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烟雨按:父亲斗南子先生离开烟雨和他热爱的这个世界已经285天了,翻看他在烟雨的个人主页,发现他将所有创作的作品都发在了这里,足以见得他老人家对烟雨的热爱和支持。斗南子是在2003年,在他62岁高龄时才接触网络的,以前的作品都是用磨出笔茧的手,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爬格子完成的。父亲大概知道自己来日不多,所以他的晚年,借助于网络的神奇力量,夜以继日的写呀写呀,硕果累累,仍写作不辍,根本没有时间去看自己以前的作品。在他老人家走后的这段难捱岁月里,我已经整理了斗南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表在各大报刊的一些旧作,并一字字敲到电脑里。鉴于斗南子对烟雨的挚爱和信赖,梨花对先人的作品不敢独享。现在,梨花先将斗南子的《话说济南》系列文章发在烟雨,以后整理了作品也会逐步发在烟雨,以表达父亲对烟雨的深情和烟雨对我们父女的厚意。如今,斗南子虽逝,但他老人家仍然可用他的作品支持烟雨,而烟雨又可以让斗南子虽死犹生!这是活着的人的精神寄托,也是对斗南子逝去的亡灵的慰籍。无论活着的人,还是死去的人,都将与烟雨同在!永远的斗南子!永远的烟雨!
济南的范围——《话说济南》之一
既然要说济南,那就不能不对济南的范围进行一番讨论,弄清楚哪里是济南。
现在,大范围的济南,除去原有的五区之外,还包括了章邱市、长清区和商河、济阳、平阴三县。我们可以把这个范围叫做“行政济南”,或者“大济南”;中范围的济南,只有历下、市中、槐荫、历城、天桥五个区。是不是可以叫做“中济南”;如果依照古城墙所包绕的地域划分出古老的“小济南”,那就是护城河以内那片狭小的老城区了。
大济南处于山东腹地,每个区县乡镇都是山东省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上多次被划为济南府的辖区,所以从大的方面说,都属“老济南”。但是,大济南只是属于行政区划概念,由于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等各种落后条件的限制,居民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在具体细节上存在着许多细微的差别。比如,章邱话与长清话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有些很土的方言甚至听不懂,所以,《话说》中,“大济南”有点太大;
让我们来看看“小济南”。上溯到清光绪30年,即1904年,“商埠区”尚未开发,近在咫尺的“经几路、纬几路”那片街市还没出世,“城顶”以西的地域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如今的商埠区当然出了古城西门,当然不属于“济南”,更不去说后来的章邱市、长清区了。小济南只是一座古老的城堡,被高高的城墙围堵着,被深深的护城河环绕着,出了四门,既非济南。如此狭小的济南概念,当然远远不能概括真正意义上的济南。所以,我们还是以“老五区”来界定济南比较妥当。所以,我们在这里说的“济南”,就是指历下、市中、槐荫、历城和天桥五个区。
济南街俗——《话说济南》之二
初来济南的外地人不摸四至,常常会找不到地方甚至迷路。有些迷路者,只是打听要去的单位,却不知道问道路名称。单位之多,若海如山,哪儿去找?所以“问路问路”一定要先问路名,不要只问单位名称。可是,即使问路名,有时也觉得糊涂。济南的道路,有的叫路,有的叫巷,有的叫街,有的是经,有的属纬,有些明明是济南的重要单位,却远远地抛在郊外,实在弄不清规律。即使常驻济南的当地人,如果不常出门、不动脑筋思考,对一些道路也觉得陌生而说不清楚。是因为济南的道路方向不正么?正东正西的呀!那是为么?除去济南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因素外,主要是对济南道路布局的习俗(济南街俗)不了解。在这里,你只要记住四句话、十六个字,就可以对济南街俗有所了解,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十六个字是:“东城西埠、南山北河、路新巷古”、“环而不围”。
