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虽然不是书法家,可邻里左右都很喜欢父亲写的字,尤其爱父亲写的楹联,婚丧嫁娶,每逢有事,都要让父亲给写一两幅楹联。
记的父亲去逝的头一个春节,我去一个朋友开的商店小坐,那个朋友曾卖过父亲写的春联,父亲故去了,自然商店是再不卖父亲的春联了,有些不知父亲去世的顾客来到他的商店问:“杨老师写的对子还有吗?”朋友告诉那个人:“写对的老汉已去逝了,请买一幅从外地进口的吧。”那些顾客只好佯佯而去,没有买上还叹气说:“不买了,杨老师不该死的。”
我听了这段故事大为感动,泪水顿涌眼眶,惊诧父亲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
父亲写的楹联按说不如那些书本里的印刷品——出自书法家写的对联。从意思,到字句内涵也不那么深刻,可他写的楹联都是老百姓极为需要,极为喜欢的,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竹绿生孙,鸾凤和鸣”、“春为一年首,梅是百花葵”有时也有自己编写一些对联,例如:
春风吹出新气象
新岁带来好运气
学习前程似锦
归来大展宏图
家兴家和家温暖
春风春雨春草生
父亲编的对子有的不讲究对仗,但他只求红火、和气,他非常喜欢对联,对在报刊上发表的好对联,他都剪下来贴在一个本子里,认真研究,对好的总要说几句好话,点点评评,对差的也要点出一二三来。有一次,我与父亲说起对联,他说有一幅对联很巧,即,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缺衣(一)少食(十)”。他说:
“这幅对子啊,说它是对子倒不如说它是谜语,上下联是谜面,横批是谜底,它是藏头诗的变种。”
我说:“这幅对子的形式太简单,而且是讽谕,不那么巧。”
他反对我的看法,他说:“巧就巧在他简单上,用简单的形式说出深刻的道理。”
父亲的这句话很有哲学气,简单的东西里都蓄含着哲理。
他常用“向阳门前春常在,和气人家幸福多”举例子,他说:“这个对子近乎家常话,可这里的喜兴劲和道理是人人明白,人人当知的,贴在谁家都有一种温暖,温謦的感觉,有一种和气、幸福、春暖花开的气氛。”我成家后,经常把这幅对子贴到门口,有时是我自己写的。那种和气、幸福、春暖花开的气氛自然就来了,父亲的温暖也就到了。
本文已被编辑[紫色菊]于2004-9-15 9:27:1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洋浴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