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很多种,多彩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多彩的形式上。
探究纯精神的是哲学,文学和心理学,这三种当然也是文化,但只是文化中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都是形式,舞蹈,音乐,美术,民俗,传统服饰,建筑,饮食等等,那里面能有多少被刻意安排的精神?
有些形式是让人爽心悦目的,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形式影响精神,是文化原本的使命。
后来,人们开始分不清什么是精神,什么是形式,很多时候追求形式变成了人们的精神,很多时候纯粹的精神无法通过多彩的文化形式去体现,因此人们喜欢把纯精神的东西用文字去总结,当然文字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因此有人说文学是最高级的文化。
文学肯定不是最高级的文化,事实上所有文化形式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是高级或低级,只是有些人酷爱文学,有些人酷爱舞蹈,有些人酷爱音乐,有些人酷爱美术,因此酷爱某一种文化形式的人,就会把那种文化形式推崇到最高级的地步,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基本上是儒家的天下,而儒家,除了精通文字之外,并不擅长其他的文化形式,因此在这个国家中文学被普遍地定位成最高级的文化,而国画也都被动地被冠以“文人画”的称谓而被排在文学之下,至于其他如丝竹或民间工艺之类,基本上都处于下九流地位。
在任何时代,文化总要面临两大难题:传承,和创新。
没有传承,也就没有创新,只注重传承,文化会老去,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
过于传承,就禁锢了创新,欧洲中世纪的宫廷和教廷绘画风格,把画家的主观创造能力压抑了几百年,几百年之内,没有创新,没有革新,没有进步,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文化才出现了新的生机,当然首先兴起的绘画革命起源于对传统形式的反叛。
形式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在动物眼里,人类所创造的不同形式的文化基本上没什么区别,形式本身就是那样的东西,在人类的眼里千变万化,甚至能严重影响人的精神,但是在非人类眼里,恐怕没什么影响力。
形式和风格紧密相连,孔子本身只是一个符号,孔子只是儒家风格的象征,而不是拯救人类社会的通行证。
孔子身上没有精神,他的八大纲领之内核与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异曲同工,都是为统治阶级维权的工具。
现代社会也快没了精神,人们热衷于在向钱看的世界里打转转。
说文化缺失了精神之说法,完全是扯淡,因为文化本身并不是精神的载体,而只是形式的载体。把精神赋予在形式上是人类的习惯,当人类自己没有了精神的时候,在文化上就体现不出任何精神。精神只是个影子,文化却是个实体,在文化这个实体上能否看得到精神,首要的决定因素是人类是否还重视精神,没有精神的行尸走肉是没有影子的,没有影子的人如何能把精神这个影子投射到文化上去?
文化是实体化的形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影子。对很多人而言,影子远远不如钞票的作用大。
在这个物欲滥觞的年代,文化能保存好自己的形式,也总是不幸中的大幸。
2011年5月3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