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在希望的田野上走失了黄河居士

发表于-2011年04月27日 晚上7:30评论-4条

(本文所写仅指内蒙古的一些近郊地区)

汽车行驶在回乡的公路上,我发现公路两侧的耕地上盖起了许多房子,这倒不足为奇,当我看到齐刷刷的一片片大棚

时疑惑陡生:那些大棚是用红砖干码起来的,没有一丁点儿水泥,这能结实吗?能保温吗?里面能种菜吗?

后来得知,那些大棚不是用来种菜的,房子也不是用来住人的……

走在进村的溜光大道上,路边的菜地里火红的辣椒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芋头和小圆菜乖乖地蹲在地上;郁郁葱葱的芹菜静静地望着天空……

我虽然出生在农村,可由于从小就离开了生我的这片土地,所以每次见到它总有抑不住的亲切和新奇,多馋人的蔬菜啊!

后来才知道,那些都是被丢弃的东西。

走进田野,地里、地垄沟上到处扔着卖不出去的蔬菜,让我这个每天买菜吃的城里人不住地“啧啧”惋惜!我曾傻傻地问:“为什么不卖掉它呢?”

村民们说:“卖不了啊,能买的了谁还不卖呢?”

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只有一些中老年人在种地。他们的时间大多在田里,很少有人能有时间或有能力自己去卖菜,只等贩子上门收购,遇上行情不好的菜,贩子们只挑一点儿最顺眼的买走,其它只能烂在地里;若是自己出去卖,结果只能是赔本儿赚吆喝。

看着自己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化作一滩烂泥,他们的心已痛极而麻木的连血也滴不出来了。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一句歌词)

可这里的农民却在丰收的果实中抽泣!

城里人说:“农民不种地,跑进城里和我们抢饭吃,真讨厌!”

村里人说:“种地要是能种出好生活,我们何苦背井离乡的去看你们的脸色!”

是啊,种地难啊!怕天旱,怕水涝,还怕害虫不吃药。种不进去,愁;长不出来,愁;长不好,愁;长好了收不回来,还愁;(比如遇上洪涝等) 。 丰收了卖不出去,更愁!年年月月天天,怎一个愁字了得!

生我的地方不养我!

于是就有大批的靑壮劳力涌向城市,毕竟打工远比种地的收入高,一些在城里打工的农家子弟咬牙切齿地说“打死我也不回去种地!”极个别混的好的人回乡造福家乡人民,也无非是开个厂子,把那些无法进城打工的廉价劳动力从田野里拖走,谁也不想无偿地为人民服务,不是他们境界不够高,而是他们实力不够大!

《 在希望的田野上》唱道:“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在这里只能是一种幻觉!

老人们由于常年在严寒酷署下劳作,大多都被腰腿的疼痛折磨的苦不堪言。至于孩子们,我看到村子里的墙上写着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人们已将这副标语运用到了极致!从每周一到周五,村里已很少能看到6岁以上的孩子,都进城读书了,大多数住在托管班,个别由家长陪读。每个周五和周日的下午,往返于郊区的公交车上都被学生们挤得连根针也插不进去,从车门上不去就把孩子从车窗上塞进去,车里的拥挤状况与北京地铁的乘坐高峰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次我和女儿也在车上,我问女儿:“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在哪儿?”女儿笑答:“在这儿!”

我惊诧于这些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年仅6、7岁就离开父母,一周回一次家,而且是自己挤公交车!为什么?为了不再受父辈的苦、为了不再受祖辈的穷!因此要到先进的地方接受好的教育。去接站的大人们怜惜地对孩子说:“快回家,妈妈给你做好吃的了!”去送站的大人们郑重说:“好好学习,不然还得回来种地受苦!”

当然,在我们这一带并不是所有农民都苦不堪言,相反,倒有一些村子的村民们富得流油。

客官们,别以为他们是靠种地致富,他们仅仅是凭好运气:天上掉下一堆大肉饼,直接落到了他们的饭桌上!大量的修路征地、尤其是开发商占地的赔款使他们有了大把的钞票,当年那些想尽办法有幸成为城里人的人们又开始挖空心思地找门路,想将户籍迁回农村。

本人的多位亲戚所在的村子地很多,但多是盐碱地,以前都荒芜了,这几年因开发商占地的缘故,苦了几世的农民们抓住“商机”,纷纷种树“种房”,之后都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又是分钱又是分房,现金也多到工薪阶层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人人(注意,不是家家!)都是百万富翁!

