3:06

文清-评论

老朋友晚上好!烟雨规定,文章中不可以链接其他网址的,帮您去掉了。晚上好!at:2011年05月10日 晚上9:59

明然-回复没事的,谢谢老友! at:2011年05月12日 下午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