如果以济南市顺河街为界,把整个济南市区划分为两大部分,那么可以把东面叫“城”,把西面叫“埠”,这就是“东城西埠”。这样划分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东面是旧城区,是历史悠久的济南古城。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这三大名胜都在“东城”外面。三大名胜虽然溢出了古城墙,但按现代人视觉习惯,亦宜划为“东城”。
顺河街西面的“西埠”,是近代以来陆续建起的商埠区,所以叫“西埠”。西埠,始建于1904年。1905年,才在魏家庄一带设立市政建设管理的地方政府机构,兴建商埠,并向华、洋商人出租地盘。当时,并没有依照地球的经纬度区分别经纬,而是依照织布时的经线、纬线来为道路取名。所以商埠区的道路都以东西为经,南北为纬。经路从北向南,1234的排,纬路从东向西,1234的列,所以就有了经几路、纬几路的称谓。
当然,东城西埠的概念是一个大框框,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设定的一种意象,它在实际上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不过,它不会影响你对济南街俗的印象。
南山北河——《话说济南》之三
济南的南面是巍巍泰山延伸过来的美丽壮观的重峦叠嶂,北面则是从巴彦克拉山发源而九曲迂回、顺流而下的滔滔黄河,于是构成了济南市区南高北低的特殊地理环境,我们把这种地理环境简称为南山北河。
登上千佛山的历山院向北眺望,可以朦胧而隐约的鸟瞰到“齐烟九点”的壮观精致,一座座小巧而秀美的山峦,很有规则的逶迤蜿蜒环绕摆列在济南市区的四周,把济南市围绕成一个圆形的盆地形状,那突兀于四周的九座秀峰就是“齐烟九点”。不过,“齐烟九点”不论多么壮观,它毕竟是历山的延伸和再造,不能改变南高北低的地理形势,依然受到南山北河的制约。
于是,在济南,你不需害怕迷路。南进的路,必然步步攀高,北去的路,定是缓缓下坡。就是说,上坡路朝南,下坡路向北。所以,辨别方向实在是很容易的事。
南山北河不仅有辨别方向、了解所在位置的用处,还是开发济南旅游的丰富资源。一山一水一圣人的齐鲁大地,济南就占了“一山一水”这两条。号称省城后花园的南部山区,旅游开发已接近岱峰之阴,旅游景点可谓星罗棋布、处处是景。同时,站在河岸观黄河冰凌,看黄水波涛,沐鹊华烟雨,想牛郎织女的鹊桥初渡地,都会留下历史文化的感慨。泰山和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只有济南把此二者揽进怀里,你说,这岂不是济南人的一种至高幸运?
路新巷古——《话说济南》之四
我们知道,首都北京有许多古老的道路不叫“路”,而是叫做某某“条”,如“北极阁三条”。到了天津,有许多路叫做某某“道”,如“大桥道”。北京、天津对道路的这些称谓,部分的体现了几千年封建制度和清代皇权统治的一些残垸。而在远离北京的济南,以及南方的上海、杭州等城市,对于道路都是称作“路”的。比如上海的“南京路”,杭州的“绍兴路”等等。
如今的济南,大部分街道都叫做“路”,比如“泉城路”、“英雄山路”、“经二路”等。但也有一些叫做“巷”的,比如 “高督司巷”、“剪子巷”、“县西巷”等。还有的叫“胡同”,比如“裴家胡同”。这些不同的称谓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路新巷古”。就是说,凡是叫做路的,大都是解放以后新中国新建或者改建、扩建的,相对比较宽敞。而叫某某巷、某某胡同的,大都是建国前遗留下来的古老遗迹,比较狭窄,路边保留着传统四合院的风韵,也基本上保留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旖旎风光,拥有着许多历史文化背景,记载着旧时代的漫漫沧桑。