今年我去了这村子的亲戚家,(他家四口人,已分到两套楼房,年后还要分两套电梯房,自己还盖起了几处平方和楼房,共七千多平米。)我进了家里煞有介事地东瞅瞅,西找找,后来又弯下腰看了看茶几下面,假装自言自语地说:“咦?放在哪儿了?”

亲戚问:“你找啥?”

我问:“你家的铁锹和锄头放在哪儿了?”

满屋子的人先是一愣,随后都哈哈大笑。表弟说:“我们这些农民以后就不用锹和锄了。”

一位年纪较大的亲戚说:“没事可干。每天打麻将、溜达,想在楼前的绿地上栽些大葱吧,物业的又不让,说那是公用的绿化地,唉,麻烦死了!”

“ 占地风”越刮越猛,已波及到离市区较远的郊区,咋一看,村子里新房林立,红砖碧瓦,好一个新农村、新气象!然而根本看不到《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的那种“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那些房子大多没人住,何来炊烟!这些房子和此文开始写到的那些大棚一样都是为征地而建。

城里人羡慕地说:“咱们要是在农村有片儿地多好啊!”

村里人气愤地说:“你们吃葱想蒜,甚还想干!不想种地,还想要地?”

城里人疑惑地说:“你们不是也不种地了,把地都卖了嘛。”

村里人无奈地说:“你们以为这地想卖就能卖,不想卖就可以不卖?”

那些有“酸葡萄”症结的人愤怒声讨“种房”的农民:“太不象话了!,简直就是明火执仗!”

“ 种房”人反唇相讥:“你要是有这么一片儿地,恐怕就不是盖个二楼了,可能就得是摩天大楼了!”

在种房人看来,他们靠辛苦“种房”,要比那些贪污腐败、图财害命的做法好多了。

其实,土地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

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古代西周的“井田制”、商鞅变法的土地四有、王莽的王田制、曹魏的屯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清代的更名田等封建土地所有制,直到1978年中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2006年我国又废止缴纳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农业税,再加上农业科学的日益发展,从理论上说,农民的生活应该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现实并不容乐观,科学只能解决技术与肥料等问题,而对于旱灾、洪涝,尤其是市场需求和职能部门的乱摊派、违规扣除农业用款等等,却是束手无策,辛勤的劳作未必就有相当的收获,于是就有大批的农民丢下田野,进城打工了。

今天,我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已是浑浑噩噩、晕头转向……

本人写此文无褒无贬,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知农民的疾苦,他们纵有长满老茧的大手、扛风挑雨的铁肩,也难挡各种“天灾人祸”的侵袭!

虞美人

秋收春种何时了,

征地知多少;

小院昨日又开工,

故园红砖碧瓦换新容;

村庄树木岂能在,

只见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看那遍野黄土起高楼。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黄河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何音推荐:何音
☆ 编辑点评 ☆
何音点评:

我们总是革命性的冲锋,革命性的一哄而上,不管时代如何变,这一切都不会变,因为这其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政治投机了,个人的政治前程要远比万民的幸福来的更重要,瞬间的发展,瞬间的前进,瞬间的进步无不都是以牺牲后代的财富为代价,当资源浪费光了,当卖地钱用光了,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呢?

文章评论共[4]个
何音-评论

希望在一切事物上消失,大事不可为,中国之痛,国人之痛。拜读、祝好、敬茶!at:2011年04月27日 晚上8:34

静静的一叶小舟-评论

干涸的渠坝述说着干涸无奈的荒草摇摆着无奈一只乌鸦叫过惊颤着抽水房的断壁残垣还有一只不知哪个年代的水车不在吱吱呀呀的[**]着古老这块曾经着神秘的田野繁衍不在只是一片狼藉的荒郊野外at:2011年04月27日 晚上9:56

风儿那么缠绵-评论

拜读学习了。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比比皆是,我也在想: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呢?at:2011年04月28日 早上8:33

理野-评论

走在田野上,看到了该看到的,也看到了不该看到的,这些该与不该,在心的眼睛看来,好像都是若有所失,找不到原来的心灵的原野了。是人走失了?还是田野走失了?或许是兼而有之吧?不是揭露的揭露,不是控诉的控诉,不是讽刺的讽刺,绵里藏针,别具力道,不落窠臼。欣赏佳作,问好朋友,天天快乐开心!at:2011年04月28日 上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