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八月十五中秋了,每当这个时候,一般人们第一个念头想到的就是“月饼”。而提到“月饼”,它总是使我想起奶奶小时候常常给我讲的,那个关于我曾祖父和两块“玉月饼”的故事。
奶奶说,那时她家姓“倪”,是叉子河一带很有名气的中医世家。不过,我曾祖父生下来就是一个“驼背”,也因此他爸爸,一方名中医倪龙福就嫌他拿不上台面,没有把祖上相传的医病疗伤的秘籍传授给他,只是闲暇之余教了他几针日后也许可以混碗饭吃的“针灸”。奶奶还说,曾祖父那时就连个名字也没有,后来就随人们的喊叫叫“倪驼子”了。由于倪驼子没有得到祖传,他便注定不能成为他爹那样的名医。倪驼子只会针灸,而且他也比较固执,只对针灸感兴趣,他相信针灸能够治一切病症。这样,年少的倪驼子也依靠自己的钻研,在这一带利用他的那几根针医好了不少病人,也因此得个雅号“一招灵”。可也因为这个,倪驼子日后就惹出这么个事端,这么个故事来......
“它能治好你的驼子吗?”倪驼子的老爹,一方名中医倪龙福经常用讽刺的口吻这样说他的儿子。在仪表堂堂、医术高超的倪龙福的眼里,倪驼子只是一个会摆弄几根针而不会用药的驼子而已。所以在倪驼子二十岁那年的中秋,他提出要外出云游的时候,倪龙福很轻松地点了头:去吧,去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也好,那样你就会知道,一个只会针灸的人根本不算一个医生。
倪驼子艰难地跪倒,磕了个头,背着自己的一套针出了门,他要寻找自己的真理。
倪驼子要走出镇的时候,听到了老娘在叫他,回头看时,果然是娘急急地赶来。老娘用手轻轻抚摸倪驼子的背,说:现在正逢乱世,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如果在外面困难了就回来,这里是你的家。倪驼子说:娘啊,儿不能医百病就不算这倪家的人了。我回来的那天我的背一定是直的。娘叹了一声,说:你心里这么恨你爹?其实都是娘的错,怀孕的时候吃错了药。倪驼子摇摇头说:娘啊,这不怪谁,这都是命。驼子老老实实地看着脚下走路,未必就不是好事。
倪驼子感觉自己眼泪快要掉了,扭头就要走,又被他娘叫住。老娘给他一块玉月饼,说:这是你爹嘱咐交给你的,是咱传家的宝物,是一对,还有一块在你爹那里,它可以保平安的。
倪驼子就揣着这块玉月饼,开始了云游江湖的日子。他走南闯北为人针灸,一来继续研究针灸之术,二来也可填饱肚子。十年之后,神针一招灵倪驼子的名号开始响了起来,号称针到病除。但倪驼子知道自己的针灸之术还差的很多,至少自己是不满意的,因为自己还没有直起自己的背。十年中,倪驼子也曾经许多次的在八月十五这天,经过自己家的镇上,但他一眼也没有回家看,在镇上停留了一下转头就走了。只是在走出镇不远处的时候,方才用手捂着那块玉月饼,热泪盈眶。
一天,倪驼子正在一处所行医,忽然几个军汉闯了进来,指着倪驼子说:你就是那个会针灸的驼子?倪驼子点点头。那带头的军汉说:我家老总要你去给他针灸。
倪驼子被带到军营中,只见那老总如一条壮汉一样,正趴在行军床上哼哼唧唧呢。那壮汉般的老总见倪驼子进来,说:你快给我看看,他妈的疼死了。
倪驼子一问,却原来是多年的腰伤。他用手在腰间推推就有数了,于是拿出针开始施针。一针下去,那壮汉般的老总就不喊了。
哈哈,果然灵验。看来那老东西没有胡说。
倪驼子听着奇怪,问:哪个老东西?说什么了?
那壮汉般的老总说到:上个月我们打土匪走到一个集镇,听说有个名医很拽,就让他给我看看腰。谁知他派头大得很,还要老子上门去看。我只好一边骂娘一边上门。谁知那老东西根本就是吹牛皮,给我用了好几天的药也没看好,反倒重了。老子一气之下烧了他的鸟屋,把他家当土匪全给宰了。那老儿被我吓成痴呆了,临死前哆哆嗦嗦地拿出块玉月饼,说是让我交给一个驼子,那个驼子见了这块玉月饼就会给我治病了,一治准好。我心想扯你个鸟蛋,没有这玉月饼,看谁又敢不给我治。
倪驼子看他从兜里果然摸出一块和自己身上一样的,用红线系着的玉月饼,于是说:你这位老总上当了,那老儿和我有仇的,他拿这玉月饼给你是想害你。
那壮汉般的老总道:真的?那老儿这么阴险?
是啊,他知道我一看见这玉月饼就不会给你治病了。其实你这病真的不容易治,因为以前的一块弹头留在骨头里。我还要给你施针。
倪驼子轻轻地捺下那老总的头,用一根银针刺进他的颈部。
三天后,军营的老总暴毙,死因不明。
此时,正值是当年的八月十五,倪驼子正跪在自家的废墟前,手抚着两块系着红线的玉月饼,心中思忖着不知道爹这次对自己是不是满意了。
奶奶每次给我讲过这个故事以后,脸上总是闪耀着非常自豪,非常神往的神色。
本文已被编辑[频道管理员]于2004-9-13 19:41:42修改过
本文已被[遥远的风铃]于2004-9-13 20:26:01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遥远的风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