济南道路称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因其称谓的不同,而所居的位置有别。首先,带有“经”“纬”之字词的路,都居于商埠区。至于其中的“经十东路”、“经十一路”之类的新路名,只不过是新时代运用了商埠区对道路命名规则,进行了一些延伸和继续,早已远远超出了原来商埠区的范畴,成为一个例外;其次,凡是叫“某某巷”或“某某胡同”的路,都居于古城墙里面,是最为古老的“老济南”,也是济南市的核心标志之地。似乎,保留这些街巷名称、风光和古老建筑,就保留了济南文化。当然,商埠区也有像“万字巷”之类的巷,是近代对古代的一种沿用、个别和例外;其三,街宽长、巷窄短。济南市有些路名叫做“某某街”,凡叫“街”的都比叫“巷”的长或者宽。旧时代就有院前大街、院东大街、估衣市街、西门大街、西门瓮城街云云,解放后,把这些街从东到西贯通起来,进行改造拓宽,就筑成了现在的泉城路。可见,许多古老的大街,正在和已经向路的名称上转化。所保留下来的老大街,大都不是主干道,比如自由大街、民生大街等。至于北园大街,大约是为了补救大街名讳的逐渐消失的趋势而重新用“街”来命名的一个试验。当然,旧城里面的“芙蓉街”没有改称“芙蓉路”,则是对原来街道进行了一些改造,保留下了原来的街名,属于比较原汁原味的旧城老街。
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济南市的道路称谓,正在向“路”的趋势上过渡。
环而不围——《话说济南》之五
近年来,城市的建设就像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车水马龙而又悄无声息,天天都在长高、长大,向四面八方不断膨胀。济南市城区的东西拓展,已经接近把西部遥远的长清区和东部广阔的章邱市连接起来。向南部拓展的旅游景点已经到达了岱顶之阴,与著名东岳泰山的旅游景点毗邻、贯通而接轨。向北部跨越黄河的突兀猛进正方兴未艾,几近把一条黄色的母亲河揽进济南的怀抱之中。
相比之下,前些年建设的“外环路”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外”字说明什么?“城之外面矣”!可是“城外有城”啊!于是乎,就连济南钢铁厂、炼油厂、高新技术开发区这样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大单位也被抛在“环”外。可是,那里城味颇浓,并非农村。慢慢的,“外环路”的称谓就成了过时黄花,不得不更名另称。于是就改成了“二环路”。这种现象我们称它“环而不围”。初来济南的外地人,如果把原来外环路以外的地域不看作是城市而看作是农村,那他必然会觅不到要寻找的目的地。
其实,济南市有好几层“环围”。第一环围是护城河,也就是现在的环城公园。这一层是老济南的核心地带,它只是适应于古代政治闭塞、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文化单纯、交通不便的老济南,现在看来,地域太狭小了,完全无法适应现代化大都市客观上的发展需求。这岂不是“环而不围”么?
第二层环围,是从南面经十路,东面历山路,北面北园路和堤口路,西面纬十二路所形成的、包括大部分商埠区在内的这一大片旧城区。虽然其面积比前者大出几倍,但仍是非常狭小,常常因人满为患,车满为患,造成道路壅塞、人群拥挤不堪,严重障碍着、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第三层环围,便是外环路(现在改称二环路。前面说到,此不赘述。);第四层环围就是“齐烟九点”自然形成的“山围”。很可惜,这层“山围”,把南部山区所有的风水宝地全都闪下了;于是,前些年,又建起了“绕城高速”,成为济南的第五层环围。“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大量的“围”进了许多风水宝地,可是仍然把章邱市、长清区,以及南部山区的大部分景致撂在了“城”外,更不去说平阴县、济阳县和商河县了。所以,统一归纳之,都属于“环而不围”。
济南啊济南!你什么时候才能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环”而能“围”的“外环路”呢?难啊!答案不会是乐观的。不过,很庆幸,这种问题越是难以回答,就说明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是绝对的好事哦!
-全文完-
▷ 进入斗南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